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昕
百忙之中的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曉峰還是擠出了半天時間在對外經貿大學舉辦的一場讀書交流會,在談到摩拜單車的創立初心時他對臺下的學生們說:“摩拜這個企業能把社會責任放到盈利之上,一直在想怎樣能夠推動交通擁堵問題的解決。讓北京每天減少100萬輛汽車上路,這是我們的初心。”
隨著馬路上越來越多地出現橙色標識的摩拜以及黃色標識的ofo,共享單車不僅是資本眼中的寵兒,也成為普通人的熱門話題。公開資料顯示,在2016年8月2日至10月13日之間,分時租賃自行車服務公司摩拜和ofo共獲得8筆融資,8次融資的總額高達5億美金,折合成人民幣后這個數字超過了30億元。
在人們印象中,共享單車的主要消費人群為學生、剛工作不久的白領等消費能力一般的群體,自行車的客單價偏低,并非一個具有龐大潛力的市場;然而,在摩拜和ofo獲得8次融資的投資方中,不乏騰訊、滴滴、紅杉資本、經緯中國、高瓴資本、熊貓資本、金沙江創投等創投界的明星級投資客。
融資之后最大的挑戰是如何鋪量
共享單車被賦予的最大價值是解決人們出行的“最后3公里”,這“最后3公里”此前一直是由政府提供的有樁停車的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唱主角。摩拜單車則是國內首個實現無樁停放的共享單車系統。一開始,人們對國民素質的擔憂不斷產生一種聲音:共享單車能否玩兒得下去?王曉峰坦言:“所有人都覺得我們瘋了。大家認為用戶不會按照你的要求把車停到路邊,而是會停到樓道、弄堂、鎖到自己家里,你的車會丟光。如果在一線城市姑且可以,能否在進入二三線城市時也那么順利?”
王曉峰選擇用數據說話。在交流會現場,他展示了一張上海市寶山區摩拜單車的智能地圖。“圖上每一個小黃點表示開鎖的位置,小紅點表示單車被重新鎖上的位置,通過這些點的位置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車被停放在封閉式大院和小區以外的地點,方便下一位使用者取車。數據顯示百分之八九十的用戶都守規則,這與一些人的判斷完全相反。”
“共享單車公司在獲得融資之后,最大的挑戰是如何鋪量,如何在平臺不斷做大的同時將成本降下來。”一位投資人評論說。由于摩拜單車的自行車由自己生產,這被認為是一個很“重”的模式,以摩拜經典款為例,每輛車的成本約3000元,而騎行該款產品的收費是每半小時1元錢,與成本相比這是一個過低的客單價。王曉峰對價格解釋說:“摩拜必須設定一個對騎車人群來說完全不礙事的價格。我自己觀察社交媒體上用戶對我們的各種抱怨,有說車身太重不好騎的,但幾乎沒有一個人抱怨價格貴。”
說到車重難騎,王曉峰表示:“目前Mobike獨有的特點,是盡可能地接近免維護自行車。如果給你一個螺絲刀、一個鉗子,你很難把它破壞到這輛車無法騎行的程度。輪胎是實心胎,座椅也是固定的。從運營的角度,我們自己制造的這種車可以使得這輛車以最大的可能服務更多的用戶。”
然而,車重難騎的確是影響用戶體驗感的因素,王曉峰在另一公開場合的發言中介紹,摩拜目前已經在經典運動款之外推出了輕騎版。據了解,輕騎版是按照傳統普通自行車供應鏈系統生產的,其車身凈重由經典款的25千克降至17千克,造價也降低至1000元左右。
介于商業與公益之間,但前提是商業上要先成立
在投資方看來,共享單車與其他出行工具市場不同,其門檻很低,市場規模也較難出現數家企業并存的局面,“大魚吃小魚”,最終演變成一家“獨角獸”公司獨占市場的局面。資本方希望各家共享單車公司迅速鋪量,增加網點,擴大平臺優勢,以趨同的方式進行競爭。
然而這與摩拜單車的創業初心是背離的。王曉峰一再堅持稱,摩拜的使命是解決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問題。“經過測算,有30%~40%的交通出行是5公里以內的距離,如果這部分出行方式被替換為自行車,就會緩解很大的交通壓力。我們希望悄悄把一個產品帶到大家的生活里,并且灌輸環保健康的理念,讓我們的車騎起來很有面子。”王曉峰表示,在與投資方溝通時,摩拜也一直希望對方知道他們是一家有使命感和社會責任的公司,希望資本方對摩拜有長線的考量,而不是短期。
資本方對單車分時租賃市場產生一家“獨角獸”公司的期待卻并未被稀釋掉。市場普遍認為共享單車領域的收購與合并將在12個月內見分曉,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甚至提出了“90天內解決戰斗”的口號,他認為這個領域頗有一種“速戰速決”的感覺。王曉峰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摩拜是特別單純的公司,從沒想過要打仗。現在這個市場里說什么的都有。你去管這些人說什么,意義不大。”
摩拜單車將自己的事業定位為介乎于商業與公益之間,但若想獲得資本方的繼續支持,使這一業態得以繼續存在,就首先要在商業上成立。有評論指出,資本的逐利性與理性若與創業者的不忘初心協同,則會創造出如谷歌般的偉大公司,若不能協同,共享單車這一模式可能會被斷送。
共享單車由于沾上了如物聯網、O2O、分享經濟等標簽,被一些資本方青睞,同時又的確踩在了解決交通出行問題這一與政府解決擁堵的決心十分協同的話題點上。公開報道顯示,8月20日,上海市市委書記韓正親臨摩拜單車公司視察。獲得一位中央政治局委員的關注,開張共享單車服務僅幾個月的摩拜單車很是引人關注。
除與資本方博弈之外,摩拜單車一直履行著公益者的角色,許多區政府正與摩拜單車洽談合作意向,上海市徐匯區政府已與摩拜單車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雙方將形成一個可復制的智能共享自行車發展模式與管理標準。也許單車只是“入口”,自行車使用者所累積的龐大數據才是摩拜最終看重的東西,與機動車不同,短途出行的數據一直是一個空白,摩拜等公司的出現很好地填補了這一空白。
王曉峰說:“我們才剛剛開始。摩拜不僅把自己定義為自行車的租賃公司,我們更希望是數據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