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藝文
如果有熱衷電影的玩家一定會注意到,最近幾個月影院中貼片廣告出現了征兵有關的短片,據國防部征兵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的征兵宣傳主要以各級各類院校畢業生,特別是大學生為重點對象。事實上,隨著世界科技突飛猛進,現代戰爭已不再是士兵間的短兵相接,更多的是比拼高科技、遠距離,軍人需要具有更高的文化素質以應對越來越高的戰斗要求,因此大學生成為了征兵的重點對象。
不過美國、韓國等國家似乎已經將他們的征兵目標瞄準了另一部分特殊人群。
電競玩家已成征兵對象
近幾年,一些西方國家已經將他們的電競廣告打到了電競賽事之上。
2014年5月末,美國空軍預備隊宣布成為美國電競戰隊C9的贊助商,對于為什么贊助C9。美國空軍預備隊發言人上校克里斯托弗尼克說:網絡空間作戰的正在不斷的進化,我們期待通過這次贊助招募更多擁有“出色電競才能”的年輕人加入到空軍中。
而在去年二月,芬蘭國防軍下屬的體育學校負責人、陸軍中校Eero Svanberg接受該國廣播公司YLE采訪時表示,芬蘭軍方將認可電子競技并允許選手在為國服役期間花時間訓練官方指定的游戲項目。
韓國方面在這方面的動作則更早,韓國空軍會優先錄用職業電競玩家,事實上在《星際爭霸》時期,韓國空軍還擁有一家電競俱樂部,并誕生了“電競兵”這一特殊兵種,后因《星際爭霸》的衰落而解散,不過隨著新一波電競熱潮的出現,職業軍人有可能再次登上電競賽場。
軍方看重什么?
林遙煥(星際皇帝Boxer)就曾是韓國軍隊的入伍者之一。“《星際爭霸》和計算機模擬軍事演習沒有多大區別,”他說,“就連進行偵察、故意泄漏假情報的情況也相似。”
職業選手認為軍隊能持續發揮自己的特長,而各國軍方為什么看重電競玩家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一個真實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當年的北大雙雄之一天槍王若度可以說是中國星際史上的傳奇人物,16歲他就成立了戰隊并自封隊長,一時小有名氣,后為了考大學而銷聲匿跡一年,一年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學。大學的4年,王若度再次投身《星際》,拿下過北京地區冠軍,并參加CEG職業賽,ZVZ技術堪稱當時的中國頂級。到了大四,王若度因考研又消失了3個月,3個月后,他以全北大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數學系的研究生,隨后的研究生生涯,它又拿下了WCG北京賽區的冠軍,在北美讀博期間更是虐遍北美天梯高手。
對于自己為什么有這么強的游戲天賦,或許王若度本人都不能給出合理的解釋,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王若度已經成為了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統計與精算學系的一名助理教授,其求學期間的主攻專業也都與數學有關,其在數學方面的天賦在timing點需要精確到秒的《星際爭霸》里顯然是很有優勢的。
韓國空軍選擇招募電競選手,目的也是想將他們優秀的計算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用在空軍戰爭模擬演習程序的測試上。為了應對數字戰爭時代,實用化迫在眉睫——他們認為電腦游戲和實戰越來越難以區分。
提起電腦游戲和實戰,就不得不提2014年在國內上映的小說改編電影《安德的游戲》,主人公安德被軍方認為是軍事神童,六歲就進入戰斗學校訓練,并迅速晉升為整個高級指揮學院受訓學員的最高指揮官,并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指揮整個艦隊消滅了外星蟲族。
電影中的艦隊全部由學員們通過超光速的安塞波指揮戰斗,雖然仍有一些技術無法解決,但現實中各國正在著力發展的無人機技術正和小說描述的場景如出一轍。而操作無人機的士兵不止需要靈敏的反應以做出最有利的決策,還要能與自己的隊友配合執行各種精密的戰術。
這和玩家在游戲中獲取勝利的條件并無太大差別,只是游戲中的人物變成了真正的戰艦飛船。
此外根據國外網站的調查,熱衷電競的玩家平均反應速度會高于普通人,而且隨著段位的升高,玩家的平均反應速度也呈上升趨勢,青銅組《英雄聯盟》玩家的平均反應速度為337MS,而王者組玩家的平均反應速度則提升到了298MS,目前公認的《英雄聯盟》第一人Faker的反應速度只有106ms,已經大大領先了平均水平。
電影《安德的游戲》里,主人公安德不止是一位優秀的指揮官,也是一位真正的電子游戲高手,可能正如韓國空軍所說的,電腦游戲和實戰已經越來越難以區分,或許未來戰爭的秘密就掌握在這些電競游戲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