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酒泉古塔概況及價值述略

2016-11-23 10:08:06楊永生酒泉市文物管理局甘肅酒泉735000
絲綢之路 2016年14期

楊永生(酒泉市文物管理局,甘肅 酒泉 735000)

酒泉古塔概況及價值述略

楊永生
(酒泉市文物管理局,甘肅 酒泉 735000)

[摘要]酒泉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軍事、經濟和文化重鎮,包括古塔在內的文化遺產數量眾多,歷史、藝術和學術價值較高。本文梳理酒泉古塔遺存情況,闡述其歷史文化和科學藝術價值,是酒泉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題中之意。

[關鍵詞]酒泉古塔;建筑藝術;佛教文化;文化遺產

中國古塔是中國建筑匠師將我國傳統的亭臺樓閣式建筑范式與印度覆缽式古塔建筑風格相互融合,推陳出新,創造出來的獨具特色的中國式塔。經過2000多年的歷史演變,中國古塔形式千姿百態,建筑功能豐富多彩,建筑風格精美酣暢,是中國建筑藝術和傳統文化的生動實踐與表達。酒泉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門戶和文化重鎮,是佛教文化東漸西進的第一站,理所當然成為中國古塔建筑藝術的生發地之一。本文結合文獻資料和古塔遺存建筑實體,全面梳理酒泉古塔的存佚概況,進而詮釋酒泉古塔的歷史文化價值。

一、酒泉古塔概況

酒泉境內包括古塔在內的文化遺產數量眾多,歷史、藝術和學術價值較高。通過酒泉歷次文物考古和普查以及文獻記錄,酒泉歷史上曾建造、雕造各類古塔46座。

酒泉北涼石塔11座:酒泉石佛寺北涼石塔6座,即馬德惠石塔、高善穆石塔、白雙苴石塔、程段兒石塔、田弘石塔、北涼無紀年殘塔;敦煌北涼石塔5座,即沙山石塔、三危山王□堅石塔、岷州廟石塔、□吉德石塔、索阿俊石塔。

北涼木塔1座:敦煌三危山木塔。

酒泉北魏石塔2座:曹天護北魏石塔,敦煌北魏方石塔。

北朝時期古塔3座:敦煌旱峽溝南口佛塔,瓜州崇教寺育王塔,沙州大乘寺塔。

隋唐時期古塔3座:瓜州長沙嶺土塔,瓜州小灣農場土塔,瓜州常樂舍利塔。

五代宋西夏元時期古塔15座:敦煌成城灣華塔,敦煌老君堂土塔,瓜州東巴兔塔爾灣塔,莫高窟天王堂土塔,莫高窟老君堂慈氏塔,莫高窟宕泉河東岸塔群,莫高窟天禧塔,莫高窟第285窟西夏塔,東千佛洞土塔,瓜州口五個塔,鎖陽城塔爾寺塔群,榆林窟泥梵塔與塔群,敦煌三危山坡頂土塔,敦煌三危山北坡塔,瓜州雙墩子土塔。

明清時期古塔9座:肅州吉祥寺塔,肅州彌陀寺塔,金塔縣塔院寺金塔,玉門塔爾灣塔,玉門赤金紅山寺白塔,金塔小叉廟塔,玉門天津衛塔,敦煌千佛洞千相塔,敦煌白馬塔。

民國時期古塔2座:敦煌三危山觀音井塔,敦煌王圓箓墓塔。

酒泉歷史上建造、雕造的這些古塔,從造塔材料看,有石塔、土塔、木塔和土木混合材料塔等,石塔如北涼石塔、北魏石塔;土塔占了酒泉古塔的絕大多數;土木混合材料塔如莫高窟老君堂慈氏塔、榆林窟泥梵塔與塔群、玉門赤金紅山寺白塔等。從構造形態看,有覆缽式、亭閣式、石造像式、組合式、華塔等。從建筑風格看,有早期從印度或西域初傳而來的窣堵波塔,也有與中國亭閣、重樓相結合的傳統塔,還有藏傳佛教興起后逐漸繁榮的喇嘛塔。從用途和性質看,又分為佛教塔和道士塔,道士塔如金塔小叉廟塔、敦煌王圓箓墓塔等。據《甘肅古塔研究》一書數據顯示,全省共建造各類古塔165座,其中酒泉46座,占全省古塔總數的28%。酒泉古塔是研究藏傳佛教以及東西方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發展的重要實物資料。

