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的音效是由語言、音樂、音響三個基本元素構成,三者密切配合,相得益彰。而其中音樂語言更是具有別具一格的聽覺魅力,因為在畫面含義薄弱的情況下,融入音樂,從音樂中獲得聲畫的完美結合,既能表達出影視藝術的心境,又能展現影視藝術創作者對于藝術形象的理解,達到基礎性敘事和展現影片深遠意境的完美統一。
【關鍵詞】特效電影;音樂;主題性;抒情性
隨著cg技術的發展,以及現代人審美追求的不斷提升,特效電影擺脫了傳統電影的線性思維模式,更加具有想象力和創造力,充分發揮自身的優越性,來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其中音樂的使用更是使得特效影片呈現出異彩紛呈的聽覺效果,通過音樂了解影片敘事基調、主題展示、情感渲染等。下面通過中西方兩部具有代表性的特效影片《海灣颶風》、《大圣歸來》來分析音樂在作品中的特性和美感展現。
一、音樂特性展現
1.背景性:背景性是了解一部影片的前提和基礎,它可以不直接參與影片劇情的發展,但是卻是具有敘事裝飾功能的音樂,對整部影片的氛圍起著渲染作用?!逗筹Z風》是以美國新奧爾良颶風海嘯的重大災難作為背景,整個片子雖然只有40分鐘,但從頭至尾將路易斯安那州特有的音樂貫穿其中,特別是70年代的美式藍調和爵士樂,既是當地音樂文化的展現,又能通過音樂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城市,更將新奧爾良獨特文化完美展現。
2.主題性:在影視藝術中,主題性音樂是用來概括影片內容,突出影片的主題思想,為整個影片定調,是影視音樂語言的核心,它的存在,使得影片觀點更加鮮明,并且富于表現力,反應作品美學思想的結構性音樂?!逗筹Z風》展現的不是颶風的殘暴,而是側重保護濕地,通過展現安詳的老人,明媚的陽光,自在游泳的鱷魚,共同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所服務。
3.抒情性:抒情性音樂能微妙細致的展現影片主人公的內心情感,增強觀眾的心理代入感,它是影視藝術音樂諸元素中最為突出的情感展示形式,一方面宣泄出影片主人公對于影片情感的展現,一方面又具有輻射作用,將影片的情感表達傳達給更多的受眾,具有崇高的“情感美”?!逗筹Z風》中唱詩班演唱的福音歌曲《God`s Good Hand》通過振奮的吟唱傳達出對于重建信念的堅定,讓人深受鼓舞,既是對于影片主題的彰顯,更進一步表達了對未來生活信念的堅定,是抒情性的完美展現。
4.環境性:環境性音樂是為了增加影視作品的環境氣氛、形成一種震撼人心的環境效果,它呈現出來的是一種真實性的美,也是特效影片中必不可少的音樂展現形式?!逗筹Z風》的主要音樂創作人說過:“環境性展現還是通過當地的主流音樂來貫穿,更加具有真實感和現實性。”在影片最后時候《This is My Home》響起,再配上夕陽西下靜謐的垂釣場景,以及南部莊園音樂,都是圍繞故事發生的真實環境來展現的,除了真實更能引起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思想共鳴。
二、音樂美感展現
1.真實美:《大圣歸來》是近年來中國特效動畫電影的巔峰之作,為中國特效動畫的發展奠定了里程碑式基礎。藝術是來源于生活的,完全脫離現實的作品不存在,而《大圣歸來》中的音樂運用為影片的真實感增色不少,影片中的江流兒,作為從小失去父母的掛單小和尚,沒有踏入過成人世界,純真善良是他的本色,所以影片在其出場制作上選用了單簧管、雙簧管等明亮的聲音展現孩童的童真爽朗;鑒于大家對于孫悟空的知曉程度,在它出場時音樂參考了西部牛仔出現時的瀟灑神秘,來營造孫悟空的形象,再加上一點口哨聲,表現性格中的放蕩不羈,將一個真實的孫悟空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2.沖突美:音樂語言中的沖突性一般通過音樂語言的渲染和烘托,強化故事情節的矛盾性和沖突性,形成一種劍拔弩張的沖突氛圍,為故事情節的推進營造激進的情景和美感。例如在《大圣歸來》中,有一段戲是河邊對打,為了營造激烈的斗爭場面,展現雙方對壘的緊張,形成強烈的沖突感,影片運用了《箏鋒》渡口戰群魔的曲子,通過急奏的古箏曲彈奏,將緊張情緒如電閃雷鳴般展現;影片開頭大鬧天宮的重頭戲,運用了《闖將令》和小刀會序曲,將奮進戰斗的精神和活力表現的酣暢淋漓,氣勢磅礴烘托出大鬧天宮的激烈,形成強烈的沖突美。
3.渲染美:通過音樂渲染情緒,將影片情感表達到深處,這種美感是深化影片主題的不二之選。例如《大圣歸來》中展現妖王混沌出場的情節時,為了將妖魔的形象展現完整,形成妖氣沖天、陰暗、恐怖的緊張氛圍,影片將日本“能劇”元素加入其中,因為“能劇”的音效是鬼怪的哀嚎、低沉的生死喊叫,達到恐怖至極的情感渲染;還有一段是在祭祀時,老生小生混唱的祭天化顏歌:五行山,有寺宇兮。于江畔,而飛檐。借童男童女之精華兮,求仙藥,而歷險。首先看到詞的大氣恢宏,加上老生的滄桑悲戚嗓音,混合小生音效的神秘色彩,將祭祀歌渲染出神秘又悲壯。
以上通過中國特效動畫電影《大圣歸來》和西方科普特效電影《海灣颶風》為例講述了音樂的經典運用,以及通過音樂展現出的特性和美感,兩者的共通之處在于通過音樂的節奏變化表現電影主題,通過不同的樂器展現不同人物的性情特征,用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曲風來烘托電影特色,為以后特效電影的音樂運用打下一些基礎,希望在以后的影片中能夠看到音樂被更多地運用,期許對于音樂運用有更多的認識。
作者簡介:姓名:趙釩妤,單位:聊城大學專業:藝術學(影視藝術理論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