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東
【摘要】中國畫,不光要畫,畫的同時要融入畫中,感受畫中風采,體會畫中意境,要感同身受,所以中國畫的價值無可限量。對于一幅優秀的中國畫作品來說,技法和意境是一方面,但是在此之前,一個好的構圖同樣決定了這幅畫的價值。。中國畫不是匠活兒,每一張畫都有著畫者的思想在其中,絕大多數畫者前期都是臨摹大師的作品,等到后期自己創作時,四處尋找素材。其實我是不建議要創作才找素材的,素材應該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一點點積累,是發現美、累計美的過程,是一種沉淀。中國畫本科的學習給本人帶來了特別大的收益,學習中國畫還能夠修身養性,磨煉性子。
【關鍵詞】中國畫;本科;學習感受;心得收益
中國繪畫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飾和巖畫,原始繪畫技巧雖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對動物、植物等動靜形態亦能抓住主要特征,用以表達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對于生活的美化裝飾。在我剛接觸中國繪畫時對于中國繪畫就只有這樣的理解。淺薄沒有養分,不過這也是最直白的理解,對于外行人的我并沒有太過喜歡自己的專業中國畫。直到學習到中國畫的精髓時才發現,中國繪畫和中國畫的差別,中國繪畫注重畫,中國畫注重人文意境。中國畫,不光要畫,畫的同時要融入畫中,感受畫中風采,體會畫中意境,要感同身受,所以中國畫的價值無可限量。
學習中國畫的我,對于本科中國畫教育應該最有發言權。綜合類大學的中國畫要求沒有專業院校的那么難,但是需要完成的課程要比專業院校更加多。毫無疑問,剛剛進入大學的新生基本處于零基礎的狀態,第一學期肯定是基本功的練習。素描、色彩是兩門必修課程,這也將會直接影響你以后學習中國畫的風格。中國畫的素描要求以線為主,高中里的擦筆根本用不上,因為中國畫不要求光影關系,所以“只要把暗部涂黑就能夠有立體感、就能夠畫的像”的說法,在中國畫中是行不通的。那有人就會反駁,中國畫里不是也有很粗、很黑的面嗎?不,那不是面,是用毛筆“寫”的線。然后是色彩基礎訓練,同樣的,我們不追求畫的像,畫的一模一樣那就不是畫作,那是照片了。中國畫的色彩多數是練的色感,達到一種和諧的飽和度,讓人有一種舒服的感覺就對了。接下來就是構圖,選景的訓練,對于一幅優秀的中國畫作品來說,技法和意境是一方面,但是在此之前,一個好的構圖同樣決定了這幅畫的價值。構圖上完以后是白描課,練習傳統的用筆方法,從人物畫到花鳥畫,緊接著就是水墨山水,在整體的感受了以水墨為主的中國畫以后,接著就是要上色,所謂三礬九染,所有工筆畫,不管是人物還是花鳥,都要經過復雜的上色過程,顏色不能過于嬌艷,不然會讓畫顯得特別嬌氣也不通透。調制的顏色不能太過清淡,不然上了十幾遍顏色都和剛剛開始一樣,對宣紙是一種傷害。總之,畫中國畫一定要適量,不要把什么條件定死了,中國畫講究和諧,凡是和諧存在的必有其存在的價值。中國畫不是匠活兒,每一張畫都有著畫者的思想在其中,絕大多數畫者前期都是臨摹大師的作品,等到后期自己創作時,四處尋找素材。其實我是不建議要創作才找素材的,素材應該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一點點積累,是發現美、累計美的過程,是一種沉淀。
本科專業課程的結束,讓我開始回味總結。中國畫的前期總結也十分關鍵,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能剛剛接觸中國畫的時候毛筆還是“隨便”買,或者更多的是看中外觀,到自己深入了解后,毛筆、宣紙、墨都是畫好畫的基礎。毛筆在一開始使用時,要在冷水中把毛筆上的膠泡發,要讓每一根毛都散開,拿出水桶時要順著毛的方向把水擠干。新買的毛筆最好先畫工筆花鳥,因為工筆對毛筆的要求較高,然后可以用來畫人物,用到最后就可以用來畫山水畫。前期使用毛筆,一定要讓筆肚吸收充分的墨,這樣的毛筆使用壽命要長很多。在選擇宣紙的時候也特別講究,現在市場上的宣紙種類繁多,良莠不齊。一定要想好自己是用這宣紙寫字還是畫畫,畫畫還要分畫寫意還是工筆,每一種宣紙有其獨特的功能性質,生宣適合水墨山水,熟宣適合工筆花鳥、人物,半生熟的宣紙兼容性大,主要看作者的喜好。
中國畫本科的學習給本人帶來了特別大的收益,學習中國畫還能夠修身養性,磨煉性子,如果大家喜歡也可以花時間來學習,當你真的學上它,你將會愛上它!
【參考文獻】
[1]《中國美術史綱要》,黃宗賢著,人民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