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豐
近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提“抑制資產泡沫”,要求“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注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范經濟金融風險”。
有心者不難發現,時隔三個月召開的兩次政治局會議連續關注資產泡沫,但關注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其中7月26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對“抑制資產泡沫”的相關表述是,“降成本的重點是增加勞動力市場靈活性、抑制資產泡沫和降低宏觀稅負”。
兩次會議相互聯系又各有側重的不同表述,表明歷經三個月形勢變遷,“抑制資產泡沫”除了要繼續服務于“降成本”任務,其本身實則也開始被上升為宏觀經濟政策致力實現的主要目標之一。而這種對于多元政策目標優先順序適時、適度地相機微調,是在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確保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的必備要訣。
今年前三季度,以部分熱點城市房地產價格快速上漲為主要表征的資產泡沫累積,對未來長期經濟發展、金融安全,乃至社會穩定的潛在危害毋庸再述。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從來不存在“要不要”抑制資產泡沫的疑問,各界關注的重點,始終只在于“怎么樣”才能真正有效地抑制資產泡沫。
伴隨事態演變及認知深化,目前基本不再存疑的一項重要共識是,資產泡沫究其根本是一種價格現象,因此也就必然是一種貨幣現象;要抑制資產泡沫,就必須從資金/貨幣入手釜底抽薪,否則無論什么樣的調控手段,即使短期內或許可收一時之效,但最后終究如揚湯止沸,甚至還可能治絲益棼。
所以政治局會議提出貨幣政策要注重抑制資產泡沫,是謂正本清源一箭中的。在此部署統領下,近期針對房企及個人投資性購房等領域,融資通道的大幅度收緊,從基本面上“快、準、狠”地一舉扭轉了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
但是市場投機心理不會就此煙消云散。依然押注本輪調控再度“空調”的立論依據,除了經濟增速下行過程中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走低,以及房地產行業確實對實體經濟具有較大拉動作用等還算“客觀”的判斷外,另有一重高度主觀性的政策揣摩就是,在“穩增長”壓力下,事實性的貨幣寬松格局不會出現根本性改觀。
這種自以為是但又的確很有市場的“預見”,實際是把“抑制資產泡沫”與“穩增長”任務置于對立的位置上,而事實上,這兩者之間雖然確有一些技術處理上不易拿捏分寸的結構性摩擦,但從整體來看,兩者完全可以兼容甚至相互促進。譬如通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金而非過度依賴于新增投放;再譬如進一步優化金融供給結構配比及提高信貸投放定向性等。當然最重要的是,當資產泡沫一路累積,以至于將其自身終于推向了危及經濟穩定增長的對立面上時,“抑制資產泡沫”與“穩增長”所謂的“兩難”,實則也就無分彼此、統而為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