二、酒泉古塔價值述略

(一)東西方佛教文化傳播、交融、創新、發展的歷史載體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代印度,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佛號釋迦牟尼,約前56至前486年)。佛教的傳播大約從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時代達到極盛,并從印度向周邊地區開始傳播。佛教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學術界至今仍有分歧,一般認同公元前后佛教傳入中國說。敦煌、酒泉是從西域進入中原地區的門戶,也是佛教進入中國本土的第一站。嚴耕望先生認為:“敦煌為漢代以來舊疆最西之郡,佛教東傳,此為首站,故佛教傳揚,亦當最早。”①簡牘學專家張德芳在《懸泉漢簡中的“浮屠簡”略考——兼論佛教傳入敦煌的時間》一文認為:“根據懸泉浮屠簡的記載,早在公元1世紀下半葉,佛教就已傳入敦煌,而且一開始就流行在民間。它比竺法護在敦煌譯經的時間早200年,比樂僔在莫高窟開鑿洞窟的時間早300年。”②佛教傳播主要依靠三種介質:佛寺、佛像和佛經。“中國佛寺首先有記錄的是東漢明帝洛陽寺,早已不存。以后各代,除中唐五臺山南禪寺大殿(782年)和晚唐佛光寺東大殿(857年)兩座孤立的中小型佛殿外,比較能夠反映佛教群體布局的要晚到宋遼以后了,明清才保留了更多實例。”③佛教之始就有造像活動,學術界一般把“優填王造像”視作最早的佛教造像。我國現存最早的佛像約屬于2世紀初,如重慶三峽博物館藏豐都縣槽坊溝出土的東漢延光四年(125)搖錢樹座上的禪定佛像。④建筑寺院,人造佛像,修建佛塔,營造宗教氛圍,是勸人對佛崇拜、傳播佛教的有效方式與途徑。到東晉時期,有中國特色的佛教開始形成并快速發展,佛教藝術應運而生。這一時期的佛教藝術大興佛法、遵循佛教經典,或模仿西域佛教人物或古印度人物形象繪制,在佛教石造像塔上體現出多樣化的藝術特征。在目前全國已知出土的14座北涼石塔中,出土于酒泉、敦煌地區的就達11座,便是最有效的歷史佐證。

據《太平御覽·沮渠茂虔傳》記載:“初(沮渠)茂虔為酒泉太守,起浮屠于中街,有石像在焉。”《法苑珠林》卷14《集神州三寶感通靈》記載:“北涼王蒙遜為母造丈六石像在于山寺。”從上述記載和酒泉境內出土的石塔來看,北涼時期大規模建造佛塔與石像,與北涼統治者奉行“索奉大法,志在弘通”有很大關系,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在統治區域內崇尚推廣佛教,用佛教思想維護和實現自己的封建統治。

北涼石塔多造于426~436年,是當地佛教藝術的一種題材。北涼石塔所刻經文長短不一,但都以“十二因緣”經文為主。十二因緣是三世論(過去、現在、未來)的理論基礎,是釋迦牟尼在分析人的苦難及其原因時提出的解說。即整個人生現象是由十二個環節構成的流轉過程,這十二個環節涉及過去、現在和未來。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中都有佛來教化眾生,這就是三世諸佛。北涼石塔所雕刻的佛和菩薩表現的就是三世諸佛形象,七佛分別代表過去和現在,菩薩是彌勒菩薩,是未來世界的佛。北涼石塔是佛教與中國文化相互融合、共存與發展的見證。部分石塔上刻有八卦符號,表明早期佛教是依附和借助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傳播的。石塔發愿文的主要內容是為君王、父母、師長祈福發愿,說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倫理道德和宗法思想對佛教具有一定影響,這也構成了中國佛教的一個重要特點。⑤

