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圖書館是公眾社會文明的產物,其功能必須得到公眾認可才能發揮價值。文章筆者對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問題進行了論述,并提出了一些創新對策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創新;管理;對策
我國圖書館管理思想經歷了多重變革,圖書館開放思想使讀者得以走進書架直接面對每一本藏書,所有人獲得平等閱讀的權利。圖書館辦館初衷從注重規模轉變為注重效率,從盲目自然發展轉變為科學規劃合理發展,從以書為本到以人為本,從以內務為工作重心到以為讀者服務為工作重心,并逐漸出現了多館協作共同服務的現象,我國圖書館管理思想有了重大改觀,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一、高校圖書館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工具。一方面,高校圖書館為高校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高校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圖書館中豐富的典藏資源,根據教學實際所需進行選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通過學校的圖書館,搜集更多的與教學活動相關的書籍資料,學習到更多的相關知識。
二是進行教育科研的主要陣地。高校承擔著教學重任,同時也承擔著教育科研的重任,每年教育科研成果中,有超過50%的教育科研成果誕生在高校中。而在高校的教育科研的過程中,高校圖書館卻是真正的教育科研的陣地。高校圖書館中豐富的館藏資源,為他們的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同時,高校圖書館一般還會設立一些類似于書友交流室這樣的平臺,這也為高校教師的知識交流、科研創新提供了平臺。
三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高校圖書館是校園文化活動的中心,是學校精神文化建設的陣地,它在培育健康的校園文化,全面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對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導向作用,幫助高校選擇健康的校園文化;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是校園文化活動的陣地,教師備課、學生自習,基本上都在高校圖書館中完成。
二、我國高校圖書館管理現狀
高校圖書館管理水平相比前進有了很大進步。高校圖書館為廣大師生服務的服務意識不斷增強,管理隊伍也有了顯著提升。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圖書館管理水平還是滿足不了廣大師生對圖書館管理的需求。隨著時代更新,高素質人才涌入高校,學生需求圖書的多樣性增加,學生對書籍文獻內容要求也不斷提高,此外學生對圖書館服務需求的多樣性也不斷增加。傳統的圖書管理方法將不再適應這些變化,這必將給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增加很大的困難。如今高校圖書館將面臨以下幾種困難。一方面,圖書館管理的隊伍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卻在管理上不夠專業,在圖書管理行業圖書管理員往往有較高的學歷卻不專業,真正圖書管理專業的人員卻很少。另一方面,雖然信息時代已經開始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就高校圖書館管理而言,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化管理沒能夠普及。當然圖書館管理現今也還存在一些其他的問題,這些都是有待我們去解決的問題。
三、我國高校圖書館管理存在的問題
1.體制不健全,缺乏競爭激勵機制
一是館長的職務職責不被重視。新中國成立以前,圖書館長和總務長、教務長管理高等學校具有同樣的權力地位,所謂“三長治校”即此,可見在大學管理中圖書館館長的作用之重。然而當前許多高校圖書館館長一職則像閑差一樣,或者由院士、知名學者等兼任,或者將圖書館長之職作為人員升遷的驛站或跳板,人員更替頻繁。如此不考慮圖書館館長的任職標準與條件的做法,勢必影響其職能的發揮。二是人員管理缺乏競爭和激勵機制。圖書館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員工學習深造的機會相對較少,其工資、待遇水平偏低。由于缺乏相應的競爭和激勵機制,很多員工不思進取、安于現狀,服務意識差,缺乏敬業精神。
機制的問題嚴重影響圖書館職能的發揮。
2.配套設施建設滯后。一般而言,高校圖書館建設是與高校建設同步的,這就很容易造成隨著高校的不斷發展而出現高校圖書館配套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瀏覽室面積滿足不了需求、瀏覽室配套桌椅需求緊張、館藏室書架需求緊張等諸多問題廣泛存在于國內各大高校圖書館。比如廣西大學圖書館,自2003建成投入使用以來,每年都會增加大量的新的圖書,但卻沒有增加相當數量的書架,這就造成了圖書館中圖書爆架的問題等。
3.人員隊伍素質較低。知識經濟時代高校圖書館員應有的綜合素質應包括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專業素質、信息素質、文化知識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等方面。但從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隊伍素質現狀來看,整體素質較低,且個體綜合素質差異較大。特別是一些高校圖書館中存在著關系戶的狀況,比如一些高校領導的子女、親屬,再比如一些退休老教師等,這些人甚至連最根本的專業素質都不具備,管理起龐大的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往往力不從心。
4.服務水平不高
當前,高校圖書館屬行政化管理體制,服務意識不強,不能秉持“以讀者的需求為出發點”的服務理念,導致一些圖書館館員服務意識普遍缺乏,對讀者的態度較差。這和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有關,多數高校圖書館只是單一地面對本校的師生,并沒有對外開放。這一切直接導致圖書館與讀者間的溝通不暢,圖書館無法準確獲知讀者真實需求,無法及時進行館內文獻信息資源的更新。同時,當前高校圖書館的硬件更新速度緩慢,如查詢系統的功能不夠完善和齊全,使得讀者無法真正享受一些查詢服務。
四、我國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對策
1.創新組織機制
創新圖書館管理需要對圖書館較為傳統的組織機制進行創新,讓管理層級轉變成為扁平化的方式,這也能夠讓領導者和下級工作人員之間的距離得以縮小,讓組織結構在運轉時會變得更加靈活,讓部門和部門之間、工作人員之間在工作上實現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給職能不一樣的部門以不一樣的工作任務。因為以往圖書館的組織機制在等級上是非常嚴格的,也就是說其機構是在分工完全的職能部門的基礎上而構建起來的。實現組織機制的創新就是把圖書館內部的管理方式轉變程外部的信息管理,繼而提高圖書館在外部環境里獲取信息的能力。組織機制的創新還包括變傳統機制為民主高效率的組織機制以免資源出現配置率低,浪費嚴重的現象。
