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評價測量的角度出發,以《論語》中孔子的自身評價、弟子對孔子的評價和時人對孔子的評價為基礎,對孔子的行為、性格、才干進行分析論述,從而讓孔子的形象更加清晰具體。
【關鍵詞】《論語》;評價;孔子;人物形象
《論語》是一本經歷無數次的加工而成的書,其中包括了孔子對自己的評價、弟子對孔子的評價、時人對孔子的評價以及孔子對他人的評價,其中評價的標準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準則,也鮮明的突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通過分析這些評價,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性格非常豐富的孔子,他并非一味道貌岸然。而是一個和我們一樣有喜怒哀樂的活人。所不同的是,孔子既有如常人般的可愛性情,又有常人所不具備的作為圣人的優秀品質。
一、行為評價——謙謙君子
在孔子時代,君子不是社會身份,而是擁有美德人格的人,這種人格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修養出來的。同樣能力的人,因取向的不同可以分為君子和小人。而孔子就是一位謙謙君子。
1.謙虛的胸懷。“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述而》)這一章節主要記述了孔子對于自己行為的評價,即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認為,自己只是在愛好古代文化的同時傳承者古代文化,并沒有打算開創的意思。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孔子對自己清晰地定位以及謙虛謹慎的胸懷。在《述而》中還有一篇“子曰:‘若圣與仁,則豈敢哉!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這一章也是孔子對于自己的評價,孔子不認為自己是圣人或者仁人,但是對于自己的努力學習以及誨人不倦的性格卻十分認可,從這一章中我們也同樣看出,孔子的謙虛和自我定位。
2.堅毅的精神。孔子是沒落貴族的后裔,但先輩顯赫的貴族血統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優越,更沒有給他提供躋身上流社會的臺階與捷徑。他的家庭貧困,但是他不怨天尤人,童年的卑賤凄苦生活并沒有埋沒他的上進心。現孔子執著堅毅精神的在《述而》中寫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這一章是孔子對于自己智力的評價,他認為自己并不是上等智力的人,不是那些生下來就什么都知道的人。而他之所以成為知識豐富的人,在于他喜愛古代的文化,并憑借刻苦的精神努力學習的結果。
二、性格評價——性情中人
在我們每個人的眼中,孔子是一個圣人,我們把他看作道德的君子、可敬的導師、博學的學者,在這樣的光環下,他顯得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去掉這些光環,他也是一個普通人,跟我們每個人一樣有血有肉,也有喜、怒、哀、樂。
1.謙遜平實。孔子作為一名學者,德行兼備,但是他卻沒有絲毫自以為是的成分,孔子本人從來不以仁圣自居。孔子說:“若圣與仁,則吾豈敢?”“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述而》)在生活中,孔子是一個謙遜平實的人,如子貢對他的評價,夫子“溫、良、恭、儉、讓”,(《學而》)這是對孔子性情的準確概括。“孔子于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鄉黨》)孔子滿腹經綸,能言善辯不在話下,但他在本鄉的地方上非常恭順好像不能說話的樣子,只是因為他是一個謙遜的人。
2.幽默詼諧。作為圣人,孔子的品德自有其可敬之處,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孔子的性格也不乏可愛之處,有時甚至是極懂幽默的。“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子罕》)這一章主要的說明了孔子對別人評價的態度,有人評價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對此孔子說我還是通過學習駕車來成名吧。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說話的輕松幽默以及自我解嘲的意味,說明了孔子的幽默詼諧,也是一個極具生活趣味的人。
三、才干評價——淵博學者
孔子在人們心中可以有不同的形象,人們常說,他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這當然是毋庸置疑的,他思想的核心即“仁”、“禮”以及他教育的成功,幾乎盡人皆知。時人太宰評價孔子為“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罕》)從太宰與子貢的對話中,太宰評價孔子會的技藝很多,從中我們就可以得出,孔子學識的淵博、覆蓋面非常廣泛。孔子的弟子顏淵也很全面的概括出了孔子的學識淵博“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此句記述了顏回對孔子高深學問的敬仰,顏回認為自己老師的學問與道德高不可攀,自己努力去追趕,怎么也追不上。這是對其師學問高深的由衷贊嘆。
孔子博學多才并非是“生而知之”(《述而》),而是刻苦學習所得,孔子的學識與他好學是分不開的。孔子自己曾坦誠的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學,敏以求之者也。”(《述而》)這句話概括了孔子一生求學的態度,愛好學習、樂于學習也是他學識淵博的根本前提。
【參考文獻】
[1]李觀政,論語詮解[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310.
[2]鄒廣勝,談《論語》中圍繞孔子展開的各種評價[J],文化藝術研究,2010,第3期,8-12.
[3]吳竹蕓,《論語》中的孔子形象,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4]李林元、譚興華、陳英明,試論孔子對弟子的評價視角及其對當今教學實踐的借鑒意義[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10,第4期,52-55.
作者簡介:朱婷婷(1992—),女,漢族,山東淄博人,學生,教育碩士,單位:齊齊哈爾大學,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