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昂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領域不斷擴大,地方性本科院校體制建設不斷加快,很多地方高等院校面臨著轉為應用技術大學,新型高等教育類型。隨著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改變,應用技術大學體育教學也面臨著改革。在高校轉型初期,很多應用技術型高校思想管理比較落后,教學模式缺乏新意,對課程資源開發不夠深入等,課程目標、模式、資源及師資等深入研究是職業實用體育教學改革面臨的首要問題。
[關鍵詞]高校轉型;應用技術;體育教學改革
眾所周知,為我國社會建設培養更多人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近年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進行一系列改革,成果顯著。但在實際教學中,受傳統教材內容制約,對教學理念與課程設置的影響還比較大。現階段,我國積極倡導推進素質教育,體育教學也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深化改革力度,加快高校體育改革進程,實現體育強國發展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教學理念落后
目前國內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地位與認知度較低,得不到社會的認可與接納,地方性本科院校學生很多都是因為分數較低而做的選擇,而轉型后的地方本科院校卻是專升本后轉型為職業類院校,地位與影響降低,因此心理落差與情緒在所難免。同時轉型中,調整利益格局過程中影響到某些高校與個人的利益,究其原因則是因為高校老師沒有及時調整自身思想觀念,沒有充分認識到地方性本科院校轉型,不但可以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也是實現經濟強國目標的選擇。
(二)課程設置不科學
體育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在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學中比較常見,在中學體育課程中也比較普遍,體育教學并未實現提高學生體育技能、強身健體的功能,而是作為測試項目進行考核評定,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體育的壓力。受這種傳統的教學體制的約束,很多學生對體育測試與身體素質缺乏重視,只要能達標就行。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本該在獲得體育技能,增強體質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但受應試教育影響,體育課程為學生帶上了無形的枷鎖。
(三)體育教學方法落后
地方性本科院校體育教育中,傳統課程教學內容比較單一,教學方式落后等問題比較常見,甚至有的院校,體育課已成為自由活動的代名詞,教學效果無從談起,這種現象嚴重影響到體育競技精神的傳承與文化的發展。長期受傳統思維與理念的約束,不利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步伐,也阻礙了體育課程教學的創新。
二、轉型背景下高校應用型體育教學特點
(一)基礎性
隨著國家對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做出的調整,在“必需、夠用”原則下,地方性本科院校也大幅刪減了公共基礎課,教育是育人,而不是制造機器,這種片面的人才培養理念,事實上是對現代職業教育認識的偏差。目前,社會競爭日益激烈,未來人才競爭的條件之一就是擁有健康的身體與保持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社會在不斷變化,專業與職業并非是必然對應的,而人的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卻能夠以不變應萬變。因此應用技術大學體育,應始終將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運動技能作為重中之重,但是在強調職業性的同時,公共類基礎課程也不能忽視。
(二)職業性
現代教育已成為國內地方本科院校的轉型目標,因此在大眾化高等教育過程中出現的新興教育模式,其本質屬性體現為職業性,這也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特征表現,與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不同的是,應用技術大學以培養更高、精及專業的人才為目標,因此工程師及管理人才是體育教學的職業特點表現,需要不斷提升、細化職業訓練技能。
(三)終身性
高校轉型,是為了構建不同教育類型直通車,建設人才培養的橋梁。隨著應用技術大學的誕生,職業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具有本科層面的教育。目前,很多應用技術大學已發展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的最高層級,甚至與研究性大學地位同等,共同構成了我國高等教育體制。因此,在實際教育中,除了要促進體質、增強職業技能外,應用技術大學體育課程還要有更高層次的追求,傳承體育文化精神。
三、轉型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建議
(一)明確課程教學目標
地方本科院校經過轉型成為應用技術大學,在這一過程中其人才培養目標也出現了變化,必須在人才培養整體目標下重新界定應用技術大學培養目標。因此,應用技術大學體育課程設置要滿足:(1)、根據學生就業特點,立足職業崗位需求設置相應課程,嚴防出現職業病,學生職業體能得到提高,學生自身綜合競爭力也得到提高。(2)、創新教學與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常規運動學習與體育鍛煉的熱情,保持一定的運動時間與強度,增強健體,從而更好的適應社會環境。(3)、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運動環境,引導學生掌握1-2種終身受益的體育鍛煉技能,提升自我鍛煉能力與興趣,從而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鍛煉意識。
(二)建立滿足職業需求的體育教學模式
在體育課程設置中,從職業精神與體能角度出發,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要求學生必須掌握職業健身與保健的基本方法,為未來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夯實基礎。在實用體育課程開發過程中,體育老師是先鋒人員,要結合專業設置與學生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資源開發,崗位差異與身體素質要求得到充分體現,從而更好的適應復雜的社會崗位環境。
(三)加強開發并研究實用性體育課程資源
在體育教學中,教材是重要資源之一。隨著高校轉型的推進,編寫具有應用技術大學人才培養目標特點的,能夠滿足本科職業教育特點的教材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增強國家體育教材編撰的合法與權威性,嚴控體育教材質量。在傳統體育課程資源基礎上,要借鑒現代化網絡技術,建立體育課程網絡資源庫。
(四)加強大學體育師資隊伍建設
地方性本科院校體育教學中,師資隊伍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教學質量,而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要求必須建立復合型的師資隊伍,其是針對知識結構,老師專業能力不但要強,還要有寬廣的知識面與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能力也要足夠強。學校可以通過組織各類型的培訓活動,提高體育老師綜合素養,從而不斷完善自身知識與能力結構,推動應用技術大學使用體育教學改革的健康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加強人才培養逐步成為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在滿足職業需求前提下,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在職業需求中體育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因此職業實用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楊杰夫.應用技術型大學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整合的現狀、價值與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6,07:100-102.
[2]李能仁.基于職業需求下地方性本科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2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