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識映,蘇艷霞,劉靈達,楊柳華
(欽州市中醫醫院婦產科,廣西535000)
黃體酮不同用藥方式對治療黃體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產療效的影響
陸識映,蘇艷霞,劉靈達,楊柳華
(欽州市中醫醫院婦產科,廣西535000)
目的探討黃體酮不同用藥方式對治療黃體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產臨床療效的影響。方法選取該科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黃體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產患者10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3例。觀察組采用口服黃體酮治療,對照組采用肌內注射黃體酮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腰酸癥狀緩解時間、腹痛緩解時間、止血時間均稍長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3.11±1.12)d vs.(3.06±1.15)d,t= 0.227,P=0.821;(3.08±1.35)d vs.(3.04±1.38)d,t=0.151,P=0.880;(3.95±1.33)d vs.(3.68±1.47)d,t=0.992,P=0.324)];兩組患者保胎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88.68%vs.92.45%,χ2=0.442,P=0.506);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6.98%vs.39.62%,χ2=8.022,P=0.005)。結論口服與肌內注射黃體酮治療黃體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產的臨床療效相當,但口服黃體酮膠囊的不良反應較少,患者依從性更好。
流產,先兆/藥物療法;孕酮;黃體;投藥,口服;注射,肌肉內;治療結果
先兆流產主要是指孕28周以前出現的少量陰道流血現象,患者常出現腰酸、腰痛、暗紅色白帶等,但妊娠物均未排出[1]。隨著時代的發展,孕婦平均生產年齡的升高,先兆流產已成為妊娠期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2],其發生率為15%~40%[3],而其中以黃體功能不全導致的先兆流產最為常見,其流產率高達30%[4]。黃體功能不全可導致孕激素水平下降,從而引起先兆流產。臨床上可采用肌內注射人絨毛促性腺激素(HCG)來治療,但其臨床效果不理想[5]。近年來,黃體酮的臨床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因此,本院也采用黃體酮進行保胎治療,對比分析了口服黃體酮和肌內注射黃體酮的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本科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黃體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產患者10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黃體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產的診斷標準:(1)具有不同程度的陰道出血、下腹部疼痛等;(2)孕前黃體期血清孕酮水平小于48 mmol/L;(3)高溫相小于11 d;(4)高溫相上升幅度小于0.3℃;(5)孕后β-HCG水平倍增速度緩慢;(6)B超檢查顯示孕囊或胚胎大小基本符合孕周大小。對照組患者中,初產婦40例,經產婦13例;年齡21~43歲,平均(32.1±3.5)歲;孕周5~11周,平均(7.4±1.3)周;無流產史20例,1次流產史13例,2次流產史17例,3次及以上流產史3例。觀察組患者中,初產婦38例,經產婦15例;年齡22~42歲,平均(32.3±3.6)歲;孕周5~10周,平均(7.4±1.3)周;無流產史19例,1次流產史15例,2次流產史14例,3次及以上流產史5例。兩組患者年齡、孕周、流產史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治療期間,所有患者均保證絕對臥床休息,主要采用左側臥位,囑患者禁止性生活并合理營養和穩定情緒,必要時給予心理指導。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采用黃體酮膠囊(浙江愛生藥業有限公司,規格:100 mg,批號:20130911)治療,每次200 mg,口服,每天2次。對照組患者采用黃體酮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產),規格:1 mL∶20mg,批號不詳]治療,肌內注射,每次20 mg,每天1次。1周為1個療程,均連續治療2周。
1.2.2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療程結束后統計兩組患者的相應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止血時間、保胎成功率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效果為:(1)保胎成功。2個療程結束后,孕婦相應臨床癥狀消失,無陰道出血,胚胎存活并可繼續妊娠,同時在1個月內不復發。(2)保胎失敗。2個療程結束后,孕婦臨床癥狀未消失甚至加重,陰道出血繼續,胚胎發育不良或者停止發育,同時β-HCG持續降低,最終流產而終止妊娠。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所有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止血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腰酸緩解時間、腹痛緩解時間、止血時間均長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s,d)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s,d)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腰酸緩解時間腹痛緩解時間止血時間53 53 t P --3.11±1.12 3.06±1.15 0.227 0.821 3.08±1.35 3.04±1.38 0.151 0.880 3.95±1.33 3.68±1.47 0.992 0.324
