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群
摘要:大學生就業是目前中國高校都十分重視的一項重要工程。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全面開展和推進職業指導工作,是社會就業形勢的需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了解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高校工作實際,本文闡述了職業指導的概念、發展,并對職業指導對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職業指導;大學生就業;重要性
一、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職業規劃目標不明確
很多大學生還不太理解什么是職業規劃,不懂得去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因此,在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就存在很多大學生職業規劃目標不明確的現象。存在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缺乏系統的職業培訓,擇業意識形成較晚。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高校還沒有形成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另外也有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的原因,在大一剛進校就能夠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學生極少;第二,缺乏現實的就業選擇,盲目自信要求過高。很多大學生對于擇業要求較高,對于工資的要求超出了目前的實際情況,結果導致很多人在合適的工作來到的時候不能夠正確的面對,最終與工作失之交臂。
2.大學生就業心態不端正
隨著社會的發展,一方面一些管理崗位和文職崗位應征者出現了嚴重的供大于求現象,另外一方面,許多技術性崗位、技能型崗位卻招不到人。與此同時想考公務員、進國企和事業單位的人越來越多,而想進民營企業和私企的人越來越少,從而導致現在整個社會技工人員缺口很大。面對這種情況,大學生的就業擇業心態急需引導和調整。
3.大學生就業質量不高
根據調查顯示,目前很多大學生對自己的工作環境、發展前景、薪酬待遇和社會地位等不是很滿意,大部分學生在就業不到半年就開始更換工作,有些同學甚至還更換多次。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社會環境和用人單位的原因,當然也有畢業生自身原因。
4.大學生缺乏就業技巧
目前很多高校對學生的培養大部分還是集中在基礎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而針對就業技巧方面的培訓還是少數。大部分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缺乏對就業信息和相關政策的篩選、整合能力以及文書的撰寫能力和應試技巧能力。因此,在就業過程中,很多同學都是因為不懂或者缺乏就業技巧而被企業淘汰甚至找不到就業之門。
二、職業指導的發展
1.職業指導的內涵
職業指導就是為求職者就業、就業穩定、職業發展和用人單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詢、指導及幫助的過程。其內涵包括以下四個方面:職業指導對象是求職者和單位;職業指導的最終目標是個人職業發展和單位人盡其才;職業指導貫穿一生,不是某個階段和時期;職業指導注重的是更深層次的教育和幫助功能作用,而不是僅僅提供就業信息。而大學生就業的職業指導的具體化,也是高校就業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根本任務是幫助學生確認自身專業特長、興趣愛好、求職意向并進行職業需求分析,幫助畢業生確立個人的職業理念,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做出明智的職業選擇。
2.職業指導的發展
職業指導最早出現在美國的波士頓,1908年波士頓大學教授帕森斯在《職業的選擇》一書中提到職業指導這一概念。迄今為止,職業指導已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在這一百多年間,職業指導走過了從萌芽、形成、發展到繁榮的歷程,并從一國傳遍全世界。
中國古代也存在一些零散的職業指導思想和實踐活動,這都為其后職業指導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并對職業指導的發展方向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職業指導的實踐方面,中國古代較為典型的是職業介紹,這種業務一開始由“散家”承擔,后來漸漸發展為“薦頭店”或“中人行”或“傭工介紹所”等專門的組織。
中國的職業指導經歷了思潮期、萌芽期、探索期、成長期、變革期、復蘇與發展期六個階段。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雙向選擇,自由職業”就業方針的確立,中國職業指導的實踐與研究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職業指導發展走上了法制化軌道。近年來,國內關于職業指導的研究層出不窮,既有理論研究,又有實驗研究;既有歷史研究,又有現狀研究;既有國別研究,又有比較研究。在實踐研究方面,職業指導也陸續走入學校,開展了豐富多樣的職業指導教育。進入新世紀以來,相對于其他歷史時期,職業指導的范圍和功用逐步縮小,漸漸趨向于以個體為中心的輔導服務,比較突出的是職業院校的就業指導和普通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
三、職業指導對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性
大學生的職業指導工作有別于勞動部門、培訓機構和職介機構等組織開展的職業指導。高校的職業指導是幫助大學生規劃職業生涯以及實施就業計劃。高校的職業指導對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就業質量和提升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有助于大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
