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楠
幾十年來,三星作為韓國家族式企業的代表,憑借與政府、司法、媒體等領域的特殊關系,始終屹立不倒,或者說,沒人敢讓它倒。以至于手機自爆,危機公關等做法都是套路而已。
先講個段子。
說蘋果、華為和三星在一起斗地主。蘋果說,我出7;華為說,我出9;三星說,我出……
我出個炸!
就在9月18日,國行版三星Note7第一次被中國消費者曝光,炸了。
這一天,質檢總局剛剛宣布三星在中國大陸地區召回1858臺Note7。然而首炸的這臺國行,并不在召回之列。
9月19日,在韓國賣出的約40萬部Note7開始在全國各地免費換貨。而在中國,國行Note7出了第二炸。
有人說三星正遭遇史上最嚴重的信任危機,但三星的公關團隊,至少在韓國,動作很熟練。在當地媒體上,你幾乎找不到任何對三星的批評或質疑,反倒有不少“召回工作有條不紊”“Note7爆炸風險和被雷劈概率相當”之類。
如果你再看看三星曾經擺平的案子,就會理解韓國網民為什么會說:
“我們國家明擺著就是三星共和國嘛,連幫兇的媒體都如此氣焰囂張。”
家族崛起
一個家族的財富占國家GDP近20%的商業帝國,始于朝鮮被殖民時期成立的一家貨運公司。
1938年3月,地主家的兒子李秉喆在大邱創建了三星商會。三星這個名字,就是把漢語里的“三星”直接寫成了朝鮮語字母。
李秉喆的生意在朝鮮擺脫日本殖民后得到了迅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他和李承晚政權的親密關系。特別是在朝鮮戰爭時期,大量的物資運輸讓這家貨運公司獲利豐潤,逐漸轉型為涉足多領域的財經集團。
1961年,樸正熙將軍,也就是現任總統樸槿惠的父親,推翻了李承晚政權。為實現發展本國制造業的目標,樸正熙和李秉喆達成“協議”,不追究三星在李承晚政權時代的腐敗問題,三星則在政府扶持下進軍電子制造業。
然而60年代,三星最引人關注的大戲,卻是一出繼承者們的亂戰。
1966年,二公子李昌熙走私糖精被曝光,李秉喆被迫辭職。大公子李孟熙于次年上位,接手三星,但其激進的領導風格卻受到公司元老們的排斥。
據韓國《同胞新聞》報道,李秉喆曾在一份回憶錄中寫道,李孟熙上位不足半年,便讓三星陷入一片混亂。
更要命的是,1969年,二公子李昌熙為躋身管理層,向總統告發了父親的行賄小金庫,而大公子李孟熙也被懷疑有告密之嫌。
親生兒子背后插刀。李秉喆盛怒之下,將二人全部逐出繼承者名單,二公子李昌熙更被“流放”美國。
最終的結局,當李秉喆1987年去世時,他一手建立的家族產業,交到了三公子李健熙手上。
總統特赦
真正把三星從一個本土成功企業變為國際商業巨頭的是二代掌門人李健熙。他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換LOGO。父親選定的三顆星,被他換成了英文字母。
這只是第一步。1993年,他面對全體三星員工說出了一句名言:“你們除了老婆孩子,其他一切都要變。”
但是李健熙沒有改變父親的另一個傳統——三星與韓國領導人之間的特殊關系。
1996年,李健熙被查出曾向前總統全斗煥和盧泰愚行賄,被法庭判處兩年監禁,緩期執行。然而次年,快到任的總統金泳三便特赦了李健熙。
同樣在1997年,三星副會長李鶴洙與韓國駐美大使洪錫炫的一段錄音曝光,又揭露了當年韓國總統大選前,三星計劃向總統候選人提供30億韓元(約合300萬美元)政治獻金,并向高層司法官員行賄的丑聞。
這次背鍋的李鶴洙是李健熙的副手,洪錫炫卻不只是大使。他還是李健熙的小舅子、韓國《中央日報》前總裁。據爆料的記者說,三星一貫利用《中央日報》擺平其涉及腐敗的消息。
一晃十年,2007年,三星掌門人再次被曝行賄。這次的檢舉人,是三星集團前律師金永哲,受賄者涵蓋政府、議會、司法及媒體高層。
韓國司法人員為此查了半年多,最終得出一個神奇的結果:行賄的事放一邊,李健熙因為逃稅被判3年監禁,緩刑5年。
這還不夠。幾個月后,時任總統李明博讓三星掌門人獲得了第二次特赦。
桃色新聞
2014年5月,李健熙突發心臟病入院,自此很少露面。一些韓國小報一度傳出他的死訊。
萬萬沒想到,兩個月前,這位73歲的老爺子再次登上媒體頭條,竟是因為一條嫖娼丑聞。
多段偷拍視頻顯示,李健熙曾在首爾的兩處地點,先后同3到5名女子發生性交易。提供服務的女子從李健熙手中其接過據稱裝有500萬韓元(約合4400美元)的信封。
發布視頻的新聞機構NewsTapa稱,李健熙用于嫖娼的公寓,是以三星高管的姓名租用的。人們有理由懷疑,三星是否在為其掌門人嫖娼提供便利。而三星對此的回應很簡單,私人事件,不評論。
該有些危機感了
就在Note7爆炸事件愈演愈烈的時候,三星9月12日宣布,副會長李在镕從10月開始,升級為公司執行董事。
李在镕,正是李健熙的獨子,早就被視作三星的第三代掌門人。如今,身處新一場漩渦中的三星終于將他推上前臺。
幾十年來,三星作為韓國家族式企業的代表,憑借與政府、司法、媒體等領域的特殊關系,始終屹立不倒,或者說,沒人敢讓它倒。
以至于手機自爆,危機公關,及時安撫本國與美國消費者,過兩天再發發軟文,都是套路。
久病不起的李健熙有句話說得對,任何想要成功的公司,都要保持“高度的危機感”。得罪了大客戶的三星,以及韓國政府,真的該有些危機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