2.加強圖書管理模式變革
傳統的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下,圖書管理與服務功能單一,服務方法簡單。然而,信息時代要求專業能力在新的物質方式下的平移,觀念上符合新方式的效率原則。實質上,要求新技術人員的補充,但依舊要求以傳統專業人員為核心,配合館內培訓和員工技術交流,開發現今信息技術在高校圖書館應用的剩余產能。建立學科館員制度,是提升高校圖書館服務水平的有效途徑。學科服務可以提供信息資源利用環境,數字空間構成科研和學習環境逐步代替實體高校圖書館在讀者心中的地位。科技創新的壓力激發高校教師做科研項目的動力,對文獻信息的需求傾向于知識解決方案的學科化信息服務。在學科服務的過程中,學科館員定期在學院網站上宣傳圖書館信息,參與院系或學科課題研討會,進行信息資源和數據、學科服務平臺等互動方式。
3.加快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
數字化高校圖書館是以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基礎,通過多種電子設備的組合使用所創造的新型圖書館,也是對傳統的高校圖書館進行的發展和創新。進行網絡化管理改革后,人們的信息查詢、圖書檢索、知識獲取等方面的使用感受都會得到顯著提升。隨著網絡的深入推廣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包括圖書館在內的社會公眾服務性機構,必然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不僅可以豐富圖書館的信息儲存量,并實現現有信息資源的快速更新,而且可以將單一的紙質資料以多樣化的形式展現給更多用戶。這對于廣大師生而言,是具有重大意義和直接影響的。為了發揮出數字化圖書館的公眾服務功能,并切實滿足廣大師生的實際使用需要,必須加快圖書館網絡化改革的進度。
4.實現圖書館資料網絡共享化
傳統的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只是提供給學生簡單的圖書資料和安靜的閱讀場合,圖書管理員的工作模式單調而死板、工作效率低下,很難有效發揮圖書館的真正作用。隨著信息網絡傳播速度的加快、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讀者對圖書館文獻信息需求急劇增加,因此,讀者們熱切希望圖書信息資源能夠網絡共享3j[。建立數字化圖書館,并借助多媒體技術對圖書館資料進行管理,提供自動化網絡共享服務,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使用效率,為讀者提供優質的閱讀服務。
5.管理人員創新
首先,應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是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根本素質,是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這就要求管理人員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堅持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積極參加各項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覺悟和水平。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要對圖書館事業充滿熱愛,有端正的工作態度,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注重職業道德修養,服務育人,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其次,要具備良好的能力素質。能力是一個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成功與否的基礎。促進高校圖書館行政管理得到進一步發展,就要求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具有良好的能力素質。主要表現在,具備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高校圖書館高速發展的今天,工作人員所從事的不再是簡單的專業化工作,而是一個高度合作化、復雜化的工作,需要整個團隊的協作,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具備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合理分配、組織、利用人力、物力、財力,來保障工作的有效實施,實現管理的最終目標。
6.引進激勵、競爭機制。
在員工管理上要引進激勵、競爭機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變職稱管理為崗位管理,通過制度的變革有效地激發員工的內在潛能。近年來,各高校圖書館也在試點各種激勵機制,并且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有兩點需注意,一是各高校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要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在原有激勵機制上逐步改革創新,切忌照搬模仿;二是要意識到館員間的個體差異性,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多樣化的分層激勵機制,力爭滿足館員的不同需求層次,提高館員的滿意度和歸屬感。
總之在知識經濟和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要實現圖書館管理的創新就必須在人員管理、體制制度等方面進行創新,培養專業素質高的管理人才,創新管理體制,實現圖書館資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來構建資源共享等平臺,同時轉變服務理念,真正做到以讀者為核心的服務理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圖書館管理的創新。
【參考文獻】
[1]彭丹.以人為本理念下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研究[D].西南大學2014
[2]于晶晶.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
[3]尹亞蕾.淺析21世紀高校圖書館管理的新理念[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
[4]陳淑芬.高校圖書館管理現狀及對策淺析[J].才智.2015
作者簡介:張俊威,1962出生,廣東新豐人,1982.07畢業于華南師范學院數學系,現任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圖書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