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菁菁

在2007年出版的自傳《絕望鍛煉了我》里,樸槿惠談到1979年父親樸正熙遇刺身亡后,因父親下屬的背叛,自己被所有政治關系拋棄的刻骨孤獨。她感慨,“人們一旦嘗到權力滋味,就會成天為了不失去權力而戰戰兢兢”,為此甚至“可以隨意改變自己的主張,彼此沒有信義只有算計”。正是在這樣的心境下,非親非故的崔順實成了樸槿惠最信任的人。接著樸槿惠感慨道:“權力這種東西感覺一輩子都能握在手里,但其實某天會突然像風一樣消失。”
最后這句話成了寫給自己的讖語。1997年,“隱居”18年的樸槿惠宣布加入韓國大國家黨,重出政壇。此后她當選國會議員,在大國家黨瀕臨絕境之際挺身而出任黨首,歷經15載磨礪,最終在2012年大選中成為韓國歷史上的首位女總統。那時,樸槿惠是韓國民主化后最受歡迎的當選總統,而僅僅4年后的今天,她的支持率跌至5%,成了最不受歡迎的總統。在首爾,人們用2008年美韓牛肉風波以來韓國規模最大的游行示威要求她下臺。
55年,兩入青瓦臺。樸槿惠一家為權力付出了昂貴的代價。雙親死于非命,姐弟三人反目。跌宕人生際遇、“閨蜜”和宗教這樣令人充滿遐想的元素,加上獨身女性總統的神秘身份,使一場政治危機在八卦、陰謀論和宿命論中喧囂不已。而喧囂中一個事實常常被忽略:樸槿惠的悲劇從來不是她個人的悲劇。
1961年,9歲的樸槿惠和弟弟妹妹一起跟隨父母遷居青瓦臺。被后世譽為“現代化之父”的父親樸正熙從此開始了一場浩大的現代化改革。為了應對朝鮮帶來的國家安全壓力,他借鑒日本“二戰”前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以威權政府的絕對權力為后盾,使用貸款、稅收、財政支持等多種手段來牢牢控制企業,督促他們參與全球自由市場的競爭,為韓國的經濟崛起殺出一條血路。
樸正熙的18年執政為包括女兒樸槿惠在內的后世韓國總統留下巨大而復雜的遺產:震驚世界的“漢江奇跡”奠定了韓國今天的經濟基礎和地位;而政府對經濟的深度介入則使得官商勾結成為韓國政經運作的“常識”,結構性腐敗在樸正熙執政時期業已存在。
1987年開始韓國民主化轉型試圖更改威權政治的形態,但它同時背負著數個包袱。以忠孝為支持的儒教秩序使韓國政治價值始終存在二元結構,從政黨到國家,民主架構的建立都無法改變以權威政治家為核心的實際運作方式。而南北常年對峙的安全處境客觀上為一個超級總統的存在提供了合理性。人治加巨大的權力,使親信政治和密室政治有了巨大的存在空間。
從盧泰愚到樸槿惠,所有韓國民選總統皆以深孚眾望登臺,以身敗名裂收場。吞噬他們的從來都是二者:親信和與財閥相關的貪腐。殊途同歸背后的推手并不是“宿命”,而是樸正熙的遺產,是韓國現代化的道路選擇和它的代價。
樸槿惠與崔順實,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多年來,我承受了無數的出賣,簡直就像是站在山崖的邊緣岌岌可危。被曾經信賴的人背叛,讓我看清了人類對于欲望和權力的執著。”樸槿惠在回憶錄中曾寫道。
文 張星云
11月5日晚,首爾的氣溫只有8攝氏度。韓國首爾市中心的清溪廣場上,擠滿大批示威群眾。他們手持燭光,總有人帶領大家喊出“樸槿惠”,隨后群眾跟著喊“下臺!”這已經是首爾市中心連續第二個周六晚舉行示威游行了。10月29日那一晚,游行組織方預估參加人數在4000人以上,現場卻聚集近3萬人。而11月5日晚,根據警方的信息現場有4萬人,根據組織方的信息現場人數達到了20萬人,成為2008年美韓牛肉風波以來韓國規模最大的游行示威。