北涼屬十六國之一。十六國是東晉時期北方十六個割據政權的總稱。先后建立前趙、成漢、前涼、后趙、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梁、南涼、南燕、西涼、北涼、夏、北燕等割據政權。十六國時期(304~439),酒泉、敦煌經歷了前涼(313~376)、前秦(351~394)、后涼(386~403)、西涼(400~422)、北涼(397~442)五個朝代,439年北魏統一酒泉,442年北魏統一敦煌。

十六國時期,酒泉乃至河西地區興盛的佛教藝術,遺留下了大量文獻資料和歷史遺跡。《魏書·釋老志》云:“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舊式村塢相屬,多有塔寺。”S.6537背面有社會文書數件,其中《十五人結社約》記載:“敦煌勝境,憑三寶以為基;風化人倫,借明賢而共佐。君臣道洽,四海來賓。五谷豐登,堅牢之本。人民安泰,恩義大行。家家不失于尊卑,坊巷禮傳于孝宜。”S.4359詩曰:“莫欺沙州是小處,若論佛法出彼所。”⑥說明了敦煌地區佛教興盛的景況。著名考古學家宿白先生通過對河西地區的佛教石窟、北涼石塔的系統考察,提出了有名的佛教“涼州模式”特征。

自前秦建元二年(366)始,敦煌廣大地區的石窟寺開鑿不衰,持續經歷10多個朝代1000多年。至此,敦煌、酒泉地區的古寺廟宇競相建成,佛塔佛龕四處林立,石窟造像壁畫營建不衰,僧人如云,香火興旺,敦煌的佛教地位逐漸上升。敦煌地區現存石窟洞窟853個,其中有壁畫、彩塑的578個,共有壁畫約5.2萬平方米,彩塑2400多尊。北魏時期,國家帶動全民信仰佛教,當時抄經已經成為官方事業,如敦煌鎮設立了官經生,專門抄寫佛經。⑦莫高窟藏經洞內發現的近6萬件經卷、文書、織繡和畫像等古代文物,有90%以上是佛教經典,其中現存北魏永平四年到延昌三年(511~514)抄寫的殘卷有十余號。建于莫高窟第143、161窟等正上方崖頂的瓜州崇教寺舍利塔,雖經盛唐晚期、宋初兩次劫難,仍完好保存了137粒舍利,在敦煌遺書S.1438《獻舍利表》中有記載:“沙州寺舍利骨一百卅七粒,并金棺銀槨盛全。”⑧酒泉地區遺存了北朝時期的敦煌旱峽溝南口佛塔;五代宋西夏元時期的敦煌成城灣華塔、敦煌老君堂土塔、莫高窟天王堂土塔、莫高窟老君堂慈氏塔、莫高窟宕泉河東岸塔群、莫高窟第285窟西夏塔、東千佛洞土塔、鎖陽城塔爾寺塔、榆林窟泥梵塔與塔群、敦煌三危山坡頂土塔、敦煌三危山北坡塔等。這些佛教石窟、古塔佛龕和佛教經卷遺書,毋庸置疑地證明了敦煌莫高窟是當時雄視一方的佛教圣地。

1959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在維修莫高窟宕泉河東岸塔群部分古塔時,發現三部西夏文佛經,一件為西夏文刻本《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共101面(面5行,行12字),卷首佛面說法圖(2面),經后發愿文5面,有校經題款;另兩件均為圖解本《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件首尾完好,為海內孤本,一件殘存20面。⑨證明塔群屬于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研究莫高窟佛教發展史、佛教藝術史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西夏建國189年,統轄酒泉191年,還定佛教為國教,但西夏文化與民俗被蒙古人消滅殆盡。從塔群中出土的這些西夏文佛經,成為研究西夏歷史和西夏佛教文化的珍貴資料,也是酒泉古塔對西夏學研究做出的歷史性貢獻。

金塔縣塔院寺金塔、玉門天津衛塔、敦煌白馬塔等古塔,造型穩固,保存完好,風格獨特,線條流暢優美,是河西地區藏傳佛塔中的代表之作,見證了酒泉地區佛教文化從興盛到衰敗的歷史過程。

