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債轉股并非是所有企業去杠桿的“靈丹妙藥”。
《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明確了降杠桿的具體途徑,包括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強化自我約束、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優化企業債務結構、有序開展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依法依規實施企業破產、積極發展股權融資等七大途徑。
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亦強調,本次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有一個政策邊界,嚴禁“僵尸企業”、失信企業和助長產能過剩的企業實施債轉股。對于“僵尸企業”,鼓勵債權人委員會制定清晰可行的資產保全計劃,穩妥有序推動其重組整合或退出市場,實現市場出清,以充分盤活沉淀在“僵尸企業”等低效領域的信貸資源。
事實上,依法破產或重整,從而實現對“僵尸企業”的市場出清,已成為市場共識。早在今年5月,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就曾公開建議設立破產管理局,作為司法部代管的國家局或內設局。她強調,執行企業破產法對企業實現依法重整或者清算,是企業優勝劣汰的保障,是提高社會資源使用效率的保障,也是提高對企業家失敗的容忍度、鼓勵企業家試錯創新精神的保障。
深陷逾50億元債券違約的東北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東北特鋼”)即是如此,在試圖債轉股遭到債權人的強烈抵制、引入戰略投資者失敗后,最終于近日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10月10日,就在《指導意見》公布當日,撫順特鋼(600399.SH)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東北特鋼于9月29日收到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通知,東北特鋼因債務違約其債權人已于2016年9月26日正式向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東北特鋼及下屬子公司東北特鋼集團大連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東北特鋼集團大連高合金棒線材有限責任公司進行重整。
據公告披露,東北特鋼持有撫順特鋼股份4.9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8.22%,上述股份已經全部被凍結和輪候凍結。
東北特鋼由國家原三大骨干特殊鋼企業——大連特鋼、撫順特鋼、北滿特鋼于2004年重組而成,遼寧省國資委直接和間接持股68.81%,為東北特鋼實際控制人。
曾幾何時,東北特鋼曾被貼上“生產經營高質量檔次、高附加值特殊鋼為主營業務”“中國特殊鋼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國500強企業和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之一”等標簽。
然而,自2016年3月28日起,東北特鋼先后多次違約,包括“15東特鋼CP001”“15東特鋼CP002”“15東特鋼CP003”等在內的9只債券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涉及規模達58億元。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末,東北特鋼資產總額722億元,負債總額641億元。
在巨額債務壓力下,東北特鋼曾一度提出債轉股方案,但遭到了債券承銷行和債權人的強烈反對。據報道,7月20日至21日,東北特鋼第三次債務融資工具持有人會議在大連召開。東北特鋼相關負責人提出,東北特鋼近3年僅能夠承擔30%的債務,希望其他70%的債務通過債轉股的方式以股抵債,只有債轉股能夠讓東北特鋼騰飛。然而,該方案遭到了債權人的強烈反彈。
據悉,破產重整程序啟動后,東北特鋼重整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將于12月1日召開。破產重整計劃草案將在最長9個月內提交,債權調整和受償將是草案的重要組成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