樸槿惠的“親信干政”事件在短短幾個月里持續發酵,最終在韓國電視臺JTBC曝光崔順實電腦文件時引發了韓國政壇的震蕩。當時電視臺在崔順實委托物業公司處理的平板電腦中,發現了包括44份總統演講稿在內的總共200多份文件,其中部分演講稿的打開時間在總統演講前,而且崔順實在總統演講前曾修改過演講稿。這200多份文件還包括2012年樸槿惠以候任總統身份與時任總統李明博單獨會談的內容,而崔順實在兩人會談4小時前,就拿到了樸槿惠與李明博兩人會談時發言內容的對話文件,文件中還有現在韓朝兩國進行的三次秘密接觸等涉及國家安保的機密信息。
韓國檢察機關已針對“崔順實事件”在青瓦臺展開搜查,青瓦臺卻以“涉及國家機密”為由,阻止檢方強制進入,導致搜查過程中斷,雙方處于對峙狀態。檢方最后只能接受讓青瓦臺以“任意提交資料”的方式執行搜查,但這樣的方式能否徹底查出真相不得而知,輿論質疑之聲四起。
“反樸”聲浪因而水漲船高,樸槿惠在任期僅剩一年之際,面臨前所未有的執政危機。面對風波,執政黨新國家黨連日召開多次緊急會議,呼吁樸槿惠推動成立“舉國中立內閣”,建議新國家黨讓出內閣主導地位,由總統任命新總理,并由朝野各黨共組過渡內閣,如此體制下,總統僅能涉及外交和國防事務。
然而這一提議進展得并不順利,即便樸槿惠任命的總理候選人金秉準依然在與在野黨積極協商,但在野黨認為舉國內閣只是避免樸槿惠下臺的手段,并無實質誠意。作為下屆總統有力人選的共同民主黨前黨魁文在寅提出:“如果要成立舉國內閣,樸槿惠就須宣布把總統職權全部交由總理,并由國會推薦總理人選。”但作為最大在野黨,近日共同民主黨只抓住樸槿惠的丑聞,要求樸槿惠下臺,并未能提出具體過渡對策,也引來批評。不僅朝野相爭,執政黨新國家黨內部也出現了分化,黨內129名國會議員中,已經有49人要求集體請辭。
為了平息眾怒,11月4日樸槿惠表示接受司法部門因親信干政丑聞對她的調查。“如果需要,我準備好回答檢察機關的調查問詢。”她帶著微微發顫的聲音通過電視講話否認曾參與邪教活動,并承諾接受對腐敗和以權謀私指控的調查,這是她在10天里第二次面向全國的講話。“一切都是我的錯,我感到了巨大的責任。檢察機關應徹查此案,責任人應受到法律的嚴懲。”樸槿惠說道。
當民意不承認她的正當性,她又拒絕退居二線的情況下,韓國政治再一次陷入危機。樸槿惠在蓋洛普公司的民調支持率已下滑至5%,到達韓國歷史最低點。
樸槿惠,世交與陪伴
樸槿惠向全國人民的道歉講話和崔順實10月28日在德國黑森州接受韓國《世界日報》采訪的回答非常默契,她們一致聲稱崔順實只對樸槿惠的宣傳或講稿做出過修改建議,而沒有對國家政策進行指導,這也是目前韓國媒體和檢方僅有的確鑿證據。但當事人的一面之辭無法平復韓國人民的質疑,他們仍然懷疑修改演講稿只是冰山一角。其實崔順實進入公眾的視野要遠遠早于此次JTBC電視臺報道的親信干政事件。與其說電腦里演講稿的曝光使崔順實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不如說這只是韓國民眾和媒體持續關注她的又一全新發現。崔順實并沒有突然從全國視野中消失又重新回來,其實她一直都在。
“進入青瓦臺之后,我甚至斷絕了與家人之間的交流,孤獨地生活著……因為我獨自生活,連幫助我處理個人事情的人都沒有。”11月4日的電視講話中,樸槿惠在公眾面前并不掩飾自己與崔順實的特殊關系,而是嘗試去總結。“在我最困難的時期,崔順實一直守在我身邊,由此導致我降低了警惕性。現在回過頭來看,由于過于信任自己的個人關系,沒能準確地洞察情況,從而導致自己沒能嚴格要求身邊之人。”
其實早在樸槿惠和崔順實的父輩時期,兩個家族便已經在韓國的政治版圖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崔順實的父親崔太敏1912年出生,早年在日本殖民政府當過警察,他信奉過佛教,后來改信基督教并成為牧師。崔太敏并不是韓國永生教的創始人,也沒有創立自己的教派,他只是擅長搞亡人或神靈托夢,持有一個名叫“永世劫”的理論:在墻上畫一個圓,對著這個圓念咒就可以治百病。