(二)中國道教文化在河西地區生長與傳播的重要佐證

道教是產生于中國本土的重要宗教,儒、釋、道共同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道教龍門派,是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它承襲全真教法,處于道教衰落的明清時代。尊全真七子之一的邱處機為祖師,尊邱處機弟子趙道堅為創派宗師。自清初王常月先后在北京白云觀,以及南京、杭州、湖州、武當山等地傳戒收徒后,龍門派以江、浙為中心取得較快發展,遍及全國許多省區,尤以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幾朝為最盛。其間支派繁衍,不少支系更流傳至近現代。因此,龍門派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最昌盛的道教派別,幾乎成為全真道的代表,其盛況與佛教禪宗五家中的臨濟宗相類似。故世有“臨濟、龍門半天下”之說。⑩

酒泉歷史上道教傳播的時間、路徑、宗派以及地域等,是地域歷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課題。史料記載,道教在東漢末年傳入酒泉。十六國時期,酒泉地區經濟文化繁榮發展,道教應時廣泛傳播。在敦煌漢簡、敦煌壁畫、丁家閘5號壁畫墓、敦煌遺書等,發現大量的西王母、東王公、“四神”像、飛天羽人、天馬等代表道教思想文化的圖像與文字記載。道教的發展,在肅州區有玉皇閣、藥王宮、三義殿、五圣宮、關帝廟、火神廟等道觀,敦煌有西云觀、月牙泉、王母宮、老君廟、火神廟等道觀,玉門市有老君廟、東岳廟、祭公臺、玉皇閣等道觀,瓜州縣有藥王廟、狐仙廟、橋灣永寧寺、榆林窟、東千佛洞等道觀。道觀成為道教發展的重要歷史載體。

從金塔小叉廟塔采集到的題記磚文字:“仙翁派來全字通真號來祝/皇清羽恩師陳真人之仙游/陜西省同州府學門徒王連城復城,姓名趙復明立。”首行11字揭示塔主身份方面的四點信息:一是他屬道教“仙翁派”,二是名為“來全”,三是字為“通真”,四是號為“來祝”。中行11字稍大,表明塔主亡故,同時也揭示塔的三點重要信息:一是為清代人,二是姓陳,三是他是一位高道故稱“真人”。由這兩行可知塔主為清代仙翁派道士,姓名為陳來全,字通真,號為來祝。第三行20字略小,表明與這位道士有關系的兩個人:一是王連城(法名復城),二是趙復明,均為其徒。?據此,可斷定該塔為清初全真道龍門派第13代傳人道士陳來全真人的墓塔。該塔成為研究道教全真龍門派在河西地區尤其是酒泉一帶傳播發展的重要資料。

在敦煌王圓箓墓塔碑銘《太清宮大方丈道會司王師法真墓志》載:“夫吾師姓王氏,名圓箓,湖北麻城縣人也……至酒泉,以盛道人道行高潔,稽首受戒,孽孽修煉……見千佛之古洞……此光緒廿五年五月廿五日事也……觀其改建三層樓、古漢橋,以及補葺大小佛洞,積卅余年之功果,費廿多萬之募資,佛像于焉莊嚴,洞宇于焉燦爛。”王圓箓,又作王元祿,為全真道龍門派第19代傳人,屬“圓”字輩。

長期以來,學術界關于酒泉地區尤其是敦煌全真龍門派的源流存在爭議,以前僅知酒泉地區最早有“永”、“圓”、“明”、“至”、“信”、“崇”、“高”等字輩的龍門派傳人,發現敦煌藏經洞的王圓箓僅是龍門派第19代傳人。從金塔小叉廟塔采集的歷史信息研究證明,該塔墓主陳來全是全真道龍門派第13代傳人,這從時空、流派和地域上大大豐富了龍門派在酒泉的傳播與發展。說明道教曾是酒泉重要的宗教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大道至簡”、“得道成仙”等道家思想,曾長久地教化與浸染了酒泉民眾。

(三)研究中國古典建筑藝術尤其是古塔建筑藝術范式的活化母本

佛塔作為佛教文化和建筑藝術的一枝瑰寶,正是隨著佛教的傳播經由古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并在中國生根發芽、吸納融合、創新發展。中國建筑中的塔“卻是一個在中國原有基礎上,結合外來因素,適合存在條件而創造出來的民族形式建筑的最卓越實例”。?“中國古塔審美文化具有神秘性、世俗性和美觀性等主要特征。”?

