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藝文
隨著三星正式宣布召回國行NOTE7,三星Galaxy Note7在與蘋果7的銷售大戰中正式出局,成為了九月最大的冷門。不過這只是九月三星制造的第二個冷門事件,早在九月初,LCK賽區冒泡賽上,三星旗下戰隊SSG戰勝了此前連續戰勝自己19次的KT戰隊并成功挺近S6,成為了LCK賽區的一批黑馬。
值得注意的是,時值SSG戰隊的主教練是剛剛結束服役的前三星星際教練Joo Young Dal,Joo教練曾在三星星際分部取得過一定的成功,2013 GSL聯賽冠軍是Joo教練的最高成就,同時他也幫助俱樂部培養了RorO、Solar等知名選手,Solar曾奪下了2015 DreamHack星際爭霸:虛空之遺的冠軍
但這已經不是第一位前星際相關人員在《英雄聯盟》項目上取得成功,今年年初,QG就將CJ Entus的星際分部教練樸云龍請到了中國,擔任俱樂部的《英雄聯盟》教練,QG戰績迅速有了起色。而兩屆S系列冠軍SKT的總教頭kkOma也是一位前星際職業選手。
星際派為何能在《英雄聯盟》上如魚得水,《星際爭霸》真的是《英雄聯盟》的黃埔軍校嗎?
召喚師峽谷怎樣上演《星際爭霸》?
在韓國,星際相關人員轉型《英雄聯盟》算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一方面是因為韓國電競重心的轉移以及《星際爭霸》的衰落,另一方面,星際人員的相關特質也讓他們能夠迅速適應英雄聯盟。
眾所周知,無論是《星際爭霸》還是《星際爭霸2》在目前的電競游戲中都屬于難度較高的類別。星際選手不止要掌握短時間暴兵不卡人口這樣最基本的操作,還要能夠通過到偵察對手判斷對手戰術并拿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因此想要成為出色的《星際爭霸》選手或者教練需要對于游戲中的每一個兵種、每一個種族、每一張地圖、每一套戰術都有很深的理解。
而相比較起來,《英雄聯盟》的游戲難度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特別是操作難度的簡化,這也讓戰術的運用變得尤為關鍵,而研究策略制定戰術正是《星際爭霸》人員及其擅長的,何況只有一張地圖。
SKT的主教練kkOma在S3期間就開發出了上單賈克斯,并將其融入戰術體系,皇族上單神超對于這套戰術可能最有發言權:“他們始終有一個人在外面帶線,賈克斯已經讓我完全不會玩上單了”。 在S3還是以打團為主流的時期,SKT的四一分推已經超越了整個版本,他們也在內個賽季如愿登頂。而后的S4賽季,雖然SKT狀態低迷,但kkOma開發的時光體系依舊是各大賽區爭相模仿的對象,包括S5賽季的新全球流體系都是kkOma這位前星際職業選手戰術開發能力的最好證明。
2014年,KT總教練“按摩李”正式出任KT戰隊《英雄聯盟》分部主教練,短時間內就讓KTA脫胎換骨,斬獲OGN冠軍,”按摩李“的戰術安排在其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除了戰術戰略上的出色發揮,韓國星際派也將優良的俱樂部作風帶到了職業《英雄聯盟》,樸云龍來到中國后就規定選手必須每天9點起床,在樸龍云看來,"上午的時間太重要了,必須利用起來。"
在宣布九點起床前,樸龍云還花費了8小時制作PPT。PPT里除了介紹了9點起床的好處、同時還介紹了自己的過往經歷,自己對于電競的看法,"你必須讓選手了解你,信服你,他們才會聽從你的決定。"
雖然本賽季QG因為諸多原因無緣S6,但樸云龍在到來之初給QG帶來的改變有目共睹。
結語
值得注意的是,在韓國目前從事電競幕后工作人員中,擁有職業電競選手經歷的人員比例相當高,用更了解電子競技的人管理電競顯然更加合適,這也是韓國電競能夠從上世紀一直旺盛發展至今的原因之一。而反觀國內的電競形式,雖然直播的蛋糕依舊看起來相當誘人,
但從長遠考慮一旦直播的紅利消失,很多退役型主播可能面臨失業的風險,或許從事教練甚至電競幕后工作會是一個更加穩定的選擇,中國電子競技也需要這些真正參與過其中的人繼續在其中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