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霞
摘要:“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初次聽到這句話是在一次輔導員的培訓中,當陳宇老師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真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優秀也能成為一種習慣?是種什么樣的習慣呢?怎么培養呀?……我的腦海中立刻涌現出一連串的問題,于是,豎起耳朵,靜聽答案!
每個輔導員都希望自己所帶的中隊是優秀的,所教的隊員是優秀的,但是,優秀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有些輔導員面對調皮的孩子們常常是被“折磨”得精疲力竭,無所適從;有些輔導員則常常是絞盡腦汁,卻收效甚微。我也是一名輔導員,同樣面對著一幫淘氣的小家伙,但是,我卻希望我的工作是快樂的,希望我的隊員也是快樂的,因為現在的老師們、輔導員們太辛苦了,現在的隊員們也實在是太辛苦了……而我,究竟該怎么辦呢?
一、建立有效的中隊自我管理機制
想要快樂老師,快樂隊員,最有效的莫過于組織隊員進行自我管理,“解放”老師。首先我們要建立起一套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有了制度,隊員的管理才能有“法”可依。
1.量化考核,科學管理。
我在中隊里推行的“日通報月量化小組流動紅旗制”,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做法是將中隊分作7個小組,每天以100分為基準合格分,根據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日常行為規范等表現狀況,依據《班級考核量表》,在基準分的基礎之上進行加減,將每天的加減狀況列成表格上墻張貼。每個月進行一次統計,個人成績按百分制進行折合,給總分第一的小組頒發流動紅旗,對表現突出的隊員予以表彰獎勵——月“學習標兵”,對于有進步的隊員,評為月“進步獎”。每個學期這種舉措既對隊員有著制約、評價的作用,更具有激勵的功能。
2.推行“值日小老師”、“值日班長”制。
在中隊里推行“值日小老師”、“值日班長” 制。中隊會成員及其職責不變,在此基礎之上再設置“值日小老師”、“值日班長”。5個“值日小老師”已重點培養了一年,每天一人,相對固定,主要負責中隊的日常管理,肩負起輔導員的職責;“值日班長”按學號輪流,每個人都要當。輪到誰,便從早到晚對中隊里的各項工作全面負責。上傳下達,記好中隊各項本簿是其重點工作。實行“值日小老師”、“值日班長” 制,讓學生體驗當班干部的過程,這既是體驗為隊員服務的過程,也是體驗教育隊員的過程;既是提高工作能力的過程,也是增強主人翁責任感、義務感的過程,更是自己受教育的過程。有了“值日班長”,中隊會成員則主要是起監督保障作用,兩者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有了“值日小老師”,即使輔導員不在,班級也能照常運行。
二、席卡雖小意義不凡
席卡,又叫臺簽、桌牌,放在相應席位的桌面上,表明出席單位或個人的稱謂(姓名)。通常為塑料制成透明的矩形支架,中間可以夾上印有名稱的卡片或紙條。開會時經常見到席卡,不過大多數席卡是給領導或者發言的人準備的。席卡,既是一個符號,也是一種象征——身份的象征。我可不是最先想到此方法的人,此乃“偷師”也,是從陳宇老師那兒學來的。一開始對于用席卡,我有很多顧慮,但和隊員們、家長們商量過以后,在他們的鼓勵與支持下,我最終下定決心把席卡引進中隊里。可沒想到這小小的席卡,在中隊管理和中隊的文化建設中竟發揮著奇妙的作用。它的妙處,在沒有使用前,是我絕對沒有想象到的。
為了買席卡,我有意布置孩子在國慶假期里自己掙錢購買,并用寫話本記錄下自己掙錢的經過及感想,沒想到孩子們竟然都能完成任務,而且還能感受到掙錢的艱辛,看來,我的第一個目的達到了。
買了席卡,我用黃色的紙張打印出每一個隊員的姓名及課程表,裁好后插入席卡。我把席卡拿進教室,同學們都很好奇也很新鮮,從沒想到自己的名字會被規規矩矩地印在黃紙上、堂堂正正地擺在桌子上——這是領導才能享受的待遇呀!而現在,每一個隊員都擁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席卡。老師們至今還常常戲稱:“我的小領導們”,而此時的教室內總是一片歡笑聲……
三、豐富多彩的中隊活動,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經常在中隊內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寫字小能手”、“學習標兵”、“優秀班干部”、“愛的約定”等等,這些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強化了隊員們的主人翁意識,推動了和諧中隊的形成,更讓隊員們知道了自己的優秀,并讓這種優秀不斷強化、延續,從而達成“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的最終目標。
四、改革的變化,讓我驚喜連連。
有人說:“不變的老師,流水的隊員。”走過了多年的教學生涯,我要說:“老師也要變,老師和隊員一起成長才是真正的教學相長。”通過這次的輔導員培訓,讓我下定決心進行改革,邊學習、邊摸索、邊調整。兩個多月下來,我感受頗深:
1.簡單卻不平凡,隊員們快樂了。“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其實教學、學習生活就是簡單而平凡的,我只不過做得比別人更細一點、更實一點。多組織開展一些活動,為隊員們搭建展示的平臺,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與自由。因此我的隊員們收獲的是驚喜、是快樂、是值得珍藏的精彩瞬間。希望他們的小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是簡單中透露出不平凡的。
2.實行中隊自主管理后,輔導員老師感到輕松多了。過去,輔導員要“看、管、盯、壓”,自己累得夠嗆,隊員還不買賬。而在新的管理模式下,隊員們的主動性、責任心、義務感及創造性得以激發,中隊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風,輔導員再也不用那么操心了。
3.全民皆“官”,官便不再是“官”。在隊員們心目中,為中隊做點兒事,并得到大家的認可,是一種榮耀,是獲得自信心的源泉。“中隊自主管理,老師從臺前主導,轉為幕后參謀,把天地讓給了隊員。我們每人都有相應的職位,每人都覺得自己在中隊里很重要,覺得自己能行。大家責任感強了,參與中隊事務的積極性提高了,有什么不好呢?”
4.同學們點點滴滴的變化令人欣喜。有的同學,以前總和老師、班干部做對,不服管,自己當上“干部”后,體驗到了管理者的辛苦,變得自覺了,配合其他同學的工作了;有的同學,以前自私又蠻橫,在同學中沒有威信,現在變得有集體感了,會關心人了。
5.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公平公正性仍需督促。中隊管理制度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在收到成效的同時,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量化考核表》中的條款還需進一步完善,“值日小老師”和“值日班長”在執“法”時的公平、公正性仍需督促。看來,“革命剛剛開始,同志仍需努力呀”!
五、結束語
雨果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我一直很喜歡這句話。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平凡的中對輔導員,我們就應該耐得住“寂寞”,經得起“簡單”,扛得起“委屈”。用真心、動真情、做真行,做好輔導員工作。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有魅力的人,做一個新型的魅力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