2.2兩組患者保胎成功率比較觀察組保胎成功47例,成功率為88.68%,對照組保胎成功49例,成功率為92.45%,兩組保胎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 0.442,P=0.506)。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為頭暈(3例)、胃腸道反應(4例)和乳房脹痛(2例),總發生率為16.98%(9/53);對照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為頭暈(8例)、胃腸道反應(6例)和乳房脹痛(7例),總發生率為39.62%(21/5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8.022,P=0.005)。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均自行緩解。
先兆流產是一種妊娠有希望繼續進行的流產類型,此時的孕婦常有陰道少量流血,并伴有下腹痛或腰背痛等,婦科檢查時,妊娠物未排出、宮口未開、子宮大小符合停經周數。免疫功能缺陷、染色體畸形或異常、一些全身性疾病、生殖器官發育異常、創傷及黃體功能不全等均可引起先兆流產[6]。而其中以黃體功能不全導致的先兆流產最為常見,其流產率高達30%[4]。黃體功能不全引發流產的機制為孕婦在排卵后不能及時形成黃體,孕激素不足,受精卵著床不穩,從而引發流產甚至不孕[7]。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已能合成人工黃體酮,對于黃體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產的治療也有了新的方向。黃體酮的藥理作用體現在以下幾點:黃體酮能促進子宮內膜由增殖期轉入分泌期,使子宮內膜增厚,利于受精卵的著床,并能抑制妊娠子宮的興奮,從而保護胎兒;黃體酮與雌激素共同促進孕婦乳房發育,從而為產乳、哺乳做準備;黃體酮能夠促進子宮頸口閉合,隔絕精子的穿透,大劑量的黃體酮還可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進而達到抑制排卵的作用。黃體酮針肌內注射是傳統臨床上常常采用的方法,該種方法臨床療效確切,生物利用度較高,但操作較為麻煩,患者只能進醫院進行治療,且因注射引起的疼痛、局部感染等原因,患者的依從性并不太高。隨著科技的進步,藥物生產工藝的提高,產生了口服藥黃體酮膠囊。黃體酮膠囊簡化了患者保胎的流程,有效避免了患者頻繁往返于醫院[8]。
本研究結果顯示,口服藥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止血時間均稍高于肌內注射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這可能與肌內注射直接進入血液循環而口服藥還要先經過消化道有關。兩組患者保胎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口服黃體酮能產生與肌內注射黃體酮相當的臨床效果。而口服黃體酮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肌內注射組,再加上口服給藥更加方便,患者能免除打針的痛苦,從而增強患者的依從性。因此,口服黃體酮膠囊治療黃體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產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劉家華,王麗涵,石鳳瑞.口服黃體酮治療黃體功能所致先兆流產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3(21):117-118.
[2]孫喆,鞠建新,楊寶麗.口服黃體酮、維生素E與肌注黃體酮治療黃體功能不全因素先兆流產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14):1722-1723.
[3]曹大好.黃體酮治療黃體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產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24):114-115.
[4]鄭秀華.黃體酮膠囊治療女性黃體功能不全性先兆流產的療效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5,28(5):1060-1062.
[5]陳潔萍.先兆流產的病因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11-12.
[6]王麗君,胡晨,吳江平.黃體功能不全先兆流產的治療及血清孕酮值與治療結局的相關性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5,12(1):40-43.
[7]李峰,張建偉.中西醫結合治療復發性流產的研究[J].吉林中醫藥,2011,31(12):1170-1171.
[8]湯本才,李淑華,艾民,等.口服黃體酮治療黃體功能所致先兆流產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7,27(9):1274-1275.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1.042
B
1009-5519(2016)21-3360-03
(20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