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近幾年社會的進步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微電影應運而生,在商業、公益、教育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網絡的廣泛普及,微電影已經承載了信息交流和新聞傳播的主要作用,成為大眾網絡媒介,和大眾文化以及時代主旋律密切地聯系在一起,從而使微電影得到了快速發展。一時之間,大小網絡短片、超長廣告片都打上了微電影的旗號,沒有任何的行業標準和規劃可言。同時,很多微電影為受關注,極盡惡搞之勢,內容浮躁夸張,毫無社會意義。
【關鍵詞】中國;微電影;發展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1-0117-01
微電影的概念通常被定義為:“是個很受歡迎的演出,不同于傳統電影,短片的長度短則幾分鐘,長的30分鐘;二是微觀,微電影的“能力”決定了它不像傳統電影耗時,投資少,門檻低;三是傳播平臺,大多數微電影是在互聯網上傳播,如移動電話、多媒體移動視頻播放平臺,更貼近公眾,受歡迎程度遠遠大于普通電影?!彪S著科技的進步和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E時代下影視新媒體也面臨著許多機遇和挑戰,如何順應時代潮流,改革、轉換、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傳播傳統文化成為重要的問題。
隨著娛樂化的全面發展,微電影逐漸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特色,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比如說:微電影人物形象臉譜化。在當前微電影的娛樂化中,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越來越粗糙,往往賦予人物某一夸張的性格特點,不但使人物形象臉譜化,而且在外觀上也將人物的造型設計得超越現實,用這種過度追求視覺效果的夸張人物形象來搞笑。除此之外,微電影娛樂化在表達過程中還表現出了場面的視覺化、臺詞方言化等特征,這些特征為推動微電影娛樂化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隨著媒介的快速發展和激烈競爭,微電影作為新的方式在競爭中發展起來,加之微電影作為媒介中的娛樂化因素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點,使其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微電影在制作過程中,借鑒了美劇邊拍邊播的模式。由于微電影的時間較短,又要在短時間內呈現出整個故事的深意,這就需要編導在對微電影編制的過程中進行全面篩選整合,不僅要使微電影具有新意,還要結合當今時代的發展現狀,配以詼諧的語言和畫面,來體現價值,娛樂觀眾。
越來越多的微電影為了吸引觀眾注意,故意夸大電影里的人物,忽略了微電影獨創的最初目的。例如,由天津臉工作室出品的微電影《一提人都認識》,是對一群老少爺們進行人物形象的夸張塑造,他們的賣力演出加上親切犀利玩鬧地道的天津話茬兒,令整個電影都充滿了意想不到的捧腹情節,但同時也體現出了人物形象的過分夸張,從而使這部微電影的教育意義不深刻。
微電影就像舞臺上的草圖,其特點是精致短小,優點是能同時滿足企業品牌宣傳需求和觀眾的娛樂休閑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微電影體現在觀眾面前的應該是一部畫面唯美,內容豐富的短片。比如說,江山播視網首部方言微電影《請客》播出以后,微電影《戒煙》、方言系列劇《不能這樣活》、四川方言電影《成都之夜》和《好人好夢》、湛江坡頭區本土方言微電影《愛追才會贏》相繼推出。盲目效仿,情況越來越嚴重。
微電影以時間短、劇情緊湊以及娛樂化的方式創出了自己的特色,其所具有的這些優勢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微電影品牌化的經營。然而,在現實的發展過程中,微電影娛樂化人物形象的夸張塑造有時超過了觀眾所能接受的視覺和道德范圍,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微電影娛樂品牌化經營。
微電影的傳播主要依靠視頻網站,點擊率高,引起觀眾的關注,客觀地形成了“馬太效應”。但是吸引眼球的東西并不只是夸張的人物形象,能觸動群眾心靈的更多的還是感情,我們應該認清創作微電影的最初目的,找出電影的特色,取之精華,塑造一些真實的人物形象。同時,在微電影娛樂化的發展過程中,還要對相關工作人員給予一定教育,使其能很好地運用娛樂化元素,在滿足觀眾娛樂需求的同時,還要提高微電影的質量。一本好書,它最美的地方是作者的文筆;一部好的電影,最美的地方并不是故事情節,而是臺詞。微電影在娛樂化發展過程中可以為了突出新穎安排臺詞,但要注意,電影的精髓在于人物的臺詞,所以,要注意合理安排電影臺詞。
微電影可以靈活操作的特點成為許多影視創意工作室的業務方向,與此同時,它正在成為一個品牌的廣告新寵。微電影基本面向廣告主的需求,令廣告商更容易得到愛和青睞。品牌客戶從主流視頻網站了解信息,對微電影越來越關注,需求也就迅速增加。到目前為止,從品牌、生產團隊和分銷渠道三個方面分析,盡管需求逐步擴大,水平正在改善,但盈利模式、生產標準、擴大分銷渠道和從業人員仍需不斷探索,所以微電影還需要根據時代的要求創建自己的品牌。
作者簡介:
李梓阡(1991-),女,安徽合肥人,碩士,工作單位:安徽大學,研究方向:戲劇影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