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濃 唐一博 陳秋燕 許珂 顏童
摘 要:如今,積極融合與碰撞的東西文化,現代與傳統觀念的摩擦,決定著我們正處在價值取向多元化的時代。為了全面客觀地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情況,開展了本專題調查,希望通過調查結果反映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的趨勢、內容及特點。
關鍵詞:價值取向;大學生;變化;分析
前言
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是多元化、多樣化的。80年代的大學生是純潔的代名詞,他們積極、樂于奉獻。90年代的大學生是奮進、熱情洋溢的,較80年代相比,價值取向逐漸帶有功利色彩。21世紀的大學生是盲目輕狂的,逐漸出現奮斗目標不夠明確、迷茫且彷徨的狀況。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價值取向為應當追求什么和應當如何追求提供了標準。面對錯綜復雜的世界,價值取向會受到某些因素直接影響。大學生只有認識自我與周邊世界,才能尋找到正確的價值取向,研究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變化有利于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輔助青少年健康蓬勃發展。
(一)影響大學生價值取向因素的假設
1、社會環境因素。目前中國政治上相對較穩定,經濟日趨成熟,但還有許多矛盾沒有解決。面對這些矛盾時,大學生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認識。
2、學校教育因素。學校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成果的一種方式和途徑。學校教育使青少年學會更好地融入群體與社會當中,具有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力。
3、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已經被作為一種學科進行研究,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這是培養孩子成人成才至關重要的一環,也是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和價值取向的重要環節。
4、自身因素。個人想法千差萬別,人生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很多人由于心理素質不好,就會產生各種消極或者不正確的想法,久而久之會形成錯誤的價值取向。
(二)大學生價值取向可能涉及的內容假設
1、價值觀念。2、學習態度。3、道德意識。4、就業理想。
二、研究設計
我們選擇了不同學校、專業和年級的在校大學生,就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就業觀,學習觀,道德觀等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最終獲得了一份較為客觀的材料。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95份,回收率為97.5%。其中男性100人,占總人數的50%,女性100人,占總人數的50%;各年級大學生均為50人。
調查對象:西華大學,西南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在校大學生
調查項目:關于大學生價值取向變化的研究分析
調查方式:隨機抽樣調查
抽樣方法:分層抽樣在各年級大學生中各抽樣50份,其中各有男女抽樣單位分別為100個。
具體調查方式:發放調查問卷。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195份。
調查時間:2016年5月
調查人:陳雨濃,唐一博,陳秋燕,許珂,顏童
調查內容: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影響因素、內容及特點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影響大學生價值取向因素
1、社會環境因素。調查結果顯示,18%的大學生認為社會環境是導致大學生價值取向變化的重要原因。如今,各種文化交流使大學生的思想也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多數大學生自我意識比較強烈,對待他人態度冷漠。另外,有22%的人幾乎對他人的幫助沒有感謝之情。此外,很多大學生思想不夠成熟,缺乏相應的社會經驗和判斷力。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導致大學生育目追求個人利益,忽視正確的價值取向觀念。
2、學校教育因素。目前大學生自我認識不夠明確,學習目的缺乏。在問卷調查中,28%的大學生認為學校教育是導致大學生價值取向扭曲的重要原因。學校過分重視學生成績,并將其奉行為評價學生優劣的重要指標。
3、家庭教育因素。30%的大學生認為家庭教育是首要因素,其中17%的學生指出,家長并沒有參與正確樹立價值取向的培養活動,14%的人認為家庭沒有教會自己如何認識自我,挖掘自身價值。現如今,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這代人或多或少受到溺愛,缺乏獨立精神。
4、自身因素。其中24%的學生認為自身個性十分鮮明,他們都覺得自己這樣做事正確的,然而,在大學期間,大學生對自己的價值取向有一個選擇的過程,為此會新生許多想法,但往往有些自己堅信的卻是錯誤的。
(二)大學生價值取向反映內容
1、關于大學生對價值觀念的認識,30%的大學生將“地位和金錢”作為衡量人生的價值標準,50%的同學將“安全和生命”作為最有價值的事物,20%的學生將“親情和友誼”作為最佳選擇。在人生態度這一問題上,55%的學生認為自己有明確的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30%的學生知道前景不容樂觀,但是仍然迷茫,不知該如何奮斗;10%的學生則是得過且過;5%的學生對生活失去了希望,覺得怎樣生活都不會好。這些數據表明多數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是正確的,面對少數茫然群體,應及時引導加以改正。
2、關于學習態度,35% 的同學認為學習在于“豐富自己的知識,拓開眼界,提高競爭力”,30%的同學贊同為“找份好的工作”而學習的觀念,10%的同學認為“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是首要,20%的同學認為學習是為了“擁有更多財富和權利”,另有5%的同學表示學習沒有任何目的。此數據說明,大多數學生的愿望是通過學習將自己的價值得到提升,實現自我認同及存在價值,基本的價值取向是正確的。
3、關于就業理想調查中,大多數同學想到沿海地區工作或謀求一份穩定高薪的鐵飯碗,最好能當公務員或者地方小官,一些同學堅持創新創業的想法,另一些同學選擇奉獻青春到邊遠地區支教或邊防,極少數同學沒有明確態度。這組數據說明絕大多數同學想爭取有利發展,取得高收入,獲得高職位,其功利色彩略顯。顯然,大部分學生將工作看作是謀生的手段而非實現自身價值的階梯。
4、關于道德觀念,幾乎所有同學都認為是誠信是做人之本,法制是道德的壁壘,奉獻是利己悅彼的藝術。總之,在如何看待我國傳統的仁義廉恥道德規范這一問題上,98%學生道德觀念是極好的。面對另外2%的同學,我們應當提醒并教導他們不斷踐行和遵守道德規范。
(三)大學生價值取向的特點
1、價值取向群體一致性與局部的矛盾性。總體來說,大學生價值取向積極向上,思想純粹干凈。但是我們也不可忽視大學生價值取向局部的矛盾性。當面對現實和壓力,初出毛犢難免會出現懈怠的情況,心理上比較迷茫失落,行為上隨遇而安。
2、物質享受與精神文明旗鼓相當。當代大學生面對物質生活有不可阻擋的渴求,但是在道德意識的作用下,他們明白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為了使自身理想早日實現,必須通過艱苦不懈的努力與辛勤付出的汗水才能實現。
3、價值取向確實存在些許偏差。現在家庭多以獨生子女為主,他們價值主體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主義傾向,講究自我先入為主,同時具有強烈的功利色彩,心不靜,神不寧。
4、價值觀逐漸向多元化、多樣性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向某種特定的軌道發生改變,在處理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關系上,大學生自主意識明顯增強,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
四、結束語
總體上,大學生價值取向是積極、健康和向上的。但社會價值觀念的變化、個體心理差異、家庭經濟條件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他們。價值取向具有多元化、多樣性的特點,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有一個基本的準則,我們必須明確對大學生進行價值取向教育的意義,為其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作者單位:西華大學)
參考文獻:
[1] 向欣.當前大學生價值取向的誤區及其對策思考EEn/ OL].http://www.jlgjxh.crl.
[2] 劉金濤,程延文,張莉,等.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調查 探析[J].教育科學,1995(1).
[3] 桃本先,新時期大學生價值觀演變的軌跡、特點及原因 f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
[4] 張宗新.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及教育『 J1 .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