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智斌 應富強
摘 要:數控技術是制造業的基礎核心技術,掌握數控技術是提升加工制造業的關鍵,中職數控教學是數控技能基礎性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在專業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為了提升中職數控技術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中職數控專業教學必須進行適應市場的改革。本文從中職數控教學的現狀出發,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根據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革方法。
關鍵詞:中職 數控 教學 改革
目前,中職數控加工技術專業學生一部分會選擇繼續學習,而大部分學生通常在學習兩年后會進入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但他們普遍會出現無法順利適應崗位要求的現象。企業需要的數控技能人才依然嚴重缺乏,出現了“在校學習兩年,不如企業培訓兩個月”的奇怪現象。為此,中職的數控專業教學需要結合市場發展所需進行有效調整和改革。
一、中職機械數控專業教學現狀
1.中職數控專業學情分析
在“中國制造2025”的市場大環境下,制造企業的技術在飛速發展,中職的數控教學技術是滯后于企業的,從而出現很多數控專業的頂崗實習生與企業生產無法有效對接,或者數控實習生的技能特點不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突出表現如下。
首先,對本專業的實用理論知識掌握不扎實,機械加工工藝設計能力欠缺,不熟悉工程材料的特性。
其次,不能熟練地掌握各種典型的數控加工設備,對各種實踐操作中出現的問題無法熟練對應,設備的調試以及設備的簡單維修能力嚴重欠缺。
最后,對數控加工專業的新技能,新工藝鉆研程度不夠,因為在企業各種機械產品設計初期時,需要借助CAXA制造工程師、Solidworks、Pro/E等數控造型設計軟件進行仿真模擬試驗或者是自動編程加工。這些現狀導致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出現了多種問題,中職數控專業教學面臨改革的處境。
2.數控行業發展迅猛
隨著數字信息化的發展,制造業正在不斷地向“工業智造”方向發展,傳統的制造技術不斷進行創新升級,數控進行技術革新已是一種趨勢。企業不斷使用工業機器人替代大規模的人工操作,同時產品的精度和質量都在不斷提高。數控技術正大步向著專業性、通用性、綜合性等方向邁進。不斷引入新的計算機軟件輔助設計技術,用于產品的初期設計及制造,使數控技術變得高效、便捷,朝著小型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3.數控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
隨著數控設備生產能力的不斷改進和提升,企業對數控技術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加工問題的應對能力將成為非常重要的技術關鍵點。對產品設計造型、工件加工工藝分析、產品組裝調試訓練、機械產品的銷售技能以及各種數控加工設備的維護與修理知識,都將是企業要求數控技能人員掌握的。只有全面地了解數控生產的完整流程,才能應對企業初期品試做,復雜工件裝夾,編制程序,不良產品的裝配等問題。
二、中職數控教學改革的內容與方向
1.教學內容的創新
中職數控專業學生需要掌握全方位的專業數控技能。數控機械加工是實踐技術要求很強的專業,不僅涉及金屬切削加工、加工工藝、刀具選擇,工量夾具的選用和安裝,還包含材料切削技術以及機床維護保養方面的知識和輔助設計CAD/CAM技術等,它是一門混合了多門知識的應用技能。
為此,中職機械數控加工要為市場企業提供更好更優秀的技術能手,就應該緊跟制造業企業的市場潮流,結合學校的教學特點,為學生提供更符合就業市場需求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結合當前的形勢和中職教學現狀,改革之路應該根據中職學生入學時的認知能力與學習習慣來入手,合理安排必授知識點與拓展知識點。努力建立數控專業課程知識結構,以“機械識圖和金屬材料理論為起點、數控機械加工為基礎、數控加工工藝設計為核心、實踐操作為手段”這一基本體系來構建。對數控機械專業的實踐理論知識結構進行企業化和實用性的改進,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進行訓練。
為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在學期中期可以帶學生去當地技術先進的工廠進行實地見習,或通過結和企業共同舉辦一些創業創新的比賽,帶動學生的專業學習氛圍。把學校的教學延伸到現實的企業生產制造上去,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所學專業在企業真實的運作情況。這能極大地提升中職數控機械教學的實用性和適應性,同時也開拓了校園師生的產業視野,使學生在走出學校后迅速適應社會、企業的人才需求,成為被企業和市場需要的專業技能人員。
2.教師教學思路的創新
數控實操加工課程對教師動手能力的要求是極高的。每年學校知識內容的重復教學導致教師實踐操作的歷練也不夠,數控專業教師的操作能力應該長期磨煉,才能達到教師的實踐操作技能同企業技術人員接軌。
為此,中職學校要積極和本地的機械制造企業建立校企合作機制,每年定期讓骨干專業課程教師到工廠去鍛煉,與公司的生產技術人員共同生產,共同開發,共同研討。讓教師也參與到企業的項目開發中去,通過在合作企業崗位的實戰磨煉,將操作技能同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儲備有機結合起來,提出適合市場行業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改變教學模式。使中職數控教學更接地方制造業的“地氣”,實現教有所學、學以致用,同時也為服務區域制造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3.學生考核體系的創新
由于中職學生本身文化基礎較差、知識接受能力不強,他們的學習方法通常是有所欠缺的,而且中職學校的數控機械加工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目前是以中等職業技能考證(中級工)作為主要的考核辦法,由于其考核的內容更新不快,所以僅利用課堂上的教學,學生技能考證是通過了,但是出現真正適合企業的技能人員還是沒有培養出來的狀況,到就業企業后,這個證書已經無法有效反映學生的技能水平,其考核辦法可作出如下調整。
一是實操工件作為考核內容,在數控實訓教學時,積極鼓勵學生的動手實踐,提升專業課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厭學心理轉變成樂學心理,這樣才能教育出符合市場需求綜合實踐能力更強的數控技術人員。
二是中職院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專業建設水平,建立了更高水平的職業技能考證,如高級工證、企業從業上崗證等。對于有學習興趣的學生可以鼓勵去考高級工職業技能證書,形成一種校園榜樣和技能引領的作用。
三、小結
中職數控加工教學是以培養數控技能工匠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中職畢業生市場的就業競爭力和學校的職教品牌。在不斷推進的中職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強中職數控加工教學的改革將是中職教育的必然選擇。為了應對加工制造業大量的產業結構升級,中職數控教學必然要調整數控技能人才培養的模式。相信通過多元化新的教學方法,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技能培養方式,一定能培育出更優秀、更適合市場行業的高素質數控加工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吳岱.中職學校數控技能教學淺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0(12).
[2]盧文澈,蘇宏志,韓偉.中職數控技術專業教師《培訓包》開發與實踐探討[J].繼續教育,2014(11).
[3]顧海明.中職數控課程教學及數控技術能力培養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24).
(作者單位:雷智斌,浙江工業大學;應富強,遂昌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