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宇
[摘 要]隨著中等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在大教育格局中的地位發生了顯著變化,在培養藍領人才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從中職英語學科的角度出發,分析了職校的特點和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提出了一些符合實際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學生基礎差;培養興趣;樹立信心;設置情景;強調過程評價
隨著中等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在大教育格局中的地位發生了顯著變化,在培養藍領人才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中等職業教育基礎學科的英語,無論是從學生終身學習的角度還是從社會需求的角度看,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由于各種原因,中職英語教學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和滿足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加強中職英語教學上,我們需要結合專業特點,明確教學目標;結合職校學生特點,探究教學方法;結合技術設備,創新教學模式;結合社會要求,提高中職綜合素質。
一、職校的特點
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蓬勃發展。它是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以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的培養為目的的教育。職業教育與普通院校的主要差別在于學校培養目標和被培養對象的不同。
1.培養目標
與普通院校相比,中職院校主要以培養實踐技能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學生的突出特點是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比較強,這種類型的人才恰恰是我國目前需求量最大的人才。中職教育主要是培養面向基層、面向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實用型、技能型專門人才。這就要求中職英語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內容,應該注重實用和實效的原則,強調培養語言應用能力。英語教學要擴展其實用性和專業技術性,強調英語語言基本訓練和實用交際活動的語言應用能力并重,從而達到教學內容的最優化。
2.學生特點
中職學生生源總體文化水平的不高,突出反映在外語知識的欠缺,外語的應用能力不足,外語學習興趣不足等方面。
職校學生在校時間短,且大多不具備有效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因此,面對職校學生的客觀現狀,為滿足學生在外資企業工作的需求的問題,如何提高外語教學水平與質量,向課堂要效益,提高45分鐘教學效率是最重要的。
二、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
1.學生基礎差,落后面較大,缺乏學習動機
由于中職學生是中考“落榜者”或未參加中考者,他們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音發不準,詞記不住,不會說英語也不會寫英語,對英語毫無興趣可言,因此他們升入中職學校后在英語學習上存在較大的困難。盡管現在已進入信息化時代,英語的作用已眾所周知,但仍有許多學生認為學不學英語無關緊要,造成了有部分學生完全排斥英語,根本不學英語。
2.教材不適合
目前我校使用的英語教材是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通用教材,已使用多年,課文內容不合時宜,枯燥無味,也沒有交際性的對話以及針對課文的練習,教材水平與參差不齊的學生基礎不相符。
三、中職英語教學的方法
1.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突破口,提高聽課“抬頭率”
面對如此現狀的學生,只有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聽課的“抬頭率”,才有可能開展正常的教學活動,才有可能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要提高學生聽課的“抬頭率”,就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各種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比如現在的學生都喜歡聽故事,我就給他們講故事,不時插上幾句英語;在教學中我還把學生身邊的英語運用到課堂教學上來、把好看的英語圖片展示給他們看。這樣學生在盎然的興致中學到了英語,就不知不覺地喜歡上英語課了。
2.以樹立學生的信心為階梯,培養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勇氣和“流利說英語”的體驗,提高學生的“參與率”
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樹立他們的信心,才能維持他們的學習熱情。我利用課內課外時間,給學生補習英語音標,使他們會認會讀英語;補習初中的一些關鍵性的知識,使他們能基本配合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把英語學習活動放在崗位職業活動中,使學生具備某一工作崗位必需的英語聽說能力,使學生為學而用,在用中學,學了就用,達到學習語言為交際服務的傾向,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的目標。
3.設置情景,注重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表現,強調過程評價
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是學好英語的有效方法。情境創設是提高“說”的能力的重要保證。情境創設可以天氣、家庭、飲食、休假、城市生活、網絡娛樂、偶發事件、班級情況等為題,讓學生用英語對話、用英語講故事、用英語介紹物品、用英語演小話劇、用英語做游戲或看圖說話等,允許學生出現語言錯誤,適時給予關注與評價。堅持每天說一點,必要時,給出關鍵詞匯,提供詞匯,表達方式上的幫助,力爭在學生前進的路上少設置障礙,使學生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4.在教學中會注意培養學生樹立專業意識,以專業標準要求學生,讓學生從入學開始樹立專業意識,為以后的工作做準備
總之,中職學校學生直接面對就業,學會運用語言的能力比單純掌握語法知識和機械的語言操練更為重要。職業英語能力的培養要求在情景設置下使用語言,這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模式的改變在某種程度上會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方式,并使師生互動變為直接和多樣,學生之間也可以建立起相互合作的人際關系,這樣易于形成良好氛圍,引導他們提高自我完成任務的語言能力。在情景中教師的知識面,應變能力也會得到更大的挑戰,需要在課前做很多備課工作,需要更多的思考,把課堂教學和行業的實際應用連接起來。對于教師來說這也將是學習的機會,在教中學,在用中學,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