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貞,曾 娟,張永愛,李秀娟,高 燕
(1.西安醫學院護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2.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38)
?
影響哺乳期產婦母乳喂養適應性的預測因素研究
李 貞1,曾 娟2,張永愛1,李秀娟2,高 燕2
(1.西安醫學院護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2.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38)
目的 探討哺乳期產婦母乳喂養適應性的影響因素。方法 采用簡單抽樣的方法,抽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自然分娩后1~6個月的哺乳期產婦181名進行問卷調查,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和多元線性分析。結果 ①哺乳期產婦母乳喂養適應性平均值為3.89±0.45;對家庭收入主觀感受平均值為2.87±0.73;婚姻滿意度平均值為3.88±0.70;育兒壓力平均值為2.83±0.49;②影響母乳喂養適應性的主要因素及出現的順位依次為育兒壓力(β=-0.28,P<0.05)、婚姻滿意度(β=0.25,P<0.05)、目前母乳喂養問題(β=-0.24,P<0.05)。結論 減輕哺乳期產婦的育兒壓力、解決母乳喂養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對婚姻的滿意程度是提高哺乳期產婦母乳喂養適應性的主要影響因素。
母乳喂養;心理適應;社會支持;預測因素
有研究顯示純母乳喂養可以滿足6個月內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1],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全世界的母親在嬰兒出生后前6個月完全使用母乳喂養嬰兒,以實現最佳的生長、發育和健康。但目前的各類調查顯示,部分產婦產后尚未采取純母乳喂養,且嬰兒出生4個月后母乳喂養率隨出院時間的延長呈下降趨勢。導致母乳喂養率下降且不能持續的原因與哺乳期婦女母乳喂養適應性水平密切相關。產婦產后短時間內適應因新生兒出生后身體、心理各方面的變化,且對母乳喂養的態度即為母乳喂養適應性[2]。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哺乳期產婦母乳喂養適應性的主要因素,為母乳喂養適應理論的開發和改進母乳喂養的措施提供基礎資料。
1.1對象
選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分娩,產后6個月內的200名婦女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初產婦女;②足月(孕周≥37周);③自然分娩;④愿意母乳喂養。排除標準:①合并不宜母乳喂養的疾?。虎趮D女患有妊娠合并癥或并發癥;③嚴重畸形患兒;④無隨訪條件。本次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1份,問卷有效收回率為90.50%。
1.2倫理原則
研究對象均自愿參與本研究,保證研究對象對本研究的目的、過程有充分的了解。同時本研究在實施之前已通過西安醫學院倫理委員會審查。
1.3調查項目及研究工具
1.3.1一般資料
1.3.1.1人口學因素 包括研究對象的年齡、受教育程度、工作狀態、家庭收入的主觀感受等。
1.3.1.2分娩及母乳喂養因素 嬰兒月齡、健康程度、住院期間的喂養方式、計劃母乳喂養的時間、目前是否存在喂養問題等。
1.3.1.3社會支持因素 對母乳喂養教育的進行與否,丈夫、親戚、朋友或同事等非專家對母乳喂養的支持程度,醫護人員對母乳喂養的支持程度,出院后是否進行過母乳喂養咨詢等問題,每項均采用5級評分法。
1.3.1.4心理因素 主要測量婚姻滿意度和育兒壓力程度。①婚姻滿意度:婚姻滿意度是哺乳期產婦知覺的對婚姻生活的滿意程度,從1分(非常不滿意)至5分(非常滿意),采取5級評分。該條目的設置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人們對自己婚姻狀況的主觀評價;②育兒壓力:該量表為Abidin(1990年)開發的育兒壓力量表,由本研究中張永愛于2014年翻譯成中文并修訂而成,由嬰兒特性(10項)和產婦特性(18項)構成,共28項。每項均采用5級評分,得分越高育兒壓力越高。量表開發當時Cronbach’sα=0.83,本研究中Cronbach’s α=0.82。
1.3.2母乳喂養適應性簡式量表
該量表為Kim[3]于2009年開發的母乳喂養適應性量表(breast feeding adaptation scale,BFAS),由本研究中張永愛于2014年翻譯為中文,通過構成效度縮減而成。其包括與嬰兒的情感交流(4項),自信心(5項),足夠的乳汁量(3項),嬰兒的吸吮能力和成長情況(4項),母嬰親密度(4項),喂養不適感(3項),維持乳汁量(2項),支持系統(2項)等27個項目構成,每項均采用5級評分,得分越高母乳喂養適應越好。開發當時量表的Cronbach’s α=0.85,本研究中Cronbach’s α=80.8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描述、F檢驗、t檢驗、相關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
2.1一般情況