1993年《月刊中央》的文章中,青瓦臺相關人士曾說:“1974年崔太敏一家還擠在位于佛光洞的一間房子內,連電話都沒有,生活非常貧困。”但是同年,一個轉折事件發生了。
1974年8月15日,朝鮮間諜刺殺了樸槿惠的母親陸英修。“那段時間,電視上反復播放母親遇刺的畫面,要承受媒體將母親的死當成連續劇一樣不斷地播放,對于我來說是件更殘忍的事。”樸槿惠曾回憶道。盡管現在網絡熱傳的崔太敏通過邪教精神控制樸槿惠的說法并沒有任何真實證據,但如今來看崔太敏正是此時與樸槿惠建立起了聯系,并成為后者的“精神導師”。
《國民日報》的一篇文章曾重現過兩人相識的經歷。接受該媒體采訪的全琦永牧師在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曾與崔太敏一起開展宗教活動,他說崔太敏曾向他描述過接近樸槿惠的過程。當時崔太敏給樸槿惠寫信說她的母親陸英修給自己托夢,被邀請到青瓦臺后,崔太敏在樸槿惠面前模仿陸英修的表情和聲音示意已被附體,崔太敏告訴全琦永:“陸英修借我之口向女兒(樸槿惠)說,跟隨著我(崔太敏)將可以把她(樸槿惠)引往好的方向。”據說樸槿惠看到崔太敏的表現曾一度暈厥過去。在樸槿惠擔任新國家黨黨首時曾做過黨首發言人的田麗玉也證實了這種說法。
成為“精神導師”之后,1976年崔太敏建立救國女性服務團“新心奉仕團”,并請代行“第一夫人”的樸槿惠為榮譽總裁,自己任總裁,一時名聲大噪。崔太敏與第五任妻子所生的女兒崔順實擔任該團大學生總聯合會長,與樸槿惠就此結識。在樸槿惠的光環下,崔太敏以開展志愿活動的名義,從大企業收受資金,以樸槿惠為軸心的權錢交易利益鏈在4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很快,時任總統樸正熙收到了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的報告并派金展開調查,但最終因樸槿惠力挺和證據不足,崔太敏并未受到司法制裁。1979年10月26日,樸正熙被金載圭槍殺身亡。
雖然此后樸家徹底走下政治舞臺,但那時崔家的財富已經得到了迅速膨脹。1980年,崔太敏曾因涉嫌侵吞2.2億韓元(換成現在貨幣價值40.4億韓元)而遭到拘捕。而從1985年開始,崔太敏的三位女兒開始大肆購置房產。當年崔順實的姐姐崔順得購入現在市價為290億韓元的三成洞勝游大廈,同年崔順實購入新沙洞天使大廈,妹妹崔順天1988年購得現市價99億韓元的盤浦洞商業樓盤,第二年購入現值200億韓元的清潭洞瑞洋大廈。當時三姐妹的年齡都在35歲以下。
崔太敏因慢性腎衰竭于1994年去世,但樸槿惠與崔家的緊密關系早已傳到了下一代。崔順實1979年前往德國留學,1985年回國時,她與樸槿惠的關系就已經非常親密。而同一時期,樸槿惠與妹妹樸槿令和弟弟樸志晚的關系變得十分疏遠。
因躲避韓國政府“清算”樸正熙而遠離政壇,嘗盡世態炎涼的樸槿惠隱遁生活了18年,“絕望鍛煉了她”,只與極少數親信溝通交流。疏離孤獨,長期重壓,人們無法想象她在性格方面都經歷了哪些變化。長期研究韓國政治的學者的普遍共識是,樸槿惠正是在那段時間形成了兩極化的性格表現:極端信任與極端不信任,極端憎恨背叛與極度擔心背叛。樸槿惠溫和而冰冷的含笑背后,絕望歲月留下道道痕跡,極度孤獨的背面是唯親信是從。
那時樸槿惠、樸槿令姐妹一直管理母親陸英修創辦的育英財團,而樸槿惠隨后任命崔太敏擔任該財團顧問。1986年,樸槿惠與妹妹樸槿令在育英財團的運營問題上產生摩擦,樸槿令向財團理事長樸槿惠舉報稱,擔任顧問的崔太敏“過度插手財團經營”,員工也因此舉行集體抗議。樸槿惠極力庇護崔太敏,但此時眾人并不能完全分清這種對抗是為了保護崔太敏還是反對妹妹樸槿令。1990年,樸槿令與弟弟樸志晚寫給時任總統盧泰愚的親筆信稱:“我們姐姐唯一的罪,就是被崔太敏徹底騙了。”
