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晶晶
警惕,青年學生正成為肺結核易感人群
?潘晶晶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美國醫生特魯多的這句名言流傳甚廣,至今仍被公認為是對醫學所起作用的真實寫照,從另外一個角度詮釋了醫學,揭示了醫學的真諦。但不為人知的是,特魯多也是一位結核病患者,他得這個病的時候還是個學生。
1873年,患了結核病的特魯多醫生來到人煙稀少的撒拉納克湖畔準備等待死亡,因為在那個年代,結核病就是一種不治之癥。
在遠離城市喧囂的鄉村,他過著悠閑的日子。漸漸地,他發現自己的體力在恢復,后來他完成了學業并獲得博士學位。后來,特魯多創建了第一家專門的結核病療養院——村舍療養院,在美國首次分離出結核桿菌。1915年,特魯多醫生最終因結核病去世,但是,他比當時罹患該病的大多數患者的生存時間要長得多。
更多的人,沒有特魯多醫生幸運。在歷史上,結核病曾經肆無忌憚地吞噬了數億人的生命,人類與結核病的斗爭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直至20世紀50年代異煙肼等有效抗結核藥物相繼發明,人類抗擊結核病才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結核病菌從未被消滅,至今還在全世界廣泛傳播。
在我國,以前大多數人認為結核病是“窮病”,農民及中老年人是易感人群。但近年來的流行病學調查卻發現,青壯年感染肺結核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白領、學生等發病數增多。近年來,我省中學、大學校園里結核病爆發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也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發育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筆者在工作中,見到不少學生因為結核病而打亂了生活節奏,忍受著病痛的折磨,總是心痛不已,宿遷市高三畢業生王清就是其中的一位。
高考已經結束,王清躺在病床上,回想起高考前的一切,眼神空洞茫然。
進入高三,王清感覺節奏加快了很多,為了考上一所好大學,他每天復習到半夜,吃飯、課間手里都離不開書。
高考前一個月,王清開始咳嗽,只是不太劇烈,痰也不多,他以為是感冒了,就買了一點感冒藥服用,卻不見好。他想著再堅持一下,考完試再去醫院檢查。結果過了幾天,癥狀越來越嚴重,開始出現胸痛,深呼吸時痛感更明顯,持續發燒,吃退燒藥效果甚微。
父母趕緊帶他去縣醫院檢查,拍胸片發現肺部有陰影,胸腔還有中等量積液,最后診斷為繼發型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必須馬上住院治療,否則會危及生命。
猶如晴天霹靂,王清怎么也沒想到聽起來很遙遠的結核病會降臨到自己身上。他只能暫別校園,開始抗結核治療。
看著失落的王清,筆者想起去年鹽城市某高考現場的情景。
去年6月,鹽城市某高考點和往年一樣,考場內的考生奮筆疾書,考場外的家長翹首以盼。不一樣的是,在其中的某幾個教室內,所有考生都戴著口罩,而監考老師更戴著厚厚的N95防護口罩,除此之外考場中還有一名隨考醫務人員,而考場外的部分家長,除了一樣焦灼的神情之外,還另有一層深深的擔憂。
這是去年在鹽城市發生的一起高三學生結核病聚集性爆發疫情,本應當是學生們全力備戰沖刺的時刻,卻在例行的高考體檢中檢查出了數十例肺結核感染者!