在181名調查對象中,年齡≥35歲有20人(11.05%);大學及以上學歷有132人(72.93%);產后6個月內產假結束已上班有8人(4.42%);目前嬰兒身體健康有169名(93.37%);目前存在母乳喂養問題有58人(32.04%);生產前參加母乳喂養培訓有130人(71.82%);母乳喂養來自丈夫支持有31人(17.13%);嬰兒平均為(4.31±1.35)月齡;計劃母乳喂養的平均時間為(12.15±4.70)個月;對家庭收入主觀感受滿意平均得分為(2.87±0.73);婚姻滿意度平均得分為(3.88±0.70);育兒壓力得分為(2.83±0.49);醫務人員鼓勵母乳喂養平均得分為(3.91±0.97);哺乳期產婦母乳喂養適應性平均值為(3.89±0.45),見表1。
2.2不同因素對哺乳期產婦母乳喂養適應性的影響情況
對哺乳期產婦的支持者不同,其母乳喂養適應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目前是否存在母乳喂養問題,其母乳喂養適應性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哺乳期產婦母乳喂養適應性相關的一般情況分析±S)
2.3影響哺乳期產婦母乳喂養適應性因素的相關性
母乳喂養適應性和計劃母乳喂養的時間(r=0.21)、婚姻滿意度(r=0.38)、育兒壓力(r=-0.41)之間的相關性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婚姻滿意度和育兒壓力(r=-0.42)、家庭收入的主觀感受(r=0.33)之間的相關性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影響哺乳期產婦母乳喂養適應性因素的相關分析結果±S)
注:**P<0.05;X1:母乳喂養適應性,X2:家庭收入的主觀感受,X3:嬰兒月齡,X4:計劃母乳喂養時間,X5:婚姻滿意度,X6:育兒壓力,X7:醫務人員對母乳喂養的支持程度。
2.4影響母乳喂養適應性的預測因素
為了明確哺乳期產婦母乳喂養適應性的影響因素,以目前是否有母乳喂養問題、家庭收入的主觀感受、嬰兒月齡、計劃母乳喂養時間、婚姻滿意度、育兒壓力6個因子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影響母乳喂養適應性因素的預測回歸模型有統計學意義(F=11.77,P<0.001),決定系數(AdjustedR2)為0.44;對母乳喂養適應性影響最大的因素為育兒壓力(β=-0.28),其次是婚姻滿意度(β=0.25)、目前是否有母乳喂養問題(β=-0.24),其中婚姻滿意度對母乳喂養適應性引起積極的正性影響,而育兒壓力和目前有母乳喂養問題則引起負性影響,見表3。
表3 母乳喂養適應性及其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Table 3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breastfeeding adaptabi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變量BSEβtPFPAdjR2常數96.218.9810.60<0.00111.77<0.0010.44目前是否有母乳喂養問題-5.801.55-0.24-3.74<0.001婚姻滿意度3.841.090.253.54<0.001育兒壓力-0.260.06-0.28-4.12<0.001
3.1育兒壓力是影響產后母乳喂養適應性的主要因素
育兒壓力指父母在撫養子女的過程中產生的負面心理反應[4]。過高的育兒壓力存在使母親與孩子間的情感交流減少,對自身行為無法清晰地認識,解決育兒問題的能力降低等問題,并導致消極的育兒行為。本研究中育兒壓力得分為(2.83±0.49),屬于中等偏上水平,在相關分析中育兒壓力與母乳喂養適應性為負相關,即育兒壓力越大哺乳期婦女母乳喂養的適應性越差。分析其原因可能為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使哺乳期產婦育兒經驗匱乏,對具體養育方法知之甚少,從而加重了其心理壓力,影響了哺乳期產婦短期適應和維持母乳喂養的態度。同時,本研究中育兒壓力與婚姻滿意度亦為負相關,進一步說明婚姻滿意度對育兒壓力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對哺乳期婦女的影響而達到的。因此,通過醫院、社區、家庭幾個方面減少哺乳期婦女的育兒壓力才能提高其母乳喂養的適應性。
3.2婚姻滿意度影響哺乳期婦女母乳喂養適應性
婚姻滿意度是已婚夫婦對其婚姻關系滿意程度的評估,是衡量婚姻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5]。夫妻的婚姻滿意度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會影響母親的撫養行為。本研究中婚姻滿意度的平均得分為(3.88±0.70),處于較高水平,與楊園園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且婚姻滿意度對母乳喂養適應性的影響為正性影響。分析其原因主要為哺乳期產婦泌乳的效果與其情緒和態度有關[7],而婚姻滿意度會直接影響哺乳期婦女的情緒和對待是否持續母乳喂養的態度,從而影響哺乳期婦女母乳喂養的適應性。因此提高產后哺乳期婦女母乳喂養的適應性需提高婦女對婚姻滿意度的水平。
3.3目前是否有母乳喂養問題也是影響母乳喂養適應性的因素之一
本研究的重點不在母乳喂養存在的具體問題,而是是否存在母乳喂養的問題對哺乳期產婦母乳喂養適應性的影響,這一點與已有的乳頭疼痛或損傷、母乳喂養的認識不夠、代乳品的干擾等問題對母乳喂養影響的研究設計有一定的差異。本研究結果更好的證明任何母乳喂養的問題都會影響哺乳期婦女母乳喂養的適應能力。因此,醫務工作者從醫院到家庭因人而異的去解決產婦的具體喂養問題,是提高母乳喂養適應性、維持母乳喂養持續的關鍵。
