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鵬 閻黎
高職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保障機制研究——以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龔鵬 閻黎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是深入實施高職院校學科建設規劃、不斷加強課程改革、促進教育教學觀念轉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現狀,并從政策、人員、資金、技術及組織五個方面構建了科學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保障機制。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是以高校教師和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學習者的各類網絡共享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是推動高職院校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促進教育教學觀念轉變、改革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構建學習型社會的有效手段。
建設目標。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十分重視教師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學院制定了科學的建設目標:“十二五”期間,學院重點建設20~30門院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平均每年新建2-3門院級精品課程,將3~5門原院級精品課程轉型升級為院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每年擇優建設2~3門省級、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實現院級——省級——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階梯式發展態勢,以精品資源共享課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推動教學改革、帶動課程建設。
建設原則。在建設中積極貫徹“優化結構、轉型升級”的原則,學院組織專家根據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需要統籌設計、優化課程布局,實現由服務教師向服務師生和服務社會學習者轉變,由網絡權限開放向充分開放的轉變。
建設要求。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對擬建設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有嚴格的要求,要求建設的課程必須是連續開設3年以上的必修課程,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方法先進、教學質量高、效果好,得到了廣大學生、同行教師、社會學習者、行業企業專家等的一致好評和認可,在同類課程中具有一定影響力和較強示范性;且要求擬建設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已開展網絡輔助教學,具有一定的教學資源(教學錄像、教案、學習指導、多媒體動畫課件、試題庫等)積累,利用網絡資源輔助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學校是建設、應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主陣地,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機制,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保駕護航。
政策保障。高職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需要相關政策的引導及鼓勵。為保障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有效推進,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制定了《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實施方案》,該方案中明確提出:對參與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教師,在評先、技術職務晉升、業務進修、教學質量獎評定時予以傾斜。該方案為教師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提供了政策層面的引導及戰略決策方面的保障,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培育、建設和應用起到了支持和激勵作用。
人員保障。教師是高職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和應用的主力軍。而高職教師本身教學與科研任務繁重,建設精品資源課程又非常耗費時間和精力,因此要充分發揮教師建設和應用高職精品資源課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需要一支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具備現代教育技術能力、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教學特色鮮明的建設團隊。因此,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明確要求課程主持人原則上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建設團隊結構合理,應包括專任教師、兼職教師以及教育技術骨干在內的“雙師型”人才,課程團隊還需具有規劃、設計、整合、應用課程資源的實力和條件,具有開發新資源(如作業、試題庫、在線測試、答疑、教學錄像、交流平臺等)的能力。因此,學院一方面通過大規模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師資培訓和名師巡講等活動,使教師更好地理解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意義、建設標準、建設要求等,促進其建設的質量及影響輻射力度;一方面聘請其他院校優秀教師或專家到學校進行指導,學習其他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先進經驗或可行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另一方面,聘請行業、企業專家充實到建設團隊中來,校企合作進行課程能力目標的確定、課程內容的選擇、優質教材的編寫、課程質量的監控等;“請、送”結合,“專”“兼”結合,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勢互補,打造創新型、實用型、技能型的建設團隊。
資金保障。資金是確保高職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動力要素,資金的匱乏,會使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大大影響了精品課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速度及質量、效率及效果、最終會影響到其推廣和應用。
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對精品課程建設經費采用專項經費投入的形式,實行專款專用。對每門院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提供2萬元的經費支持,對原院級精品課程轉型升級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提供1萬元經費支持。院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被確定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項目的,增撥2萬元建設經費,對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確定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項目的,增撥建設經費3萬元;建設經費分階段撥付,立項時,撥付40%,中期驗收通過后,撥付30%,通過驗收后,撥付剩余經費;為保證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網站的正常運行與維護、課程內容及資源的及時更新、實訓項目的不斷建設,在五年精品課程有效期內,學院根據網站運行、維護及應用情況,每年再撥付2000元維護費用。學院教務處負責指導、監督院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及應用,對建成后應用效果不好、內容更新不及時、實訓項目陳舊的課程,教務處向課程負責人提出限期整改意見,如不能按時整改的,停發課程維護費。

技術保障。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與發展需要良好的技術支撐環境為前提,為實現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均衡發展,學院構建了安全、穩定的硬件運行環境和網絡通道:如各教室辦公室寬帶互聯網的連接、廣泛的移動技術、可靠的計算機及其他電器設施等;建設具有教學研兼備和互動交流功能的共享平臺,對教師提供課程申報、資源提交、課程評審等免費系統支持;學院制定了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技術標準,從基本資源、拓展資源、創新資源的結構、格式、技術要求等多方面進行規范;學院還提供了全方位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技術支持,由學院電教中心、現代教育中心、計算機教研室等多部門負責,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上建設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如課程網站的建設、網頁的設計、資源格式的轉換、導航的設計、教學視頻錄制、后期制作等提供幫助。
組織保障。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千頭萬緒,事務紛雜,需要相關的組織機構保駕護航。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院長任組長,主管教學的副院長任副組長、成員由教務處、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評建辦、教科研處以及相關系部的負責人組成,下設聯絡組、技術組、申報組。聯絡組由教務處牽頭、負責與省教育廳、教育部聯系,及時掌握有關信息,并協調各方關系,負責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組織申報、材料報送及相關管理工作;技術組由現代教育中心牽頭,組織有關人員負責教學錄像和后期制作、網絡技術知道并保證校園網上精品資源共享課運行暢通;申報組由課程負責人及團隊成員組成,負責具體資料的收集整理、申報材料、教學錄像的錄制及資源建設等。各系部是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直接組織者,負責合理調配力量、統籌兼顧。
高職院校是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主體,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按照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要求,根據辦學特色和學科專業優勢做好本院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規劃,建立合理科學的保障機制,確保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2014年陜西省教學科學規劃課題“高職院校精品課程資源共享應用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SGH14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