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
傳統產業品牌化、主導產業高端化……
祝塘,江蘇省江陰市“四大古鎮”之一,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已將近千年。
得鄉鎮工業風氣之先,祝塘民營經濟遍及城鄉,本世紀初GDP即已超過20億元。“江蘇鄉鎮出口創匯八連冠”“中國針織服裝名鎮”“江南外貿第一鎮”……林林總總的官方榮譽使這個蘇南小鎮聞名遐邇。
然而,在“中國創造”“萬眾創新”的現實語境下,產業體系早已成熟的祝塘如何“別開生面”?

江陰采納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無菌生產車間
貼牌產業轉型品牌創業
貼牌生產,是國內企業發展初期常用的一種經營方式,即通過與國際著名品牌的加工合作,有效地發揮企業在生產技術、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從“廠商互補”中獲得持續、可觀的經濟效益。也正是因為最早搭上國際合作的發展快車,以“貼牌”為主要方式的祝塘外貿服裝產業一直平穩運行并帶動了一方經濟。而近年來,這一看似風平浪靜的經濟生態被人為打破——越來越多的“原創”因素出現在祝塘企業的產品中。用鎮黨委書記趙炯的話小結,祝塘是以“傳統產業品牌化”的方式開始了“二次創業”。
紡織服裝是祝塘的支柱產業,該鎮以此獲得“江蘇省針織行業競爭力優勢集群”稱號。近年來,祝塘以政府引導、企業合作的方式在鎮級層面形成了服裝企業接單、設計、打樣、展示、檢測和服務六大“中心”,共同應對行業轉型升級中遇到的技術與市場問題。與之相配套,鎮財政專項設立科技創新及品牌獎勵資金,用于培植優勢企業、培育優良品牌、培養優秀人才。
無錫林科服飾有限公司是總部設在祝塘的服裝加工企業,因其一貫嚴格按照歐洲標準進行產品生產和環保、安全管理,多年來一直是迪士尼、HM等國際知名服裝品牌的優秀供應商。然而,2013年,人們卻從市場上看到了來自林科、使用“UK BERRY”自主品牌的母嬰用品。一年以后,無錫華潤萬象城的“UK BERRY”專賣店正式開業,n家“UK BERRY”直營店隨后陸續在全國鋪開……林科服飾以收購英國公司發端,開始了“原創”之旅。
同樣是在祝塘,江蘇貝德集團創立童裝品牌“SOFTLOVE”并成功開啟電商模式;無錫嘉紡紡織服裝有限公司依托其在美國的原創設計團隊,以自主形成的國外品牌打入服裝產品高端市場……祝塘鎮以生產貼牌服裝為主業的傳統企業悄然轉型,服裝產業依舊是傳統,運行質態卻已然改變。
相較于服裝企業,“原創”風格更為明顯的“祝塘樣本”當數“友佳云母”和“優彩環保”。
2016年,對于江陰友佳珠光云母有限公司來說是一個意義非凡的年份——繼首個年產15000噸合成云母晶體項目投產后,另一個同等規模的項目全面竣工。在世界經濟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大規模拓展產能,其隱含的強大能量正是原創技術。友佳云母緊緊鎖定國際高端市場,成功破解了人工合成云母粉氟含量控制的世界性難題,產品占據全球90%的市場份額,遠銷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冶金、化工、化妝品等領域。
優彩環保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利用再生材料生產“綠色纖維”的創新型企業,主要生產工程用纖維、地毯用纖維、汽車內飾纖維和服飾用纖維,產品覆蓋非織造布、功能性復合型特種纖維材料、汽車內飾、環保型裝飾新材料、高檔服裝面料等多個領域。公司憑借自己的核心團隊,產品開發、工藝技術、服務質量等方面均躋身行業領先水平,最新研發的超強耐腐蝕土工用纖維甚至有多項指標超過原生紡纖維,給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發展機遇。2016年9月,作為綠色再生纖維創新應用研究的“試驗田”和政產學研一體化的“孵化器”,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來到優彩,隨后,祝塘有了史上第一個院士工作站。