專家學者對酒泉、敦煌先后出土的北涼石塔研究表明,酒泉北涼石塔很可能與當時流行的印度窣堵波土塔的形狀相近,它們“在建筑史上提供了經幢和佛塔的原始樣式”。?這些石塔所體現的從印度、犍陀羅的覆缽式塔向中國的樓閣(亭閣)式塔演變的過渡特征,?說明酒泉北涼石塔在中國早期建筑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與影響。

酒泉曹天護北魏石塔和敦煌北魏方石塔,與敦煌、云岡、龍門等北魏時期的支提窟中的四面方塔及造像特征均相似。“己卯歲”即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此塔紀年準確,雕造精美,真實地再現了中國早期樓閣式佛塔的構筑特征,為研究漢魏時期樓閣建筑提供了重要參考,堪稱北魏乃至北朝時期中國北方代表性方形樓閣式石造像塔。

敦煌成城灣華塔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華塔,以砌筑加泥塑的手法,奇特而美艷的造型,反映了華嚴宗所信仰的“蓮花藏世界”,而且外形渾厚樸實,所有泥塑的細部極其精美細致,蓮瓣安排均勻得當,為精心設計的佛教藝術珍品(參考曹昌智編:《中國建筑藝術全集》卷12之“佛教建筑(一)”,中華書局2000年版)。

蕭默先生研究莫高窟老君堂慈氏塔認為:“慈氏塔木構八角單檐,精巧玲瓏,外形如亭。作為木塔,它可能比一般認為國內最早的應縣木塔還要早;若作為亭子,則是最早的實物。”?山西省應縣木塔是建于遼清寧二年(1056)的純木構佛塔,通高65.83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可登臨的高層木塔。甘肅省環縣木塔建于北宋慶歷三年(1043),通高22米,應是甘肅保存完好、年代較早的木塔。?環縣木塔比應縣木塔早了13年。史料記載,隋仁壽元年至三年(601~603),隋文帝楊堅在全國分三批建造了113座統一式樣的木塔供養佛舍利,其中甘肅建造5座,瓜州崇教寺木塔(即瓜州崇教寺育王塔)便是其中之一。?瓜州崇教寺木塔雖已不存,但說明酒泉建造木塔的歷史較早;從保存下來的莫高窟老君堂慈氏塔,證明酒泉木塔應是全省乃至全國較早的木塔之一。

敦煌市三危山觀音井塔形制較為奇特,兼具藏傳覆缽塔與圓形亭閣塔相結合的藝術特征,在河西地區較為少見。玉門天津衛塔,造型簡約,輪廓秀美,為河西地區清代晚期土塔中的代表作。

(四)詮釋酒泉地方歷史變遷和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的寶貴遺產

酒泉境內的古塔,13座北涼石塔和北魏石塔,屬于國家一級珍貴文物;屬于世界文化遺產古塔1座(鎖陽城塔爾寺塔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座(東千佛洞土塔、榆林窟泥梵塔與塔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座(金塔縣塔院寺金塔、敦煌白馬塔),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座(瓜州常樂舍利塔、敦煌成城灣華塔、玉門天津衛塔),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座,未定文物保護單位級別及消失塔21座。這些古塔既是千百年來酒泉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見證,又是酒泉祖先們勞動智慧的結晶。位于酒泉鼓樓西北隅的肅州吉祥寺塔和東南隅的肅州彌陀寺塔,雖說古塔與寺院均已不存,但因古塔古寺的歷史變遷使地方志書記錄了與古塔有關的重要歷史信息。

清黃文煒《重修肅州新志》記載:“吉祥寺,在肅城鼓樓西,俗名大寺。寺后有白塔高聳,相傳建于漢武時,蓋最古剎也。景泰七年繼修。正統五年,太監劉永誠請于朝,敕賜額曰吉祥寺。順治初,回民上淪太、丁國棟叛亂,寺毀。總督孟公喬芳,遣副總戎齊升平之。九年,天城游擊郭良材重修,都司白銳有碑記其事。康熙五十九年,衛守備、廣陵曹錫鉞并住持僧妙德募化,又修之。寺有常住田八十四畝,坐落黃草壩三百戶溝。”?據此,白塔建于明景泰七年(1456)。1927年,地震中塔頂塌落。1964年,因傾斜過甚拆除,佛龕內出宋、元、明、清各代銅佛和模制膠泥小佛像多件。