沒有了父母,與兄弟姐妹決裂,崔家成了樸槿惠的精神依靠。2006年5月20日,重新踏入政壇的樸槿惠在地方選舉日準備登臺演講時,遭到暴力襲擊,右臉被文具刀割傷,傷口長達11厘米,3小時的手術縫了60針。“刀片劃過臉頰和頸部,連按壓傷口的手指都陷入肉中。”她后來回憶說,“那是我重生的一天,也是我這輩子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樸槿惠在家養傷一星期期間,崔順實的姐姐崔順得一直陪伴著她。
此外崔順實的前夫鄭潤會也成為樸槿惠在政治上的親信和助手。2002年樸槿惠創建韓國未來聯合黨時,鄭潤會擔任秘書室室長,負責安排樸槿惠的日常工作行程。韓國KBS電視臺披露,1998年樸槿惠初入政界時,鄭潤會就以立法調查員的身份幫助樸槿惠做事。到了2007年,樸槿惠參加新國家黨總統候選人競選時,鄭潤會還曾帶領外圍組織幫助樸槿惠競選拉票。更夸張的是,2014年8月,日本《產經新聞》在文章《沉船當日樸槿惠不知去向,究竟與誰見面?》中爆料,稱樸槿惠在韓國“世越號沉船事故”發生當天與鄭潤會在一起,把兩人描述成情人關系。《產經新聞》駐首爾分社時任社長加藤達一度遭到起訴。當年11月底,韓國《世界日報》曝光青瓦臺公職紀綱秘書室的一份內部報告,表示鄭潤會定期與包括三名青瓦臺秘書等在內的10名樸槿惠親信會面,干涉國家事務。
至此,崔順實的政治版圖已經布局完善。樸槿惠當選總統之后,另有消息稱鄭潤會和崔順實曾推薦李萬在、鄭虎城、安奉根擔任秘書官,三人被稱作“門環三人幫”。鄭虎城后來坐到了青瓦臺第一秘書室秘書官的位置,安奉根成了第二秘書室秘書官。如今在此次丑聞曝光后,鄭虎城和安奉根均已被檢察機關傳喚,前者被認為正是將演講稿等政府文件轉交給崔順實審閱修改的關鍵人物,而后者則涉嫌協助“崔順實隨意出入青瓦臺”。
崔順實,交易與特權
10月31日下午3點,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辦公樓前,崔順實從一輛黑色EQUUS車上下來,等候多時的記者和韓國民眾頃刻間涌向她。原本用寬沿帽子和圍巾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崔順實被混亂的人群推搡,寬沿帽子掉落,露出一張驚慌失措的臉,她的一只普拉達鞋子也被擠掉了。“請全體國民原諒,對不起。”崔順實只對媒體說了這一句,便走進檢察廳。
10分鐘后,她被傳喚至中央地方檢察廳刑事八部檢察官韓雄的辦公室內,此時崔順實光著一只腳,精神接近崩潰。就在前一天,崔順實從此前躲藏的德國緊急返回韓國,出現在仁川國際機場,沒有受到任何阻攔迅速離開,此時她已經收到了逮捕令,但檢察廳并未在機場就采取行動。31日當晚,在接受4名檢察官的輪流詢問之后,崔順實被檢察機關以“否認所有指控”及“有銷毀證據和潛逃嫌疑”為由緊急逮捕。
目前韓國檢方主要針對的調查是崔順實是否參與了兩大財團事件,如果能在這兩大財團背后的實際操控者和青瓦臺之間建立聯系,那么無疑將成為樸槿惠政府政商勾結的一大鐵證,因此無論對于檢方還是媒體,都將財團視為整個事件的突破口。
今年7月26日,《朝鮮TV》報道青瓦臺首席經濟秘書安鐘范介入“Mir文化財團”共490億韓元的基金募集。隨后,《韓民族日報》揪住了崔氏掌控高層管理的人事權,披露“K體育財團”的幕后操縱者是崔順實。因此此次韓國中央地方檢察廳刑事八部決定全部調查向“Mir文化財團”和“K體育財團”捐款的53家企業,確認募捐774萬億韓元的經過。檢方認為是崔順實指使前青瓦臺政策調整首席秘書官安鐘范出面向全國經濟人聯合會(簡稱“全經聯”)施壓,迫使企業向兩家財團捐款,并將其中一部分捐款據為己有。