優彩環保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孔維賢I攝
“‘中國制造變成‘中國創造是國家既定的宏觀戰略;由‘貼牌產業而‘品牌創業,則是頂層設計落地生根的微觀舉措。這是一個市場規律發揮重要作用的歷史進程,中國企業家任重道遠。但地方黨委、政府在政策引導、氛圍營造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也無可替代的作用。”趙炯這樣看待新形勢下的政企關系。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祝塘鎮陸續出臺鼓勵政策和配套措施,積極推進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對接和交流,科研平臺如雨后春筍,不斷為祝塘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
低端承接也要高端起跳
隨著全國性的“騰籠換鳥”,一些發達地區的產業因土地資源或環境容量的局限開始向其他地區轉移發展,祝塘鎮看準這一大好機遇,加快了招商引資的步伐。與眾不同的是,祝塘的產業承接是以創新升級為前提的。
祝塘鎮黨委副書記汪漢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承接轉移產業的目的不是以土地換稅收,更不能以環境賭政績。同時,不能讓祝塘成為低端產業的“周轉箱”或“暫住地”。“在這一點上,黨委、政府一班人思想認識是高度一致的。因此,進入祝塘的企業必須按照‘高起點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思路進行規劃建設,招商引資的標準則更為明晰——有發展前景、能形成關聯。”汪漢明說。
上海一家大型乳制品企業在祝塘鎮建有一座奶牛場,上千頭奶牛每天產生數十噸糞便,造成環境污染并引發社會矛盾。面對這樣一個歷史形成的客觀事實,祝塘鎮沒有以“關停并轉”的粗暴方式處理問題,而是在“循環經濟”上動起了腦筋。事有湊巧,在當地開辦電子器械公司的企業家陸建明有意借助奶牛糞便這一天然原料涉足有機肥料行業,雙方可謂一拍即合。在黨委、政府的幫助下,集研發、生產、銷售有機(類)肥料及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于一體的江陰市聯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橫空出世”,并很快成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
江陰采納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開設在外地的名牌企業,為全球排名前十的歐美高端客戶代加工,但數年經營后場地、設備都難以支撐其業務擴張。趙炯得知情況后多次找到采納的老總陸軍,熱誠邀請其到祝塘發展,附加條件只有一個——新廠必須完全生產高端產品。此時的陸軍正滿懷抱負而無處施展,祝塘的“定位”則讓其找到了歸宿。現在,擁有獨立的技術研發中心、專業研發人員和多項國家、國際發明專利產品,采納公司體現國內一流水平的一次性醫療器械工廠已在祝塘建成,超過5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中,符合GMP標準的十萬級凈化車間達2萬多平方米,生產環境、生產過程、生產后期的運行管理都超過國際標準。
江蘇百舸有色金屬工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以鋁型材為核心產品的民營企業,落戶祝塘即瞄準先進技術和高端市場,裝備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生產設備和環保系統,集型材開發、系統設計、型材生產、特種門窗加工及各類門窗幕墻技術服務于一體,“百舸”使人們對鋁材行業及其產品有了新的認識。該企業還將傳統的產品零售模式改變為工程銷售模式,成為江陰地區最有活力、最具實力的大型鋁業生產企業。
與工業齊頭并進,農業也是祝塘的支柱產業。但隨著農業發展方式的不斷轉換,祝塘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比重已達85%。農場、合作社正在帶動現代農業提檔升級,“聯業大米”“蘇威鴿業”“雅圣靈芝”“五福綠洲優質果品”等知名特產的品牌效應日益顯現,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已達數百人。
趙炯認為,“萬眾創新”是“市長”和“市場”兩個積極性共同作用的結果,利益共生才能保持創新能力的澎湃激情。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自我提升和外部引導的雙重激勵下,祝塘已經擁有一批創新型龍頭企業,過去5年,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69.26億元,年均增長10.08%;到位注冊外資總額達7287萬美元,進出口總額突破4億美元;開票銷售超億元企業累計達到28家,其中超30億元企業1家、超5億元企業2家。

江陰友佳珠光云母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控制室 ?龐志健I攝
更值得關注的是,祝塘鎮新興產業占全鎮經濟的比重已經達到15.69%。近5年來,全鎮專利申報突破2000件大關,其中發明專利832件;新認定省高新技術企業13家、省民營科技企業30家、省高新技術產品36個,新增省工程中心和省研究生工作站6家;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件,省級著名商標8件,省、無錫市名牌20個;11家企業先后參與17個行業標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