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娟,周迪,曹文疆,程江
(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1.檢驗科;2.中心實驗室,新疆石河子832000)
乙肝病毒前S1抗原在乙肝感染者診療中的臨床意義
魏娟1,周迪2,曹文疆1,程江1
(新疆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1.檢驗科;2.中心實驗室,新疆石河子832000)
目的通過檢測乙肝病毒前S1(Pre-S1)抗原在乙肝感染者中的陽性檢出率,分析其與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的相關性,為乙肝感染者的診療提供依據。方法收集2013年1~6月在該院就診的慢性乙肝感染者134例,將其分為三組:A組乙肝e抗原(HBeAg)陽性、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陽性、慢性活動性乙肝患者18例;B組HBeAg陰性、ALT陽性、慢性活動性乙肝患者28例;C組無癥狀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攜帶者88例。另收集乙肝血清學標志物均陰性的健康體檢者20例。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及雙抗體類心法分別測定乙肝五項血清學標志物及Pre-S1抗原,比較四組Pre-S1抗原陽性檢出率及其與血清HBV-DNA的關系。結果A組:HBV-DNA與Pre-S1抗原的檢出率分別為94.4%(17/18)、100.0%(18/18),HBV-DNA載量為5.0×106~6.0×107copies/mL;B組:HBV-DNA與Pre-S1抗原的檢出率分別為71.4%(20/28)、78.6%(22/28),HBV-DNA載量為1.6×104~3.2×106copies/mL;C組HBV-DNA載量小于0.5×102copies/mL,HBV-DNA與Pre-S1抗原的檢出率為0、68.2%(60/88)。三組間Pre-S1抗原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re-S1抗原陽性檢出率隨著HBV-DNA載量的增加而增加。20例健康體檢者Pre-S1抗原檢測為陰性。結論Pre-S1抗原與HBV-DNA呈正相關,是病毒復制的監測指標之一。Pre-S1抗原在病毒復制的監測方面體現其優越性,在判斷感染者的病毒復制、傳染狀況有臨床指導意義。
肝炎,乙型,慢性;抗原,病毒;酶聯免疫吸附測定
乙肝病毒(HBV)主要通過血液傳播,通常感染者會呈現慢性臨床過程或處于病毒攜帶狀態。隨著對HBV的深入研究,乙肝病毒前S1(Pre-S1)抗原檢測在輔助乙肝的診療中顯現出重要的意義。Pre-S1抗原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氨基端延伸的一段多肽,可與肝細胞膜上相應受體或機體內細胞因子結合,介導HBV感染[1],與HBV的傳染性有關。臨床上常以乙肝五項血清學模式、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肝功能、監測患者的傳染狀況、病毒是否復制、肝臟損壞來衡量抗病毒治療的效果,近年來Pre-S1抗原正在成為臨床檢測HBV的又一血清標志物。本研究就134例乙肝感染者血清樣本進行Pre-S1抗原、HBV-DNA、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乙肝血清學標志物檢測,以探討Pre-S1抗原在乙肝感染者診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均為2013年1~6月在本院就診的乙肝感染者,將其分為三組:A組為乙肝e抗原(HBeAg)陽性、ALT陽性、慢性活動性乙肝患者18例;B組為HBeAg陰性、ALT陽性、慢性活動性乙肝患者28例;C組為無癥狀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攜帶者88例。另收集乙肝血清學標志物均陰性的健康體檢者20例。134例感染者均符合2005年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分會聯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其中男88例,女46例;年齡21~75歲。健康對照者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齡22~54歲。
1.2檢測方法抽取空腹靜脈血5mL,分離血清于-20℃冷凍備用,樣本均要求無溶血及脂血。乙肝五項血清學標志物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方法,Pre-S1抗原采用雙抗體夾心法,試劑盒均購于上海科華生物制品有限公司;HBV-DNA采用核酸擴增(PCR)熒光定量檢測法,試劑盒購于深圳匹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HBV-DNA載量大于0.5×102copies/mL為HBV有復制,病毒載量越高提示病毒復制越活躍,傳染性越強;血清ALT在生化分析儀上測定,檢測過程中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減少實驗誤差。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HBV-DNA與Pre-S1抗原的檢出率分別為94.4%、100.0%,HBV-DNA載量為5.0×106~6.0×107copies/mL;B組:HBV-DNA與Pre-S1抗原的檢出率分別為71.4%、78.6%、HBV-DNA載量為1.6×104~3.2×106copies/mL;C組HBV-DNA載量小于0.5×102copies/mL,Pre-S1抗原的檢出率為68.2%。Pre-S1抗原陽性檢出率隨著HBV-DNA載量的增加而增加,三組Pre-S1抗原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0例健康體檢者Pre-S1抗原為陰性。

表1 三組HBV感染者HBV-DNA不同載量水平Pre-S1陽性檢出率情況