明李應魁《肅鎮華夷志》記載:“彌陀寺,城中南街,俗呼為姑姑寺,又曰尼僧寺。又曰臥佛寺。天順間修建,嘉靖間被焚二次,嘉靖二十八年被火災,尼僧死者一十一人,僅存一人,殿舍盡煨。三十六年,商人襄陵喬耀等施財愿修。時居士雷尚德、李春等共助成事,修理漸完。后有浮屠一座,俗稱以為紅水河。恐侵城焉。”?《重修肅州新志》記載:“彌陀寺,俗呼為姑姑寺,又名僧尼寺,又名臥佛寺。天順年建,嘉靖火焚二次,尼僧焚死者十一人,殿舍煨盡。嘉靖三十六年,商人襄陵喬耀等施財,居士雷尚德、李春等助成。寺后有浮屠一座,俗稱以為恐洪水河水漲淹城,故建以鎮之。順治初,毀于回變。十二年,鎮守副將麻引揚等重修。康熙十六年、六十一年再葺。”?“文化大革命”時期寺毀。塔原已傾圮,于1954年拆除。

正因為吉祥寺塔、彌陀寺塔的屢次損毀與重修,地方志書零星記述了肅州城當時的歷史變遷故事,成為酒泉地方史發展篇章中的“歷史補丁”。

金塔縣塔院寺金塔是著名的“肅州八景”之一“金塔靈虛”。明代戴弁在《寶塔凌云》一詩中這樣描述金塔:“不省何年締構功,一峰突兀白云中。高臨北極天光迥,低壓南山氣勢雄。風送鈴聲來碧落,雨收虹影入晴空。安能平地丹梯上,盡日徘徊興莫窮。”?民國時期金塔縣長李士璋賦詩《金塔凌云》:“塔勢巍然若建瓴,晴云一抹接遙青。夕陽映作擎天柱,碧落高撐注月瓶。幾度題名來雁字,何人寫罷換鵝經。蕭間古寺行蹤少,細聽松風響鐸鈴。”?共同贊頌了歷史上金塔巍峨擎天的氣勢。

據史料記載,敦煌白馬塔與大德高僧鳩摩羅什東歸傳經有關。前秦建元十八年(382)九月,皇帝苻堅令驍騎將軍呂光和陵江將軍姜飛,率7萬軍馬西伐龜茲,并囑咐:“朕聞西國有鳩摩羅什,深解法相,為后學之宗,朕甚思之。賢哲者國之大寶,若克龜茲,即馳驛送什。”呂光等于384年攻破龜茲,并征服西域30余國后,即請高僧鳩摩羅什東歸傳經。當行至敦煌時,鳩摩羅什所乘白馬病死,當地佛教徒葬馬并修塔以紀念,取名“白馬塔”。?對鳩摩羅什東歸傳教至敦煌,史料還記載了一個動人的故事:鳩摩羅什隨呂光從龜茲行至敦煌停留歇息,羅什所乘白馬突然染病不起。一日晚,白馬托夢給鳩摩羅什言:“我本是上界天騮龍駒,受佛主之命,馱你東去傳播佛教。入關之前道路險阻,風沙迷漫,方向難辨,由白馬伴你而行。再前行便是陽關大道,敦煌是我超脫生死之地,我將不再伴你而行,望你前途鄭重。”鳩摩羅什聽罷苦苦哀求:“傳佛乃是佛祖大事,切不可半途而廢,功敗垂成。”白馬又言:“前邊不遠處便是葫蘆谷,那里有你的新乘騎,將伴你東去。”言畢,白馬化作一片彩霞。鳩摩羅什驚醒,侍者來報:“白馬已逝。”鳩摩羅什悲痛于心,花費重金修建了敦煌白馬塔。由此可見,白馬塔生動記載了敦煌的歷史和佛教傳播故事。

