胡心儀
關于電商對傳統零售業發展影響的若干思考
胡心儀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子商務發展速度很快,使得我國傳統零售業發展面臨較大挑戰,發展過程中出現較多問題,這也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與重視。在本論文中,筆者從居住周圍小區的實際情況出發,分析了電子商務及傳統零售業的發展情況,并對傳統零售業發展面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最后對電商模式下傳統零售業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與探討。本論文通過對本小區零售業發展面臨問題的探究,揭示了電商對傳統零售業發展的影響,對未來傳統零售業的創新發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電子商務 傳統零售業 問題 對策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業企業的發展形勢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就零售業來說,電子商務的興起使得傳統的零售企業面臨較大的發展沖擊。以本小區為例,幾年來,筆者發現小區里的公共實體店鋪不斷易主,很多服裝店都不斷倒閉,不少飯店業績不景氣。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由以下數據可以看出:2007到2009年間,我國網絡零售額以每年117%的增速增長,而2009年,我國網絡零售額為2600億元左右,到2010年我國網絡零售規模超過4500億元。2013到2016年,我國網絡零售保持高速增長,使得傳統零售企業面臨強勁發展壓力。從筆者所在小區來看,電子商務發展對零售業的沖擊作用是明顯的,但是在一些及時消費類行業,如生鮮﹑蔬菜﹑藥品等,電子商務還是很難取代傳統的零售店鋪的。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傳統零售業如百貨超市等面臨較多問題。通過對本小區傳統零售企業發展現狀的調查和訪談,筆者發現,目前傳統零售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大都面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商鋪租金較高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傳統零售企業的發展環境等各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尤其是人工費用和店鋪租金的提升。商鋪租金和人工費用的總成本占部分企業經營成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部分零售商戶表明,筆者所在小區地價偏高,商鋪的租金也遠遠高于其他地區,這使得商戶的成本投入加大,而原本并不多的利潤進一步降低。因此部分商戶不得不重新選址。但是,我們都知道,選址對于實體零售店鋪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位置不當將會直接影響其利潤。
(二)人工費用偏高
人工費用的高低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同行業的工資水平等息息相關。就目前來說,人工費用已經成為傳統零售企業成本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過多的員工配備﹑過高的人工費用也制約著這些實體零售店鋪的發展。就小區的餐飲店來說,店內座位數僅有20個左右,就已經有2個服務員﹑2個洗碗工﹑2個廚師﹑1個收銀員和1個老板,員工的成本開支較高,店鋪的經營利潤所剩無幾。
(三)電商對傳統零售業沖擊
正如上文去所提到的,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對傳統零售企業造成了較大的沖擊。筆者在調查中發展,本小區的百貨商店內顧客寥寥無幾,而店員提供的日銷售額度也是少得可憐。通過對周圍飯店的觀察,筆者發現飯店的實際就餐人數并不多。為了“爭奪”更多的客戶,很多飯店開展網上銷售業務,通過與“美團網”“餓了么”等合作,實行“網上訂餐+免費到家”的經營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傳統零售企業面臨非常大的發展挑戰,問題較多,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這也制約著零售實體店鋪的生存與發展。
根據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筆者認為電商模式下,傳統的零售企業必須要從實際出發,審時度勢,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合理選擇行業
要促進自身的發展,企業應該從市場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選擇合理的發展方向與行業。企業應該著重選擇那些受互聯網沖擊相對較小的行業,如即時消費類行業(如生鮮﹑蔬菜﹑藥品等),充分利用消費者對這些行業產品的新鮮度﹑及時性的要求,努力提升服務質量。因為我們知道,互聯網配送需要一定的時間,雖然較為便利,但是時效性卻遠低于實體店鋪。
(二)合理選擇商鋪位置
選擇合理的商品位置對于零售店鋪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會對其經營利潤等產生尤為關鍵的影響。因此,各個商鋪應該視其性質,做好市場調研工作,從而選擇最合理的商鋪。首先,對于馬路的兩側來說,最好選擇客流量較大的一側或者其他店鋪發育比較成功的一側,但是要避免與修理鋪或者洗頭﹑洗腳店鋪挨著,不然會影響業績。其次,要盡量選用一級或者二級的馬路,不要選擇小胡同等,同時要注意盡量選擇沒有隔離帶的地區。再次,要選擇人流比較聚集的場所,包括超市﹑娛樂場所等附近。這些地區容易吸引行人,也便于顧客記憶;拐角處的位置比較理想,這也是人流和意識的“停滯點”,很容易產生“拐角效應”,增加櫥窗陳列的面積,也可以緩解人流擁擠。除此之外,三岔路口也是較好的店址,要做好店鋪的裝潢﹑設計工作,努力抓住客戶的消費心理。
(三)提高人力資源使用率
要深入了解營業量,認真測算業務需求,從而進行員工的合理搭配。筆者對自己小區快餐店午餐的客流人數和菜品的銷售量進行了測算,并通過每日的營業量來預測配備員工數量。

表1 某餐飲店午餐客流人數統計表
通過表1,我們可以看出,該餐飲店的午餐客流數為98人,而以每人平均消費30元,每人的營業額為3000元左右。而除老板之外,所有員工的日工資為1200元左右,再除去租金﹑食材成本﹑水電費等,所剩利潤無幾。針對此種情況,這些實體店鋪必須要重視員工的配備,努力提高人員的使用效率。
為了節省人力資源,店鋪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利用分班制度,可以上午工作幾個小時或者下午工作幾個小時,在顧客數較少的時候,要減少員工的上班次數;利用臨時工,在確保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的同時,保持相對穩定的雇傭關系,從而降低人工成本。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傳統零售企業受到來自電子商務的強烈沖擊,發展困難重重。但是,我們也必須意識到,電子商務并不能完全取代實體店鋪。要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電子商務要與傳統的店鋪結合起來。各個傳統零售店鋪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在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同時,也要抓住實體店鋪存在的意義,從而促進我國經濟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為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
[1] 張國錦.中國零售業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D].蘭州財經大學,2015.
[2] 顧偉.互聯網時代傳統零售企業的轉型探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
[3] 李凱.我國大型傳統零售商電子商務轉型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
[4] 張琳琳.電子商務與零售業的關系研究——基于共生理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6).
[5] 王發明,侯金燕,于志偉.煤電產業一體化:基于產業融合視角[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