Pre-S1抗原是HBV前S1基因編碼,具有很強的免疫原性,對HBV附著肝細胞誘導特異性免疫反應有重要作用,因其含有肝細胞膜受體,與病毒侵入肝細胞及HBV復制關系密切。Pre-S1抗原的消失在血清中也早于HBsAg陰轉、HBeAg陰轉及抗-HBe血清轉換[2]。有文獻報道,Pre-S1與HBV復制指標HBeAg、HBV-DNA具有良好相關性[3-4]。本組數據資料與其報道是一致的。
ALT陽性為慢性活動性乙肝患者,ALT陰性為無癥狀HBsAg陽性攜帶者。ALT主要存在于肝細胞內。在正常情況下,血清酶活性相對恒定,在肝細胞損傷時,酶從細胞中釋出,從而使血液中酶明顯升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HBeAg陽性、慢性活動性乙肝患者分組中,患者處于疾病活動期,病毒載量水平高、肝細胞有損傷、傳染性強,Pre-S1抗原陽性表達100%與其病毒大量復制相吻合。其中1例HBV-DNA為陰性與患者病情不符,分析其原因可能為HBV-DNA序列發生變異及檢測方法缺陷有關,HBV-DNA檢測假陰性,而血清中Pre-S1抗原為強陽性,說明HBV發生變異時,Pre-S1抗原不受基因變異的影響仍能表達。在HBeAg陰性、慢性活動性乙肝患者中,病毒載量較HBeAg陽性組降低,隨著HBeAg陰轉或抗-HBe陽轉,Pre-S1抗原表達也隨之下降,與HBV-DNA符合。患者仍存在病毒復制和傳染性、肝細胞損傷。有研究表明,HBeAg陰性慢性活動性乙肝患者主要是由HBV發生變異所致。HBV前C區或核心啟動子區基因發生突變,產生終止密碼子,使HBeAg表達受阻而導致陰性[5]。血清前S1抗原不受前C區變異的影響[6]。在無癥狀HBsAg陽性病毒攜帶組中,ALT正常,Pre-S1抗原的陽性率為68.2%,健康對照組20例Pre-S1抗原檢測均為陰性,提示機體內含有HBV就有前S1抗原,前S1抗原存在于HBV表面,主要存在于完整的Dane顆粒、管型顆粒表面,在病毒感染肝細胞和機體免疫應答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ALT陽性組Pre-S1抗原陽性率與ALT正常組Pre-S1抗原陽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本研究結果來看,Pre-S1抗原陽性檢出率隨著HBV-DNA載量的增加而增加,三組間HBV-DNA不同載量水平的Pre-S1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國內的一些報道相符合[7-8]。有實驗報道,無論病毒載量的高低,Pre-S1抗原檢出率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9]。這與本研究結果不符,可能與選擇的患者感染狀態、肝臟是否損傷有關。
Pre-S1抗原與HBV-DNA呈正相關,也是病毒復制的監測指標之一。檢測Pre-S1抗原能較為準確地了解病毒在體內的復制狀況和傳染性,也能了解疾病的轉歸和是否攜帶變異[10]。HBeAg檢測陰性時Pre-S1可作為很好的補充項目,一定程度上避免了HBeAg陰性所產生的誤導,在未開展聚合酶鏈反應的實驗室,檢測Pre-S1抗原臨床應用價值更大。在HBV引物對應的DNA序列發生變異時,Pre-S1抗原在病毒有無復制的監測方面體現其優越性,在評估傳染狀況及評價抗病毒治療的效果有臨床指導意義。
[1]黃清蘅,陳文思.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檢測的臨床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1,17(17):2169-2172.
[2]Malik IR,Chen A,Brass A,et al.A bi-functional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HBcAg)chimera activates HBcAg-specific T cells and preS1-specific antibodies[J].Scand J Infect Dis,2012,44(1):55-59.
[3]張菊英,張亞衡.920例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前S1抗原檢測的臨床價值探討[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2):246-248.
[4]周秦.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前S1抗原與HBeAg及HBV-DNA相關性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3):137-138.
[5]潘愛清,李曦光,左金華,等.乙肝病毒前S1抗原實驗室檢查結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14):2053-2054.
[6]張靜,徐維家,王青,等.HBeAg陰性乙型肝炎患者前C區G1896A變異及其與前S1抗原的關系[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1,29(11):687-689.
[7]占國清,譚華炳,李芳,等.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對判定HBV DNA復制的臨床價值[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1,14(2):103-105.
[8]周玉寶,劉芳,武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學指標綜合評價[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2):165-166.
[9]唐維政,孫鴻高.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與HBV DNA載量及HBeAg的關系探討[J].海南醫學,2012,23(21):95-96.
[10]汪莉萍,韓方正,吳光輝,等.乙型肝炎病毒前C區和核心啟動子區變異與基因型的關系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1,29(8):494-496.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1.045
B
1009-5519(2016)21-3366-02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