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泰然

Q:您這是第一次來到TI嗎?來TI的目標是什么?
A:我個人是第一次來。但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作為電子競技主管部門,從2013年開始一直都有派人來TI現場。現在要從國家層面推動電子競技發展,我們觀摩賽事的目標是學習,看國外發達國家怎么運作賽事,予以借鑒。現在,國內電競賽事已經基本建立了一個綜合的體系,以后需要加強與國際賽事的聯動。
Q:這次TI6給您留A下了怎樣的印象?
A:像NBA一樣火爆的場面,令人非常興奮,讓人充分感覺到電競的文化。我們覺得TI6在運作上有獨特之處,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和推廣的地方。
Q:您覺得TI6能否讓人體會到哪些正能量?
A:團隊精神,協作意識,智力對抗和拼搏意志。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難以獲勝的,這是一個非常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項目。
Q:現在中國戰隊Wings進入決賽,馬上就開始打了。他們是第一次參加TI,來自重慶,隊員都很年輕,您對此有什么看法?
A:年輕的中國隊伍闖入決賽,讓我很激動。他們的好成績對中國電競是一種帶動,會鼓勵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提高自己。
Q:這支新隊訓練很刻苦,而且非常年輕,他們還有很長的職業生涯。那么在未來,國家對這些年輕的電競運動員有什么幫助或引導?
A:首先,電子競技是一個體育運動項目,這是最根本的。作為電子競技的主管單位,我們下一步一定要加強規范性制度建設。我們也在思考國家隊的建設,必須要講規則,決不能混同于游戲。我們一定要按體育的規律去發展,去規范,才能健康的發展
Q:目前,中國很多俱樂部都是資本巨頭注資的,您對此有怎樣的看法?國家在之后可能會有一些監管措施嗎?
A:2016年4月份,發改委等2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促進消費帶動轉型升級行動方案的通知》文件。這個文件把電子競技也列入了其中。現在電子競技的形勢很好,需要從國家層面來推動發展。任何事物都要有一個過程,電子競技從前幾年的一些不規范的地方,作為主管部門我們會一步一步從運動項目的要求和規律去加強監管。注入資本是好事,按規律去用就會起到好的作用。但如果濫用,可能對這個項目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說還是要講規則。
Q:未來體育總局在賽事方面有怎樣的規劃?
A:我們一直認識到,運動項目的核心是賽事。一開始我們有NEST、NESO,這些年也一直在拓展,時機成熟了就會推出更多賽事。前不久在貴陽,我們做了中國移動電競賽事(CMEG),從PC端到移動端,這是個首創。時機成熟了就推,但是不能濫,要精,要各方面的條件都具備,包括綜合性的、單向性的。一方面要滿足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還要用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方法。
Q:在賽事主辦方面體育總局比較看重哪些?
A:特別突出的是競技性。電子競技是體育運動項目,這一點絕對不能變。每一次賽事開賽之前,我們都會去場館看一下,一定要按體育運動的布局,不能包含不健康的東西,我們注重競技性,講究規則,這一點是核心,要保證“公開公平公正”。
Q:可以大致講一下這些規范制度包括哪些方面嗎?
A:我們正在陸陸續續的出臺一些規章制度,也是我們這兩年建設的重點。包括制度的建設,裁判員隊伍的建設,教練員的培訓。借助規范性推動項目的健康發展。特別要關注的是裁判員隊伍的建設,因為正規的運動項目,裁判員的公平公正和資質都很重要。電競運動員的分級也在策劃之中。分級會講求公開透明,會借鑒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的做法。這些都會通過我們來具體實施和實現。
Q:目前來說,雖然社會大眾對電競的認知已經有了很積極的進步,但不少家長還是認為電競有些不務正業。體育總局會在社會輿論上做怎樣的引導?
A:加強宣傳工作,需要靠廣大的媒體去引導。我們希望《電子競技》雜志能作為宣傳的窗口,對國家層面的新政策進行傳遞;還有一個是賽事體系建設方面,一些重大的賽事去給我們宣傳;從基礎性的工作,制度的建設,有新的制度和規定去宣傳;還有一個國際視野上,這是一個產業,包括美國、韓國,他們產業發展的很好,我們可以借鑒他們成熟的做法。當然這都得立足我們的國情進行篩選。
Q:對電競行業的從業者,有什么指導意見嗎?
A:依規依法,按照項目的規律去做,一定能做好。要有共贏的理念,這是很重要的。
Q:今年是奧運年,電競入奧的呼聲很高,你覺得電競適合入奧嗎,電競入奧有什么阻礙?
A:我還沒得到這方面的信息。一個項目要加入奧運會,一定會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包括它的普及性和競技性,這是必須的。從我們來說,目前還沒有想過電競哪一天是不是要加入奧運會。我們需要從現在做起,一步一步的推動它。哪一天條件成熟了,就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