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文化多次玩跨界,且每次都代價不菲,這次跨界動漫、電競等文化產業是否會再次消耗投資者的信任值,仍需觀察
11月16日至18日,烏鎮再次匯聚了人們的目光,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此召開。借著大會召開的東風,互聯網概念股又迎來了各路投資人審視的目光。
有意思的是,有一家名為萬家文化(600576.SH)的企業也多次借直播、網紅概念在機構推薦榜上露臉,不過記者注意到,相比其他深耕細作的互聯網公司,萬家文化在這個行業的履歷似乎有點兒單薄。翻看其歷史,發現這家公司“蹚”過的領域可謂百變。以房地產借殼上市、后又改做礦業,如今又以“電競網紅、直播”的大熱概念活躍在資本市場。截至11月18日,市盈率已達到近129倍,那么未來,萬家文化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是否能匹配目前的高市盈率?跨界之后發展會如何呢?
頻頻玩跨界 萬家文化的前世今生
如今已經變來變去主業的萬家文化,其實是有基因特征的。公司是于2006年借殼上市的,當時已經連續兩年虧損的棉紡織加工業公司慶豐股份難以扭虧為盈,為保殼,當時的控股股東將占總股本近60%的股份轉讓給浙江萬好萬家集團。隨后,萬好萬家集團將旗下萬家地產及新語之星賓館置入,從此,該公司的主營業務由棉紡織轉變為房地產開發、連鎖酒店經營。
當時注入的資產中,萬家地產評估值達3.7億元,資產溢價將近20倍,曾被市場質疑估值太高。而其在后來經營中的表現也說明:它確實不值這個價。
借殼上市時,其發布公告還對未來業績信心滿滿,稱主要有四個正在開發的經營項目,并承諾2008年將創造5000萬元的凈利潤。
當時,房地產正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大風口,其他房地產公司都賺得盆滿缽滿。2007年,萬科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0%,凈利潤增長110%,此后幾年也勢頭迅猛。但是,到了2008年以后,萬家地產借殼上市之時的業績承諾并沒有完成,竣工的樓盤只有一個。且在2007年至2014年間,營業收入與凈利潤最高的年份竟然是2007年,分別為4.6億及3600萬元。之后就一直走下坡路,還有好幾年凈利潤大幅虧損。截至2015年上半年,萬家地產的營收才90萬元,虧損409萬元。2015年年底,被萬家文化徹底甩掉,以8267萬元的價格就將曾經估值3.7億元的資產賤賣給萬家地產的總經理林和國,成為其個人自有資產。
身處中國近年來最大的風口卻沒有抓住,公司曾解釋稱,“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導致連鎖酒店業務的持續盈利能力下降。此外,公司房地產業務土地儲備不足、缺乏發展后勁的困境顯得尤為突出,后續發展前景并不樂觀。”
眼見房地產領域“玩不轉”,萬家文化來了一次大變臉,2011年,宣布進軍礦產領域。并于同年將新語之星酒店資產又轉讓回萬好萬家集團,轉讓價格400萬元,而2006年借殼上市時,其評估價格卻超過1個億。
但事實證明,萬家文化大跨步邁向礦產領域,也以失敗告終。為了顯示自己跨界礦產的決心,2012年6月,公司花近8000萬投資了浙江萬好萬家礦業投資有限公司,還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引進了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聘請了多名地質工程師及礦業管理人員,公司的礦業運營團隊已經組建完成。
但是這家礦業公司自成立之后就一直處于虧損之中。2013、201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950萬元、235萬元。凈利潤虧損擴大。分別為1235萬元、1613萬元。到了2015年前六個月,營業收入更是為零,虧損747萬元。最終,2015年12月,公司轉讓了其持有的全部股權,約4600萬元。經過這次折騰,數千萬就這樣打了水漂。
又臨風口 是否能如愿飛起
不過,萬家文化仿佛“越挫越勇”。2015年,公司再次語出驚人,宣布進軍與房產、礦業都八竿子打不著的動漫、電競等文化產業。2015年底賣掉了萬家地產和礦業,也徹底退出了房產界和礦產界,與之前的歷史撇得干干凈凈。目前旗下子公司名稱也一水兒換成了科技、文化類字眼。
不過,這次跨界能否與之前不同,擺脫“只折騰、不掙錢”的局面,畢竟時間尚短、無歷史經驗,且2015年底公司若不并表仍處于虧損狀態,萬家文化這次對風口的追逐是否能如愿飛起來,有很多投資者仍表示擔憂。
與之前一樣,公司一上來的野心就很大。2015年發布重組公告,想一次收購兆訊傳媒、翔通動漫、青雨影視三家公司100%股份,想一口通吃“影視+動漫+廣告”三個領域。而上述三家公司資產合計預估值就達 30億元。而2014年末,公司的總資產也不過6.5億元,螞蟻吃大象,這個并購案也被證監會否決了。
無奈,萬家文化只能先以3億元的價格收購翔通動漫,又將跨界的目光鎖定在當紅的電競產業圈。2016年,公司又發布公告,宣布將以4.1億與3.7億的價格并購兩家電競公司隆麟網絡與快屏網絡(估值后資產都翻番20多倍)。這兩家公司相當于電競圈當紅主播的經濟公司,從簽約主播的經濟合約中得分成。
不過,這兩家公司的業績增長速度似乎坐上了“直升機”。隆麟網絡2015年全年的收入僅為16.4萬,2016年上半年就已達到了3975萬,增長289倍之多。快屏網絡2014年和2015年全年收入283萬、1878萬,到了2016年,半年的收入就已高達4108萬。不過,并購預案中連這兩家公司2016年上半年主營收入構成都未詳細披露,這使得高增長業績的合理性被投資者質疑。
此外,萬家文化2016年前三季度營收不過5.3億,凈利潤不過6600萬。2015年,公司因合并報表才剛剛扭虧為盈。且整個公司的凈資產17.5億,商譽資產還占了10億元,比例高達60%,要知道整個A股的平均商譽占比僅為6.4%。這樣看來,這兩家標的公司是否值得本來就不寬裕的公司花這么多錢。即使高價買到了,是否真的能為公司帶來很大利潤。外界認為這是萬家文化的一次“豪賭”,投資者也懷疑兩家標的公司高估值的合理性。
有游戲界的業內人士稱,“游戲圈主播的月收入極不穩定,高的時候可過百萬,行情不好的時候則大幅下滑。”且電競主播與明星相同,都有人氣持續的問題,公司若將籌碼壓在這兩家未知風險很大的公司上,顯然不能讓投資者吃下“定心丸”。所以,今年9月,公司在并購公告發布之后宣布復牌,就連續遭遇兩個跌停。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公司股價也短暫從19.2元上漲了幾毛錢,又迅速回落,但市盈率仍高達129倍。有投資者認為,公司多年來一直發布跨界、并購公告,但少有實質動作,這不免令投資者擔憂,公司是借各種重組并購之名行拉高股價之實,若本次跨界再不成功,投資者的信任度也許將會消耗殆盡,公司本次經營需非常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