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
[摘 要]工會組織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要把黨的方針政策通過各種方式貫徹到廣大職工群眾中去,同時工會作為廣大職工群眾的代言人,既要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也要積極維護廣大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筆者結合多年工作實際,對工會財務管理相關工作,作出分析探究,總結一些粗淺見解,以供參考。
[關鍵詞]工會財務;內容;建議
一、企業工會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工會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紐帶和橋梁,工會經費是工會組織的物質基礎,工會經費是工會為職工群眾說話辦事提供物質保證的基礎。如果沒有工會經費,工會就不能生存;如果沒有工會經費,工會就不能維護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如果沒有工會經費,工會事業就不能發展壯大。因此,我們務必充分認識到工會經費計撥工作的好壞不僅是工會財力強弱的標志,而且是工會組織凝聚力、戰斗力的物質保證,是工會組織社會地位、參與社會事務能力高低的集中體現。而工會財務作為工會組織中的重要組成,恰恰直接肩負著用好、管好工會經費這一重要任務。因此,我們必須從思想上高度認識加強工會財務管理對整個工會工作的重要性。
二、企業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概述
1.內容。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是工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份,做好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是做好工會各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工會財務管理的工作的內容,概括起來就是收好、管好、用好工會經費,做到依法聚財、科學理財、民主管財、有效用財,以保證工會各項工作得以順利有效的開展。
2.基本要求。企業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工會組織能否更好地表達和維護廣大員工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工會組織能否更好地履行各項服務職能。一般來說,做好企業工會財務管理工作的現實意義主要包括幾個方面:①為工會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職能的發揮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證,促進企業和諧穩定的發展下去;②有利于增強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凝聚力,使得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提升;③有利于企業管理體系的完善和企業長遠發展戰略的制定與執行。
三、企業工會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工會財務機構不健全。雖然《中華人民共與國工會法》明確規定:工會應當根據經費獨立原則,建立預算、決算與經費審查監督制度,但目前,我國工會財務機構還不是很健全。有的工會聘請的是兼職會計,有的工會僅安排一名專職干部兼出納。財務代賬會計、兼職會計雖是專業財務人員,但由于其均是代賬行為,不會對工會的財務管理有系統的、長遠的思考,也不會在工會經費使用績效上下功夫。同時,財務代賬與兼職會計均不利于工會經費是否及時、足額撥交工作的核實。此外,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工會主席、專職工會干部變動頻繁,所有這些都嚴重制約著工會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2.經費使用不合理。一些企業工會隨意擴大開支范圍,把不應該由工會經費開支的也在工會賬上列支,沒有按中華全國總工會規定的開支范圍使用工會經費;有的經費使用結構不合理,福利多、維權少,慰問多、活動少;還有部分單位行政領導直接或間接把握工會經費使用的審批權,擠占、挪用工會經費情況較嚴重。
3.財產管理存在的潛在風險。工會的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是工會工作的物質基礎。多年來,上級工會不斷地充實完善工會財產管理制度,但相當一部分基層工會貫徹落實不得力,普遍存在著“重錢輕物”的傾向,突出表現是:購入時不執行同步入賬、填卡的規定,保管、使用責任未落實到人,漏登漏記形成賬外財產;所登記的固定資產賬、卡也不能完整地記錄品牌、規格、型號等,不執行年度財產清查制度,不及時進行賬務處理;混淆固定資產與低值易耗品的界限,造成資產總值不實;部分財產長期外借或由使用人保管,不能收回;被分離出去的單位所分得的財產長期不辦理移交手續,導致賬實不符。
4.內控制度執行力度不足。主要表現為:一是內部會計控制執行中,重審批程序,輕內部審核,認為只要工會負責人簽了字就可以報銷,缺少對所發生事項憑證真實性、合法性、合規性的審核,容易出現違規違紀;二是財務軟件未能跟上,對原始記錄的錄入、修改缺少審批與審核環節,這些缺少制度約束與監督的現象,是內部控制失效的表現,往往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四、加強企業工會財務管理工作的建議
1.完善工會財務管理制度。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速度快,對工會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任何一個制度都不是適應于所有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目前的工會財務管理制度也許就不能適應,對此我們必須做出改變,從而完善工會財務管理制度,做到讓財務管理有法可依,不至于無根無據。工會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基于時下的制度不能適應于目前情況,完善工會財務管理制度應做到立足現在,實事求是,在加強工會財務管理工作中摸索出新的健全的工會財務管理制度。
2.思想上高度重視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思想決定行動,只有思想上重視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才會有在此項工作中花更多時間和精力的意愿。工會是黨和職工群眾聯系的樞紐,工會組織相關活動的前提是具有工會經費作為其物質基礎,就如同人缺水就不能生活一樣,工會沒有經費也不能繼續生存下去,職工的利益就失去了保障,工會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更談不上發展壯大工會事業。工會經費情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工會財務情況,是工會作為一個組織參與社會事務能力和工會組織的社會地位的高低的體現,更是凝聚全體職工,增強戰斗力的物質保證。工會財務管理作為工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管理好工會經費,為工會組織工作提供物質保證的重擔,思想上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工作時非常重要的,不僅要求管理層對其高度重視,切實做好相關工作,還要求企業員工也能從思想上認識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扮演好工會財務管理工作監督者的角色。
3.加強管理隊伍建設。企業工會財務管理工作對其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及職業道德都有很高要求。從個人來說,員工一方面要充實自己的專業基礎知識,提高自己的執業水準,對企業工會財務部門業務運行要求有清晰認識,熟悉工會財務管理運行的各個環節;另一方面要充分調動和開發自己的潛能,培養研究分析、溝通管理的技能,提高工作預見性,正確定位工作職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做好企業工會財務管理工作這一方面上來。站在企業戰略管理的高度來說,管理層要注重提高工會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在工會財務管理部門的領導崗位上配備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兼有專業的理論知識的特殊人才,并合理安排時間對工會財務管理部門的職員進行系統的學習培訓,不斷提高工會財務管理部門人員的專業素養。
4.建立企業工會財務管理相關保障機制。一是從計劃上保障,同一地方的上級工會領導必須對下屬工會財務部門規范化達標情況定下計劃,促進工會財務管理的標準化建設。二是從資金上保障,財務管理的標準化建設需要開展大量活動,如規范化建設的人員培訓、匯報會等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都需要資金作為保障,因此,資金保障機制的建立非常重要,是推進工會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建設必不可少的。三是從制度上保障,目前的標準化建設中缺乏相關政策和制度作為保障,對于基層的工會財務管理部門來說,自行定制相應保障制度有困難不可行,因此,主管工會需要統一制定制度作為規范化建設保障。
五、結語
隨著企業體制制度建設的不斷完善,其改革的效果也日漸突出,工會的財務管理工作也逐漸的在企業當中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企業應當盡快的轉變過去較為保守的觀念,重新審視財務管理活動,并且對財務管理工作之中,所現存的一些不足,應當及時進行改革和優化。只有這樣,才能能夠更好的促進企業制度、體系的改革與蓬勃發展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萍.對做好財務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國工會財會,2010.
[2]劉向東.淺談企業工會財務管理[J].商業經濟,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