大學生在畢業工作前往往不能夠認清自我,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在哪里,不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所以,高校的職業指導能夠幫助大學生了解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了解社會對專業的需求,了解不同類型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等,更能幫助學生去找出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做好大學生的職業指導工作能夠使大學生在就業前正確的認識并分析自己所處的就業環境,尋找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有助于畢業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出符合社會實際的擇業目標。
2.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目前,大部分畢業生在就業的過程中存在著就業觀念和就業心態上的偏差。如:傳統的國民教育盛行“官本位”思想,認為上了大學就是白領,不能做藍領,從而導致大學生對工作的期望值過高。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民教育的提升,目前高層次人才越來越多,再也不是以前那個文化知識短缺的社會。因此要想轉變和引導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就得進行職業指導,職業指導能夠幫助大學生轉變就業思想,擺脫傳統的就業觀念,幫助大學生面對現實,認清就業形勢,客觀的分析自己,調整好就業期望值;幫助大學生坦然面對就業競爭,擺脫消極等待的狀況,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做好多方面的競爭準備。
3.有助于大學生提高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個人素質等方面。
職業素養是個很大的概念,專業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專業,敬業和道德是必備的,體現在職場上的就是職業素養;體現在生活中的就是個人素質或者道德修養。
目前,很多大學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缺乏獨立,依賴性強;缺乏專業知識,綜合素質差;缺乏吃苦精神,愛面子;缺乏誠信觀念,穩定性差。因此,職業指導能夠幫助大學生有意識地培養職業道德、職業態度、職業作風等方面的素養。如:通過職業指導可以培養大學生的獨立性、責任心、吃苦耐勞、敬業精神、團隊意識和職業操守等。同時,還能幫助大學生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大學生應對壓力和挫折的能力。事實證明,通過系統的職業素養培訓,可以降低應屆畢業生的失業率。因此,職業指導對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起著重大的作用。
4.有助于大學生加強職業信息分析能力
職業信息對于畢業生就業來說十分重要,能夠以最快捷的方式掌握最廣、最準確、最有效的信息是大學生就業成功的先決條件。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在職業信息渠道逐漸增多、職業信息真假難辨的情況下,如何進行有效分析、篩選,如何通過職業信息去了解職業的性質、條件及發展機會等成為了大學生就業面臨的主要問題。通過職業指導,可以幫助畢業生及時選擇有價值的信息,從而獲得適合自己的工作;也幫助大學生根據求職信息,對照自身條件,發現不足,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從而提高工作能力。
5.有助于大學生創新創業
隨著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大學生創業也成為就業的另一種模式,創新創業是一種以識別和發現創業機會為起點,以創新開發為手段的創新性、市場導向和個體推動共同作用的價值創造形式,這種創業活動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來社會效益,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變革。因此,通過職業指導能夠改變傳統的就業模式,幫助大學生樹立創業意識。
在高校不斷擴招之后,大學畢業生數量的逐年增加,大學生就業工作難度的不斷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職業指導工作也就顯得尤其重要。盡管各高校都在做職業指導工作,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相繼探索出職業指導工作的新方法和途徑,但是如何真正實現畢業生的充分就業和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質量,還需要就業工作者的不斷探索和努力,爭取將職業指導工作做的更加精細。
參考文獻:
[1].馬克·波普:《美國職業指導工作的發展歷程與職業指導員的培訓》,《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0年第3期
[2].蘇春年。新形勢下加強職業指導教育的重要性 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08,29
[3].伍大勇。大學生職業素養。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
[4].魏穎。職業指導在高校就業工作中的重要性研究??萍家暯?,2012(9):76——77
[5].胡華,余杰。試論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職業指導工作。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8月,第3卷第8期。
[6].張汝山。新形勢下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戰略意義與實施對策。經濟研究導刊,2010年第23期,總第9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