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武 魏興榮
湖南文理學院
現代農業產業鏈研究
王文武 魏興榮
湖南文理學院
通過對農業產業鏈相關研究的文獻綜述,界定了農業產業鏈的模式。設計了農業產業鏈的測度公式。
農業產業鏈;測度公式
由于現代信息及管理技術的引入,企業間的相互關系更為密切和復雜,活動領域和范圍進一步拓展;其次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農產品消費市場出現了市場需求的個性化發展;地區間產業競爭發展成為地區間產業鏈的競爭。
成德寧分析了了國內農業產業鏈鏈整合模式的利弊,提出了改善農業企業改善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的措施。
孫正平提出了將深加工與科技創新作為兩種農業產業鏈延伸模式。
戴孝悌分析“五里明模式”,運用產業組織理論和分工協作理論提出探討了農業產業發展的空間演變個性特征與規律。
丁家云、周正平將農業產業鏈的延伸與拓展界定為要與信息化相融合。
劉麗偉在此基礎上提出要將互聯網技術與產業鏈融合起來提出“互聯網+農業”的平臺服務與增值服務互補。
系數矩陣法
農業產業鏈是建立在價值理論基礎上的相關企業集合的新型空間產業組織。其基本特征是存在著大量的上下游企業的關系,即在一條農業產業鏈上,上游環節和下游環節存在交換關系,上游環節向下游環節輸送產品,下游環節向上游環節反饋價值。因此,對農業產業鏈上的企業投入產出的分析實質是產業關聯度的分析。依據產業經濟學理論,應該運用里昂惕夫逆矩陣B=(I-A)-1系數bij進行測算,其系數矩陣為:

從經濟意義上看,里昂惕夫逆矩陣系數bij表示第j部門增加一個單位最終產品,對第i部門產品的完全需求量。①從列的方向看,同一列完全需求系數反映的是某一具體部門增加一個單位的最終產品對所有其他部門的需求量,如果需求量較大,則說明擴張該產業會對區域經濟其他部門產生較大的波及效果,產業鏈的后向關聯效果好;②從行的方向看,同一行完全需求系數反映的是各部門同時增加一個單位的最終產品時,區域經濟各產業部門對此產品的反映程度。如果該系數總體較大,則說明該部門對區域整體經濟擴張反映比較敏感,產業鏈的前向關聯強度較大。
能值分析是一種可以連接物質產出、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分析手段。借助能值分析,能夠對農業產業鏈進行系統量化測算與分析。農業產業鏈的能值分析,要引進如下指標:
(1)凈能值產出率(NEYR)
NEYR =Y/F
式中,Y為產出能值;
F為投入能值。
(2)能值投入率(EIR)
EIR= F/R
式中,R為可更新資源能值使用量。
(3)能值貨幣比(EDR)
EDR= U/GNP
式中,U為總能值使用量;
GNP為國民生產總值。
農業產業鏈模式從縱向關聯關系分,可分為前向關聯延伸模式和后向關聯延伸模式;從橫向異質性分,可分為無差異拓寬模式和差異拓寬模式。橫向拓寬模式產業鏈的縱向具有關聯性,橫向具有替代性。產業鏈每個環節都是由大量的同類企業構成,根據企業產品的異質性,又分為無差異拓寬模式和差異拓寬模式。依據產業經濟學理論其數學模型分為:
(1)產品平衡產業鏈。
其矩陣可表示為:Ax+ f = x
式中,x和f 分別表示農業產業鏈的節點企業總產出和最終產品的列向量;A表示農業產業鏈的節點企業投入產出直接消耗系數矩陣。其數學符號分別表示為:

根據Ax + f = x 進一步整理得到 (I-A)x = f 。
(2) 價值平衡產業鏈。
產業推動系數ri,亦稱感應度系數。

產業推動系數ri>1,說明產業鏈上該企業的產業推動力高于產業社會平均水平推動力,企業具有基礎產業或瓶頸產業屬性。在區域經濟系統中不可或缺;當產業推動系數ri<1,說明產業鏈上該企業的產業推動力小于產業社會平均水平推動力,企業屬于低價值產業。
影響力系數(sj)

影響力系數sj>1,說明價值鏈上該企業的影響力高于社會平均水平產業影響力,企業對區域經濟具有較大的影響或帶動作用,在區域經濟體系中不可缺少;產業推動系數sj<1,說明價值鏈上該企業的產業影響力小于社會平均產業影響力水平,產業波及效果及影響較小。
[1]張鐵男,羅曉梅.產業鏈分析及其戰略環節的確定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5,24(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