綜上所述,減輕哺乳期產婦的育兒壓力、解決母乳喂養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產婦對婚姻的滿意程度是提高哺乳期產婦母乳喂養適應性的重要環節。
[1]Kim M J.Nutrition in breastfeeding:infants and nursing mothers[J].Hanyang Med Rev,2010,30(1):31-40.
[2]Kim S H,Factors affecting mother's adaptation to breastfeeding[J].J Korean Acad Nurs,2010,40(2):225-235.
[3]Kim S H.Development of a breast feeding adaptation scale(BFAS)[J].J Korean Acad Nurs,2009,39(2):259-269.
[4]楊文潔,楊敏,江守陽子.在日中國幼兒母親的育兒壓力特點及相關因素[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0,24(9):718-722
[5]王存同,余姣.中國婚姻滿意度水平及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婦女研究論叢,2013,(1):25-32.
[6]楊園園,梁爽,陳華.某醫學院校女職工育兒壓力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10):42-43.
[7]李敏香,吳開舅.產后抑郁125例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1):2040-2041.
[專業責任編輯:安瑞芳]
Predictive factors affecting maternal breastfeeding adaptability
LI Zhen1, ZENG Juan2, ZHANG Yong-ai1, LI Xiu-juan2, GAO Yan2
(1.Nursing College of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21, China;2.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38, China)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affecting maternal breastfeeding adaptability. Methods By simple sampling method, 181 breastfeeding mothers were selected 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December 2014 to June 2015 for survey. They all gave birth naturally and were in lactation within 1 to 6 month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 Results The mean score of maternal breastfeeding adaptation was 3.89±0.45. The mean score of household income subjective feeling was 2.87±0.73. The mean score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was 3.88±0.70, and the mean score of parenting stress was 2.83±0.49. The factors affecting maternal breastfeeding adaptability from most to least were parenting stress,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breastfeeding problems (βvalue was -0.28, 0.25 and -0.24, respectively, allP<0.05).Conclusion Reducing parenting stress, solving breastfeeding problems and enhancing marriage satisfaction are the major factors improving maternal breastfeeding adaptability.
breastfeeding;psychological adaptation;social support;predictive factors
2016-07-14
陜西省科學技術廳資助項目(2014K11-01-01-07)
李 貞(1976-),女,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護理教學工作。
張永愛,教授。
10.3969/j.issn.1673-5293.2016.09.004
R174
A
1673-5293(2016)09-1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