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實踐
沙河市位于河北省南部,總面積999平方公里,轄13個鄉鎮辦事處,250個行政村,總人口48萬,自西向東山區、丘陵、平原均勻分布。沙河市作為傳統工業強市,農業發展相對滯后,近幾年來,隨著市場變化和農業政策的轉變,以及沙河市對農業的重視,工商資本等積極投入到農業生產中,農業產業得到迅速發展,但知名農業品牌較少,農業產業上升優勢仍然較大。
農業供給側的改革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益和競爭力,使沙河市的現代農業得到更快的發展。在農業供給側改革方面,我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實踐。
依據《河北省2016年玉米結構調整指導意見》的要求,沙河市堅持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協調統一,把經濟效益較低的玉米改種為效益較高的經濟作物,2016年調減玉米面積為4.3萬畝,其中雜糧1.8萬畝,蔬菜0.1萬畝,中藥材0.3萬畝,油料0.1萬畝,果品2萬畝。
強化資源利用率,我們積極鼓勵和引導發展節水農業、設施農業、立體農業等新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
做好科技示范推廣工程,推廣優良品種,發揮農技人員對科技示范戶的示范帶動作用。我們正把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融入農業供給側,建立有效科技支撐體系。
不僅改變農產品的供給品種、品質和數量,更是要改變和提升現有的農業生產方式和生產過程,進一步培育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目前,沙河市合作社數量達143個,擁有國家級示范社1個,省級示范社3個,擁有注冊商標的合作社共10個。
為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后的全過程綜合配套服務,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沙河市承擔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目前正在順利實施中。
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有利于推動農業和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和產業脫貧的重要渠道,是推進全域化旅游和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載體。
休閑農業項目建設堅持以農業為基礎,農民為主體,農村為場所。截止目前,沙河市已建或在建的1 000畝以上休閑農業項目達到45個,涌現出的紅石溝等休閑農業園區項目在區域內已經起到了示范和帶動作用。
我們將繼續進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方面的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建設,使沙河市農業生產得到又快又好的發展。
054100河北省沙河市農業局劉麗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