2015年2月24日,樸政府在青瓦臺舉行以活躍“文化體育”為目的的韓國大企業人午宴,出席午宴的有三星電子副董事長李在镕和現代汽車副董事長鄭義宣等財閥集團的“三世”們。樸槿惠曾當場表示,“希望企業家擴大文化藝術領域的投資和支持”。同年10月,“Mir文化財團”成立,以三星集團和現代汽車集團為首的16個大企業募集基金共490億韓元。緊接著2016年1月“K體育財團”成立,大企業等募集基金400億韓元。
這兩大文體財團都對外宣稱為發展文化體育事業而設,均在申請設立24小時內便迅速得到政府許可,并都通過青瓦臺的介入由全經聯主動募集資金。全經聯早在1968年樸正熙政府時期成立,當時樸正熙推薦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哲董事長擔任首任會長。
那一時期全經聯被認為一方面作為政府募集資金的便捷渠道積極支持政府的經濟開發,并以提供“秘密政治獻金”的方式協助政黨參政,另一方面代表財團利益,向政府傳達財團對政策的立場和意見。它被看作“政經勾結”的產物,以“協助政府”為掩護,公開獲得“國家政策助理”的身份。自其設立至今的55年間,始終與歷屆政府維持“密切的合作關系”。例如政府在調整稅法時,會制定具有傾斜性的企業集團保護策略使財團內的相關企業得到相當的利益,同時大企業總裁還擁有一些赦免特權。
10月28日,全經聯副會長李承哲在接受本輪檢方調查時翻供:“前首席秘書官安鐘范告訴我在捐款上多費費心,我認為這是向我指示企業出資捐款,因此就以大企業為對象展開募捐。”印證財團干政的證據已經初現端倪。
如今崔順實已經回國,她把自己的女兒鄭維羅一人留在了德國黑森州。如果說樸槿惠與崔順實在青瓦臺內的權力勾結還有待進一步確定,那女兒鄭維羅則在幾個月前就已經被拉到了聚光燈下。
1996年出生的鄭維羅是韓國馬術運動員,據悉,2013年為了讓鄭維羅入選韓國馬術國家隊,樸槿惠便曾將一名文化體育觀光部公務員降職以鋪平道路。2014年鄭維羅曾在亞洲運動會中獲得馬術比賽盛裝舞步賽團體金牌,她的目標是代表韓國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馬術比賽。
10月12日《韓民族日報》指出鄭維羅以“馬術特長生”資格被梨花女子大學錄取涉嫌招生黑幕,招致學生們的抗議游行。一直以來,被譽為“亞洲第一名門女校”的韓國梨花女子大學(簡稱“梨大”)被視作韓國女性教育傳統與精神的象征。除了總統樸槿惠,韓國歷史上的7位男性總統中,有6位總統的夫人畢業于梨大,所以梨大又被譽為“總統夫人的搖籃”。除了總統夫人外,韓國第一位女性國務總理韓明淑、現代集團會長玄貞恩、友利金融集團女董事長權叔嬌也都畢業于這里。
然而梨大本沒有馬術專業,師生質疑梨大為了鄭維羅特別修改招生簡章,2015年首次以“騎馬特長生”的方式招生。而且鄭維羅申請入學時,截止日期過后才向學校交出仁川亞運會獲金牌的文件,但校方仍給她加分,最終鄭維羅順利進入梨大就讀。此外,學生們不斷反映,自己每節課出席、按時交作業、參加分組討論與發言,但鄭維羅從沒來上過課,最后拿到的成績卻和自己相同。學校隨后做出的回應是,鄭維羅“另外補交了期末論文”。韓國媒體公開的鄭維羅論文中,不但錯字多,還寫了臟話;曾給過鄭維羅學術警告的指導老師卻被學校強制辭退。
最終在梨大師生長達近3個月的靜坐示威之后,校長崔京姬終于迫于壓力主動辭職,她也成為梨花女子大學130年歷史上首位任期未滿引咎辭職的校長。