酒泉古塔還以影像資料形式,真實再現了自身發展的歷史滄桑,映證了地方社會生活的變遷。《敦煌舊影:晚清民國老照片》一書,以“莫高窟的塔”為篇章,選錄了1914年俄國奧登堡隊拍攝的“莫高窟前的舍利塔”、“莫高窟大泉河東岸舍利塔”、“大泉河東岸佛塔群”、“大泉河東岸方塔、小舍利塔”、“莫高窟南區北端窟頂天王塔”、“大泉河畔成城灣華塔及城堡”等12組老照片;收錄了1907年斯坦因拍攝的“鎖陽城東部的廢寺和佛塔遺跡”、“鎖陽城東部的主塔遺跡”等11組老照片。?敦煌學家樊錦詩說:“這些老照片成為我們進行科學保護、敦煌學研究、考古調查的珍貴檔案資料。”“這些老照片給人以感悟和啟發:不忘歷史,關愛敦煌,讓莫高窟的未來更加美好!”?

綜上所述,酒泉古塔關涉中西方文化交流、民族宗教、風俗信仰、建筑和雕塑藝術,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和學術研究價值,是酒泉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寶貴資源。

[注釋]

①嚴耕望:《魏晉南北朝佛教地理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年版,第87頁。

②鄭炳林主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2008年度理事會議暨“敦煌漢藏佛教藝術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三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6頁。

③蕭默:《敦煌石窟中的佛寺》,載鄭炳林主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2008年度理事會議暨“敦煌漢藏佛教藝術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三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頁。

④⑥王惠民:《敦煌佛教與石窟營建》,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7頁、第28頁、引言第6頁。

⑤國家博物館編:《中華文明——〈古代中國陳列〉文物精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461頁。

⑦林世田、楊學勇、劉波:《敦煌佛典的流通與改造》,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28頁。

⑧趙建平:《敦煌隋代舍利塔始末》,《敦煌學輯刊》,2009年第2期,第121~124頁。

⑨劉玉權:《本所藏圖解本西夏文〈觀音經〉版畫初探》,《敦煌研究》,1985年第3期。

⑩清·陳教友:《長春道教源流》卷6,《藏外道書》第31冊,巴蜀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頁。

?王科社:《金塔縣小叉廟塔有關問題探析》,《絲綢之路》,2014年第10期。

?梁思成:《敦煌壁畫中所見的中國古代建筑》,《文物參考資料》,1951年第5期。

?戴孝軍博士論文:《中國古塔及其審美文化特征》,山東大學,2014年5月30日。

?史巖:《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遺跡》,《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第7期。

?殷光明:《北涼石塔研究》,臺灣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0年6月。

?蕭默:《敦煌建筑研究·莫高窟附近的兩座宋塔》,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尚德琪、文璟:《環縣塔:一塊磚揭開身世之謎》,《甘肅日報》,2015年2月3日第10版。

?甘肅省文物局編著:《甘肅古塔研究》,科學出版社2014版年,第12~13頁。

??清·黃文煒撰,吳生貴、王世雄等校注:《重修肅州新志校注》,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106頁、第105頁。

?明·李應魁撰,高啟安、邰惠莉點校:《肅鎮華夷志》,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頁.

??梁世林、陶玉樂編著:《金塔文物志》,金塔文物志編委會,2009年版,第109頁、第96頁。

?酒泉市旅游局編:《飛天故鄉——酒泉導游》,中國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頁。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舊影:晚清民國老照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92~101頁、第1頁。

[中圖分類號]K87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6)14-0044-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www精品久久|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国产91小视频|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日韩av在线直播|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丁香婷婷激情网| 伊人久久影视|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网|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一在线视频| 91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精品19p| 中文字幕色站|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在线色国产|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一级黄色欧美| 青青草欧美| 亚洲青涩在线|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伊人久综合| 久久九九热视频| 精品久久蜜桃| 色天天综合| 色综合五月|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美女国产在线|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福利一区在线| 国产毛片不卡|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日韩aV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午夜啪啪福利| 在线99视频|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在线国产欧美|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嫩草国产在线|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白浆在线|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四虎AV麻豆|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免费亚洲成人|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