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麗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推進,我國學前教育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學前教育發展中逐漸凸顯出“入園難、入園貴”、學前教育地域發展不平衡等特點,這反映了我國學前教育存在的發展困境,學前教育管理在學前教育事業中有著重要作用,學前教育體制改革勢在必行。本文通過學前教育體制的問題分析,結合我國教育發展國情,針對如何改進學前教育體制提出學前教育體制發展轉變的合理路徑。
[關鍵詞]學前教育發展;方式轉變;合理路徑
眾所周知,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兒童啟蒙教育、普及義務教育、提高國民素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和國家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我國的幼兒園數量和入園人數在不斷增加,學前教育的發展勢頭總體良好,但是學前教育事業也存在著發展不均衡問題,影響了學前教育質量提升。拒不完全統計,2013年,我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和學前一年毛入園率分別為56.8%和79%,,而且城鄉學前教育發展差異明顯,遠低于其他發達國家水平,學前教育發展的不均衡性和滯后性不僅體現在學前教育的數量和規模上,也體現在學前教育的質量上。根據2010年國家頒布的《國務院關于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我國學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教育資源短缺、投入不足、師資隊伍不健全、機制不完善、城鄉發展不平衡”等。要提高我國學前教育發展水平,就需要改變學前教育發展方式,剖析問題原因,找到方式轉變的合理路徑。
一、發展學前教育的重要意義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學前教育的普及對學生發展教育有重要作用,科學合理的保教,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和智力發展有重要意義,影響到我國人們家庭的幸福指數,以及小康社會的發展。教育發展方式是立足教育發展要素、借助發展手段、通過合理路徑實現學前教育的新發展,因此,從政策、管理等多個方面探索學前教育發展的合理路徑,對現階段我國教育事業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我國學前教育問題探究分析
(一)城市“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目前在很多城市都普遍存在“入園難、入園貴”的學前教育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前教育的發展和轉變?!叭雸@難,入園貴”的根本問題在于適齡兒童進入優質幼兒園難,缺乏質量有保證的學前教育機制保障幼兒園的數量和質量。每到秋季入園的招生報名階段,很多一線城市就會出現幼兒園和學生的矛盾現狀,凸顯出“入園難”,質量有保證的公立幼兒園比較缺乏,學前教育又不屬于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幼兒園為自收自支的營利性教育機構,自行制定本園的各項收費標準。而且民辦幼兒園辦學質量難以保證,部分優質幼兒園收費貴,在這種趨勢下,造成嚴重的“入園貴”問題,導致學前教育資源匱乏。
(二)地區學前教育發展差異顯著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城鎮人口流動變快,在學前教育發展上呈現出地區差異大、教育質量不均衡等問題。由于農村落后的經濟水平和教育觀念,造成了城市學前教育和農村學前教育的巨大差異,使學前教育水平出現嚴重的不平衡和脫節現象。。在農村,有些地區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幼兒園難以開辦,適齡兒童無法入學,幼兒園教學質量堪憂。尤其是進入城市務工人員的子女入學情況更為窘迫,父母打工在外,老人無法對孩子接送。這些現實原因都是影響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缺乏規范的幼兒園辦園管理
在學前教育發展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著管理規范問題。第一,辦園規范和設施設備不達標。有些幼兒園在取得幼兒園辦園許可證后,沒有嚴格的收費管理標準,造成收費的無序性,少數幼兒園辦園設施不達標,沒有符合標準的教室、戶外活動設備等,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問題。第二,學前教師學歷不達標。對部分非學前師范教育專業的教師缺乏專業培訓。第三,內部管理不健全,部分幼兒園缺乏規范的內部管理制度,對幼兒的學習資料、管理資料不加重視。
三、我國學前教育發展方式的合理路徑
(一)明確政府職責,加大財政投入
學前教育發展方式轉變最重要的是學制改革,我國學前教育資源有限,尤其是有質量的普惠性學前教育,為了合理的解決“入園難、入園貴”這樣的問題,首先要做到明確政府職責,從政府管理上入手,嚴格學前教育內容管理,尤其是對幼兒園的收費管理,在保教、管理、收費等方面進行規范化管理。同時加大財政對基礎教育的投入,政府只有在學前教育上愿意花錢,舍得投入,平衡公立辦園和民辦幼兒園的各項收費,才能建立適合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新模式。
(二)推動農村學前教育規范發展
針對學前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性,教育行政部門應該鼓勵農村發揮力量建立民辦幼兒園,對農村幼兒園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和扶持,穩定流動人員子女入園情況,強化農村居民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強化農村學前教育服務質量管理,引導農村學前教育規范化健康規范。同時聯合人口計生、衛生防疫、婦女兒童等部門,確保農村幼兒園辦園的資金、管理多方面支持,合理有效的推動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縮短城鄉學前教育發展差距,促進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地區平衡,提高我國整體學前教育水平。
(三)法律手段保障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要從根本上提升辦園質量和學前教育質量,必須借助法律這題強制力手段,對幼兒園的辦園設備和管理制度進行法制化。出臺相應的學前教育法律或者幼師教育法規等。嚴格規定學前教育辦園許可的環節,對證件不全招收學生的幼兒園進行查處和公開,統一學前教育教學內容;在學前教育教學中,主要是以幼兒的啟蒙教育為主,不超前灌輸小學階段學習內容,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同時,優化幼師團隊建設,明文嚴格規定幼師學歷,對教師能力進行考核,定期對教師進行針對性培訓。
四、結語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和素質教育的基礎,不僅對兒童一生身心發展、健康成長有重要影響,對于有效的提高國民整體素質也意義非凡。只有從政府教育投資、政策扶持、學前教育規范、學前教育有序發展等多個方面并行推進,優化學前教育成長環境,注重學前教育的質和量,提高學前教育的整體發展水平,保證學前教育穩步、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康永祥,李相禹.我國學前教育發展方式轉變的合理路徑[J].教育發展研究,2013,07:1-5.
[2]崔方方,洪秀敏.我國學前教育發展區域不均衡:現狀、原因與建議[J].教育發展研究,2010,2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