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玉,徐 玲,陳光明,李乃庚
(1.江蘇省鹽城市中醫院兒科,江蘇 鹽城 224001;2.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李乃庚傳承工作室,江蘇 鹽城 224001)
平喘湯治療喘息樣支氣管炎60例觀察
秦玉1、2,徐玲1、2,陳光明1、2,李乃庚2
(1.江蘇省鹽城市中醫院兒科,江蘇 鹽城 224001;2.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李乃庚傳承工作室,江蘇 鹽城 224001)
目的:觀察平喘湯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療效。方法: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60例和治療組40例。對照組用氨溴特羅口服液治療,治療組用平喘湯治療。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咳喘癥狀消失時間治療組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平喘湯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療效確切。
喘息樣支氣管炎;平喘湯;對照治療觀察
喘息樣支氣管炎是有喘息表現的嬰幼兒急性支氣管感染。多見于1~3歲小兒,以病毒感染者居多,常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病情大多不重,肺實質很少受累,部分病兒可發展成支氣管哮喘[1]。名老中醫李乃庚用經驗方平喘湯治療喘息樣支氣管炎療效確切,現報道如下。
共100例,均為2012年至2014年鹽城市中醫院名醫堂門診患兒,診斷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相關標準。中醫診斷為哮喘,辨證分型為寒飲停肺證。均發病年齡較小,多見于1~3歲小兒,常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多數有低到中度發熱,呼氣時間延長、伴有哮鳴音及粗濕啰音,喘息無明顯發作性。按采集順序編號,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60例,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齡2.57歲,平均病程2.3天。對照組4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2.62歲,平均病程天數2.6天。兩組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組口服平喘湯。炙麻黃5g,杏仁10g,白芥子5g,蘇子10g,萊菔子10g,陳皮5g,制半夏5g,白前10g,甘草5g等。咳嗽甚加款冬花10g、紫菀10g,大便干結加熟大黃3g,鼻塞流涕明顯加辛夷花10g、白芷5g、川芎10g。濃煎取汁200mL,少量多次溫服。6~12個月每日服1/3劑,1~2歲每日服1/2劑,3~5歲每日服2/3劑。
對照組口服氨溴特羅口服液(北京韓美生產,國藥準字H20040317),未滿8個月每次2.5mL,8月~1歲每次5mL,2~3歲每次7.5mL,4~5歲每次10mL,均每日2次。
兩組均5天為一療程,1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價。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發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治愈:哮喘平息,聽診兩肺哮鳴音消失。好轉:哮喘減輕,聽診偶聞及哮鳴音。未愈:哮喘癥狀無改善。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咳喘癥狀消失平均時間見表2。
表2 兩組咳喘癥狀消失平均時間 (d,±s)

表2 兩組咳喘癥狀消失平均時間 (d,±s)
注:與對照組比較,△t=2.973,P<0.05。
組別 n 咳喘消失平均時間治療組對照組3.09±1.65△4.00±1.20 45 19
小兒氣管、支氣管狹小,周圍彈力纖維發育不完善,導致黏膜腫脹充血,分泌物黏稠不易排出。這與中醫哮喘夙根“痰飲留伏”相符。其次與細菌或病毒感染有關,嬰幼兒以病毒感染居多[1],這與中醫寒溫失調或接觸異物為誘因相符。以咳嗽、氣喘、喉中哮鳴為主要表現,多數不發熱,為外感風寒,內蘊痰濕證。平喘湯方中麻黃、杏仁為君,麻黃辛溫、善散風寒,杏仁味苦、善降肺氣,兩藥均入肺經,既散肺衛外束之寒,又降肺經壅逆之氣。白前、蘇子、萊菔子、白芥子為臣,降氣平喘,止咳化痰。佐以制半夏、陳皮理氣醒脾,燥濕化痰,杜生痰之源。甘草為使,調和諸藥,又能潤肺止咳。全方有肅肺降氣,止咳平喘之功[3]。后期再以補益肺氣,健脾固腎中藥調理以減少發病,可取得良效。
[1]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172.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286-287.
[3] 李乃庚,李志武,張妍.幼科傳承錄-李乃庚兒科臨證經驗醫案集要[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149.
R271.917.5
B
1004-2814(2016)10-0961-01
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