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順杰 陳小小
溫州信達交通工程試驗檢測有限公司
淺談瀝青路面技術狀況檢測資料分析與利用
胡順杰 陳小小
溫州信達交通工程試驗檢測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高速公路也在不斷的發展,尤其是以瀝青路面為主。在大規模的高速公路建設以后,隨著而來的就是將是任務繁重的公路養護管理。路面檢測是養護工作的重點內容,也是路面管理系統中數據采集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結合親身工作主要從不同車道路面損壞狀況,路面修補的統計,路面損壞狀況指數與路面結構強度指數的關聯等進行了闡述。
瀝青路面;檢測資料;利用
公路管理養護部門針對路面損壞情況,依據《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 H20—2007)開展了大量的檢測與調查工作,期望能夠制定合理的養護維修方案,經濟有效地提高公路使用性能,延長公路壽命。按照《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 H20—2007),路面損壞狀況指數(PCI)由路面破損率計算得出能夠較好地表征路面綜合破損情況,PCI 越小,路面病害越多,路面性能越差。但這種評價方法不能直觀反映不同車道的損壞情況和各類病害占路面損壞的權重,未能全面結合各類病害的分布,進一步分析PCI與路面結構強度指數(PSSI)的關聯性,缺乏病害發展趨勢的預測,不利于指導養護維修。為此,有必要在現行規范標準的基礎上,強化路面狀況調查檢測資料的分析和利用工作。
瀝青路面建成后,初期產生的裂縫對瀝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沒有影響,但隨著表面雨水的侵入,路面強度隨之下降,在行車荷載綜合作用下。瀝青路面將會產生結構性破壞。瀝青路面裂縫從表現形式可分為橫向裂縫、縱向裂縫和網狀裂縫三種。影響裂縫的主要因素有:瀝青的品種和等級、瀝青混合料的組成、面層的厚度、基層材料的收縮性、土基和氣候條件等 。
《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073.2-20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 073.1-2001)、《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G E60-2008)、《全國干線公路養護管理檢查方案》、國家及交通運輸部頒布的其它相關規范、規程、辦法等。
路況檢測指標主要有:路面損壞狀況、路面行駛質量、路面車轍、路面抗滑性能和路面結構強度。一般情況下,路面技術狀況檢測多采用綜合檢測車檢測。
現行標準規范中的計算路面損壞狀況指數(PCI)的路面破損率(D R)是各種損壞的折合損壞面積之和與路面調查面積之百分比。結合實際工作,某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路面破損明顯,路面破損主要發生在行車道,超車道上的各類病害明顯偏少,行車道和超車道破損情況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必要進行不同車道PCI的統計分析。例如高速公路K1742+000~K1756+000段下行線行車道、超車道和雙車道PCI,如圖1所示。從圖1可知,K1742+000~K1756+000段下行線如按照行車道和超車道分別計算PCI,超車道PCI均大于行車道PCI和雙車道PCI,超車道PCI比行車道平均高18.87,超車道比雙車道PCI平均高11.17,行車道PCI比雙車道PCI低7.7。行車道行駛的車輛多,重車多,路面破損狀況差。若僅僅計算雙車道PCI,部分路段PCI評定為良或中,而實際上行車道的破損情況已十分嚴重。

圖1 K1742+000~K1756+000段下行線PCI曲線圖
以下行線K1748為例,行車道PCI評價結果為次(69.03),超車道PCI評價結果為優(92.01),按照雙車道整體考慮評價結果為良(80.52), 行車道和超車道之間路面破損狀況的差異可能導致整個路段PCI評價指標過于樂觀,造成養護周期的延長,無法保證行車道在合適的時間得到適當措施的養護。
日常養護過程中,輕度的路面損壞往往采用表層修補的措施。然而,表層修補并不見得能有效處治路面病害,尤其是較大面積的開裂類病害往往表明結構已開始出現疲勞破壞,將以較快的速度衰變。在某高等級公路路面調查中發現,很多裂縫修補后不久繼續出現開裂。因而路況調查時,未經有效處治的病害作為修補損壞進行統計,往往不符合實際。按《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H20—2007),路面修補損壞定義其權重為0.1大大低于其他路面損壞。例如:1m2的輕度塊狀裂縫表層修補后,損壞面積為0.1m2;而輕度塊狀裂縫其權重為0.6,損壞面積則為0.6m2。當評價路段修補破損率較大時,可能會造成PCI存在較大偏差。為此,建議未經有效修補處治的開裂類病害,按輕度開裂的權重統計。
路面產生破損是由路面結構、路面材料、設計施工、運營狀況和環境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 H20—2007)以彎沉作為路面結構強度評價指標,在瀝青路面使用性能評價體系中是決定路面是否補強的重要參數。養護過程中,對于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而言,往往彎沉下降到某一值,路面病害就已經表現出來了。路面彎沉的大小不僅體現路面強度狀況及相對差異,還反映出結構層的病害弱點所在。因而,有必要進行PCI和PSSI的關聯性分析,為舊路加鋪結構方案設計提供依據。
公路瀝青路面使用狀況評價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充分利用好調查檢測資料,強化分析,有利于養護時機、維修方案的決策。(1)在路面損壞狀況指數(PCI)評價時,路面破損率(D R)的計算如果以路面調查面積為基數,PCI的評價可能發生偏差,造成養護維修工作延遲。因此,建議對單個車道的破損狀況分別進行評價。(2)路面損壞程度分析時,將不同損壞類型造成的路面破損率和權重作為路面養護維修的參考指標,并建議將開裂類病害修補的權重適當提高。
[1]白日華. 瀝青路面病害檢測與養護決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3.
[2]姚飛.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預防性養護技術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