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秋

“重塑數據中心”和軟件定義基礎設施(SDI)正成為企業認同的趨勢和目標。
對于電力行業來說,特別關注輸配電設備故障的遠程診斷和預警。通過對輸配電設備數據、運行數據、氣象數據以及歷史故障和缺陷等數據的綜合分析,不同設備的故障率能被預測出來。
基于此,國家電網能有針對性地安排設備維護、部件補給和故障搶修,設備的精益化管理水平能明顯提升,輸配電的正常運行也能得到充分保障。
最近,國家電網公布了大數據平臺的試點運行狀況。國家電網上海電力預測未來一天或未一個月各區域、不同電壓等級的設備故障量可能發生的數量區間,精度超過70%。而國網安徽電力防竊電分析工作效率提升50%以上;國網客服中心人工服務接通率提升30%,客戶等待減少20%……
數據中心重塑
現在,幾乎每家企業都像國家電網一樣,對大數據給予厚望。而數據量上升一個或多個數量級,對IT處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市場調研公司IDC預測,到2020年,全球所有IT部門所管理的數據將增長50倍,為此,IT部門擁有的服務器總量(包括虛擬機和物理機)會多出10倍,而IT管理人員的總數僅僅向上浮動1.5倍。因此,大數據的高效存儲、有效提取和自動化運維成為迫切需求,將敦促傳統數據中心向新型數據中心轉型。
谷歌最早引領了數據中心的變革,緊隨其后的是Facebook和微軟。而英特爾在幾年前提出的“重塑數據中心”和軟件定義基礎設施(SDI)正成為企業認同的趨勢和目標。最近兩年,一些國內企業開始接受該理念并展開實踐。
軟件定義基礎架構的核心是讓計算、網絡、存儲通過開放的統一軟件架構釋放效能,不必再為彌補不同架構的問題而耗費精力。基于統一架構,云數據中心能更快、更高效地實現資源的自動化配給和管理。
軟件定義計算、軟件定義網絡(SDN)、軟件定義存儲(SDS)、OpenStack、超融合一體機(以軟件為核心,通用的x86節點融合了存儲、計算、網絡、虛擬化平臺等)都是這一理念下蓬勃發展的技術。
為了更好地支撐業務發展,之前采用傳統RISC架構的國家電網,也著手搭建下一代數據中心——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來解決擴展力不足、性價比不高、煙囪式建設、運維難度大等問題。
在此過程中,國家電網直屬單位南瑞集成在去年基于x86構建了融合一體機瑞騰(Return)高性能計算平臺。南京南瑞集團公司信息系統集成分公司副總經理俞俊談說,瑞騰用以替換傳統行業小型機和中高端存儲設備。它能有效管理日益增長的業務數據,實現業務數據共享并在現有業務數據之上建立新興的增值應用。
行業嘗試
不僅國家電網,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構建軟件定義基礎架構的數據中心,來支撐新業務,開展轉型。
北汽新能源是一家新能源車與核心零部件供應商。2012年,它搭建了可承載5萬輛車、48TB存儲空間的車輛監控平臺,滿足相關法規規定,來保存整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實時監測數據。
伴隨新能源車銷量的增長和監控數據每10秒一更新的累計,“以往基于傳統架構的車輛監控平臺已不能滿足如此大的計算存儲需求,我們必須改變思路。”北汽新能源信息技術部工程師朱璐如是說。
最近,北汽新能源通過軟件定義技術,基于x86通用架構對數據中心進行重構和升級,實現10萬臺新能源車相關數據的統一存儲、管理、查詢和分析,監控平臺還具備高靈活的可擴展性。這加速了整個公司對于新能源車的改良、創新進程,也由此加速了公司數字化轉型進程。
在醫療行業,今年,上海兒童醫院基于x86架構搭建高性能計算平臺,開展罕見病基因診斷試點。目前國際公認近7000種罕見病,僅有不到5%能得到有效干預或治療。研究發現,約有80%的罕見病由基因缺陷導致,因此,測序罕見病的基因組,是預防與治療這類疾病的突破口。
現在,該高性能計算平臺可在3小時內完成10個樣本的基因測序以及檢測流程,之前同樣工作量需要花費15天時間。
在金融行業,湖州銀行通過軟件定義基礎架構的技術,獲得彈性伸縮的IT資源,實現可擴展、低成本的IT建設與運維,更加靈活地應對不斷涌現的金融創新業務和技術挑戰。
在石油行業,通過采用軟件定義基礎架構技術對數據中心進行升級改造,中石化90%以上的數據分析工作能在1分鐘內完成,過去這一比例是20%。
“我們感覺各行業客戶對軟件定義基礎架構非常認可,正處于較廣泛的試點階段。”從事OpenStack軟件技術的行業人士李越觀察說,“一方面,客戶不喜歡專用設備,異構設備也不易于管理,大家需要從鎖定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企業對資源需求確實正在大幅度增長。尤其是大數據概念已深入人心,大家都希望盡可能保留數據,從數據中提取價值,這對彈性可擴展資源池的需求越來越大。”
針對用戶構建新一代數據中心,從事OpenStack和超融合一體機的海云捷迅CTO李華建議,用戶可以先在新應用和增量需求中采用新架構,小規模試用,逐漸擴展。而在軟件定義基礎架構構建的新數據中心,對運維也提出更高要求。“運維人員需要既懂開發,也要懂運維。他們要有能力開發一些自動化運維工具,來提高運維效率”。
在國家電網,IT部門也正在對數據中心開展更多創新嘗試,如技術自主化、能力服務化、管理自動化、管控集中化等,來進一步支撐其進行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