大多數人以為,結核病離我們很遙遠,其實結核桿菌的分布十分廣泛,有1/3的人群攜帶有結核桿菌,其中引起發病的可以達到10%。一旦生活不規律,抵抗力下降,攜帶的病菌就可能“興風作浪”。這幾年,結核病菌容易在中學和大學中傳播,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從學生角度來看,很多學生平時學習壓力大,缺乏鍛煉,熬夜,生活沒有規律,導致免疫力低;處于青春發育期的學生,內分泌系統變化比較大,比其他年齡階段的人群更容易感染結核菌;有些學生喜歡去網吧、酒吧等場所,這些地方缺少通風設施,人流量大,封閉空間,結核菌更容易傳播;一些學生個人衛生習慣差,也是導致感染肺結核的重要原因。
從居住方面來說,學生宿舍房間擁擠,不開窗通風,在這種環境里,只要有一名學生傳染上結核病,就很容易在學生中擴散開來。學生在學校內彼此接觸時間長,接觸地點集中,一旦發生結核病疫情,如處理不及時,極易造成爆發流行。
如果患病學生出于某些原因隱瞞或忽視病情,或因經濟問題耽誤就醫,也容易導致同學間的互相傳染。如在對江蘇某大學患病學生的調查中就發現,有的學生有病兆已經長達1~2年,但缺少就醫意識,等到癥狀遷延不愈再就醫時已經傳染了很多同學;還有一些學生被診斷為肺結核,因擔心影響學習,受到大家歧視而隱瞞病情,時間一長,周圍不少同學也受其感染,從而等到個別病例被發現時,篩查時往往已經波及一片。
首先,學校要做好新生入學體檢,嚴格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制度,及時了解學生的缺課原因。如懷疑為肺結核,應追蹤了解學生的診斷和治療情況。
當學校中發現肺結核病患者后,特別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時,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盡快讓肺結核病人離開集體環境并接受正規抗結核治療,對其居住和學習場所進行消毒,保持居室通風和陽光充足;其次對接觸人群進行必要的檢查,如發現異常,應及時治療,如無異常,3~6個月后最好再進行一次檢查。檢查發現的PPD強陽性者,則應在醫生指導下采取預防性服藥。
其次,做好結核病學生休學和復學管理工作。根據結核病診治定點醫院的休學診斷證明,對于需要休學的學生采取休學管理,學校應做好說服引導工作。休學學生實行住院或居家隔離治療,并接受所在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疾W生經治療康復并取得結核病診治定點醫院出具的復學醫學證明后,方可復學。
對經定點醫院診斷不具傳染性、不需休學的學生病例和預防服藥者,校醫或班主任應當協助督促其按時服藥,并定期到指定的醫院進行隨訪復查。
一是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肺結核是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的疾病。當患者體內有大量的結核桿菌,就會在咳嗽、打噴嚏時,從鼻腔和口腔噴出含有結核菌的飛沫,這些飛沫被健康人吸入就可能引起感染。因此我們在咳嗽打噴嚏時一定要注意掩口鼻,不要隨便吐痰;每日開窗半小時以上進行自然通風;被褥、衣物要經常曬太陽,要保持環境清潔衛生。
二是注意勞逸結合,營養合理,提高機體抵抗力。結核菌總是喜歡那些抵抗力比較低,或者本身存在基礎疾病的人群。因此青年學生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狀態;飲食結構要合理,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女孩子還要注意避免盲目減肥,男生要糾正不良習慣,限制上網時間,少去或者不去網吧。尤其是初高中畢業班的同學,家長要在生活上給予必要的照顧。
三是若出現可疑癥狀及早就診。肺結核主要癥狀是咳嗽、咳痰超過2周,咯血或痰中帶血;另外還有胸痛、呼吸困難癥狀,同時可能還會出現疲乏、食欲減退、午后低熱、夜間出汗、體重減輕等。當學生咳嗽、咳痰大于兩周癥狀不緩解,使用一般的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時,就要高度懷疑是否患上了肺結核病,盡快到結核病定點醫院就診。
小貼士:結核病健康教育的核心知識
(1)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p>
(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絲,應懷疑得了結核病;
(3)得了結核病,應到當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和管理;
(4)只要堅持正規治療,絕大多數肺結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5)咳嗽、打噴嚏掩口鼻;
(6)不隨地吐痰;
(7)出現肺結核可疑癥狀或被診斷為肺結核后,應當主動向學校報告,不隱瞞病情、不帶病上課;
(8)養成開窗通風習慣;
(9)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作者系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
編輯劉建淑3146063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