在野黨議員和民眾紛紛質疑,梨大正是以鄭維羅入學為契機,幾乎得到了教育部新近出臺的所有財政資助項目,2016年教育部總共提出9個資助計劃,梨大是163所私立學校中唯一得到8個項目的學校。或許這正說明梨大和崔氏家族已經形成了一種互助共贏的關系,在崔順實女兒享受著學校的特權服務之時,梨大也在享受政府給予的照顧。
財團政治獻金之后,是教育機構與特權階層相勾結的丑聞。媒體拿過了接力棒,韓國JTBC電視臺隨后走訪了鄭維羅就讀的梨大等多地進行了取材。10月24日,樸槿惠在國會宣布要爭取在任期內完成修憲、允許總統連任的當晚,JTBC獨家爆料崔順實電腦內修改樸槿惠演講稿的事件,證據明晰,震驚全國。
在隨后檢察機關對崔順實極其周邊人員開設賬戶的8家銀行進行調查之時,三星公司立刻站出來表示自己雖然資金支援過崔順實的女兒,但是以馬術協會會長的身份進行的。三星電子社長樸商鎮2014年通過與韓華集團進行商業交易從對方那里獲得了馬術協會會長一職,并隨后向鄭維羅提供了30億韓元的資金。“雖然樸商鎮想通過馬術協會支持馬術國家隊,但協會系統不完善,所以直接支援了當時的國家隊隊員鄭維羅,30億韓元為購馬費。”三星公司如此解釋。
10月24日之前,雖然“崔順實事件”風聲很緊,但韓國KBS電視臺新聞經常輕輕帶過,忙著報道朝鮮問題與金正恩的動向。檢察機關也毫無動作,青瓦臺更是否認知情,消極回避,直至24日JTBC電視臺的獨家爆料。由此,媒體和公職機構的應對態度,與民眾的期待產生了巨大的落差。
也正因此,此后韓國舉國進行了接二連三的大規模游行,呼吁樸槿惠下臺。
其實無論大學生,乃至整個韓國,對“不干凈”的總統和隔三岔五的游行示威已經司空見慣,游行抗議似乎已經成為當代韓國人的一種習慣。總統貪污舞弊要游行,生活水平低要游行,甚至連不滿意熱播連續劇的結局,也要成群結隊舉著牌子到電視臺門口游行。
但此次最讓韓國民眾受到震撼的是,崔順實只是一個普通人。“以前的總統們也出過很多問題,但一般都是公務員或者總統自己營私舞弊。但這次不一樣,崔順實既沒有公職也不是總統的直系親屬,她不僅涉及財團腐敗,還有直接插手政策制定的嫌疑,而樸槿惠與崔家的關系已經維持了40多年。”參加游行的鄭秀萍如此表示。
其實韓國民眾的不滿并不僅僅從崔順實的單一事件爆發。
2015年4月“世越號”船難周年之際,遇難學生家屬與示威民眾就曾呼吁查明船難時救援緩慢和企圖掩蓋真相的相關責任,當時要求樸槿惠下臺的呼聲仍是星星點點,不成氣候。7個月后,歷經政府強推勞動改革與國編歷史教科書,先后有8萬民眾上街抗議,警方動用高壓水槍和催淚瓦斯驅散群眾,68歲的示威農民白南基遭高壓水槍擊中而昏迷。白南基在今年9月底死亡,在這段時間,民怨已逐步升溫,但政府似乎并沒有完全察覺到。
如今丑聞爆出,樸槿惠的執政能力受到質疑。小到活動場所的著裝顏色、會議上首先議論的文件,大到對朝政策、薩德問題的處理,眾人認為都有可能受到崔順實或他人的影響或操縱。
眼下正值2017年總統大選前的熱身階段,沒人愿意錯過樸槿惠政治丑聞給其他政治力量制造的機會。在野黨絕不可能輕易放過打擊樸槿惠及新國家黨的機會,而在新國家黨內部,其他被打壓的派系也在趁此反擊樸槿惠系。甚至在樸槿惠系內部,有些人長期忠誠卻發現樸槿惠并不信任自己,干脆借機撇清關系,以保護自己的政治生命。
11月12日,還會有更大規模的游行,樸槿惠政府還將面臨更大的輿論和政治壓力。然而在韓國政治丑聞的冰山之下,還有更多謎團未解。
韓國歷史上的首位女總統樸槿惠
2015年11月14日,韓國首爾爆發7萬人參與的反政府示威,表達對樸槿惠勞工政策和教科書選用問題的不滿。警察用催淚彈和水炮驅逐抗議者
2014年4月29日,韓國民眾聚集在一起為“4·16世越號沉船事件”的遇難者祈禱
被譽為“亞洲第一名門女校”的韓國梨花女子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