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一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0--01
縱觀美國的黑人文學發展史,在文學的發展中主要出現了三次文學的繁榮,主要經歷了從對黑人文化身份的描述到對社會歧視的抗議、從對黑人文化身份的激進對黑人文化身份的內省、從對黑人文化身份與民族性的倡導到引發人類共同關注黑人文化身份這一問題等階段,使得黑人文學中的文化身份逐步走向成熟階段。
一、美國黑人的文化身份認同
1.1黑人文化身份認同危機
杜波依斯曾經說過:“在美國社會中的“每個黑人都能感到他自己作為一個美國人與黑人的二重性——每個黑人都有兩個靈魂、兩種思維、兩種難以調和的競爭和在一個黑色軀體內的兩種思想的斗爭”。的確如此,當黑人被美國的白人擄掠到美國成為奴隸來為美國人提供廉價的勞動力時,他們就與自己本土的文化所隔離,進而生活在白人占據整個社會優勢的國家中,因此此時的黑人是被白人所歧視的,那么白人的文化相比于黑人來講自然而然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在黑人文化與白人文化之間的摩擦與碰撞中,黑人文化被白人文化所同化是在所難免的,再加上黑人為了生存就不得不了解與吸收大量的白人文化,那么黑人文化身份的危機也就在所難免。
1.2黑人文化身份意識探索
針對這一歷史現實的問題,就成為記錄美國黑人文學的主要內容,美國黑人作家在書寫的過程中進行不斷地思考與摸索,試圖找出一條促使黑人走向自由與獨立的道路,并且對在此期間許多黑人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迷茫與困惑進行解釋,并且試圖對主流文化進行抵抗,從而為黑人文化尋求出一個發展與立足的空間。對于美國黑人文學來講,最重要的就是黑人與白人之間的那種文化相互互動的關系,進而對黑人民族文化進行詳細闡述以及對黑人是如何在白人的主流文化中進行生存進行了詳細而又深刻的描述,雖然在黑人文學發展的過程當中,他們對自身的文化身份產生過困惑與迷茫以至于使得黑人文化面臨巨大的危機,但是他們共同努力追求自由、獨立與獨立文化身份的愿望與目標一直沒有改變,進而使得黑人文化身份在黑人文學中得到了成熟的發展,使得黑人文化身份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二、民族文化身份意識的發展特點
2.1民族文化身份意識的初顯階段
在內戰之前,黑人文學主要以口頭的形式流傳于美國之中,主要通過圣歌、民歌、世俗歌等一些黑人奴隸歌曲來表達黑人的強烈情感,進而表達了他們那種備受壓迫、被人歧視以及背井離鄉的痛苦與無奈。黑人女詩人費麗思·惠特利(PhillisWheatley Peters)是現今被公認的第一位出現作品的美國詩人,她的作品《關于各種主題、教徒和道德的詩集》在1773年被正式出版,她的詩歌多對新古典主義和宗教精神進行闡述和體現,在19世紀以后美國黑人出版的作品逐漸增多,其中大多的詩歌和自述體小說都表現了此時此刻黑人的無知以及對文學與知識的渴望。其中最著名的作者是道格拉斯,以其為首的眾多黑人們大多數都通過對黑人所受苦難的揭露以及黑人所遭遇的痛苦歷程進行了詳細的表述,以此來表達出黑人對求知以及追求自由的渴望。
2.2民族文化身份意識的覺醒階段
黑人民族文化身份意識的覺醒主要始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哈萊姆文藝復興運動(Harlem Renaissance)的出現是黑人對自身民族文化意識的主要表現,哈萊姆文藝復興運動主要對黑人的文化以及種族的膚色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張揚,倡導了通過美國黑人文學來樹立與加深黑人文化的意識,從而對黑人勇于追求自由、不斷奮斗的精神進行了歌頌,進而改變了長期以來黑人受人歧視的不好形象。在此期間,黑人表現出強烈的文化身份意識,這是因為他們擁有者共同的文化背景與傳統,并且正在經歷著共同的命運與經歷。在文藝復興期間,以休斯(Langston Hughes)、佐拉· 尼爾· 赫斯頓(Zora Neale Hurston)等為首的一批知識分子充分地汲取了黑人傳統生活、文化習俗與民族精神的營養,以創作藝術作品的方式對黑人的傳統文化進行了廣泛的弘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黑人的民族自尊心。
2.3民族文化身份意識的深化階段
黑人民族文化身份意識的深化階段主要開始與20世紀50—60年代,在此期間,非洲的眾多國家開始紛紛地獨立,使得大部分的黑人都獲得了自由與民族的獨立,進而使得黑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大大增加,除此之外,黑人藝術運用的出現更為加深黑人民族文化身份意識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自此之后,使得黑人的文化身份被大眾所關注,同時也實現了黑人文化身份意識的真正獨立。
結語:
本文對美國黑人文化作品中的文化身份從弱轉到強的過程進行詳細的解釋,并且發掘出美國黑人文化身份的意識與黑人文學的發展是如何進行相互促進的,這對于豐富與促進美國的文化發展以及發揚黑人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岳瑩.杜波依斯“雙重意識”對美國黑人文化身份的建構[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4,(4):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