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華汽車實業有限公司 尹桂珍
“互聯網+”模式下的黨建工作思考
文/東華汽車實業有限公司尹桂珍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運用“互聯網+”模式進行黨建工作成為了重要的途徑,這也是對傳統的黨建工作的一個有效的補充和完善。在“互聯網+”模式下,黨建工作不僅有了機遇,同時也有了挑戰,要想在這一模式下做好黨的建設工作必須要迎接挑戰抓住機遇。本文將闡述在“互聯網+”模式下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挑戰,從而提出相應的意見建議,促進在“互聯網+”模式下的黨建工作的發展速度。
“互聯網+”模式;黨建工作;挑戰;發展策略
“互聯網+”是一種新興存在的社會形態,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互聯網的作用,整合優化社會的資源配置,將互聯網有效地融入各行各業中,使得社會的生產力、創新力都能夠穩固的提升。信息時代讓人們有了更加廣闊的途徑和渠道去獲取信息,了解知識,為了能夠使我國的黨建工作順應潮流,高速發展,必須要與時俱進。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我國黨組織、黨的成員必須要能夠利用互聯網加強黨的建設、加強黨的管理以及提高黨員對自身職能的認識,開啟黨建工作的新模式。
(一)對黨的發展的挑戰。互聯網的出現,成為了人們隨意表達個人想法的公正平臺,這樣促使互聯網成為了人們宣泄的平臺。而這些自由言論會使得黨建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難,言論過多,而沒有有效的措施去制止這些言論的繼續產生,使得會多的人會受到惡意言論的影響。這樣的問題過多就會演變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樣會給我國的黨建工作產生惡劣的影響,不利于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對黨的工作者價值觀的挑戰。互聯網是一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開放性平臺,并且可以進行多元化的黨的教育,而多種渠道的新型方式,會給黨的建設帶來極大的挑戰。網絡是開放的、是虛擬的,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表達自己的想法、感情、探討和解決問題,而在這一平臺中,面對各種各樣的網絡動態,很容易影響到黨員的個人價值觀以及黨的建設工作會遭到一定程度的打擊。“互聯網+”模式雖然有效的結合了傳統的黨建工作理念,但是依然無法避免網絡的廣泛,西方言論、各類我國抵制的價值觀念都會有被帶離的可能。這樣的事件會直接影響我國黨的工作者的觀念,影響其正確的價值觀念。
(一)對黨建工作要有正確的認識。現在各類的反派思想層出不窮,多數從互聯網進行傳播。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良思想會逐步地影響著人們和黨的工作者。當然,進行黨建工作必須要遏制這一不良思想的傳播,但是并不是一下就能夠消除的。“互聯網+”模式的出現,給黨建工作帶來了許多的創新,使得其成效逐步地凸顯。因此黨的組織者、工作者必須要摒棄舊思想,全面去了解黨建工作,解放陳舊的思想,使得這一模式下的黨建工作能夠在我國黨的工作者的支持下全面發揮出來。當然,在實際的工作中,工作人員必須要加強建設,推動黨建工作的進程。
(二)在“互聯網+”模式下對黨建工作進行創新。“互聯網+”模式就是在不斷的創新下的來的產物,而在這一模式下進行的黨建工作也需要不斷的進行創新和進步才能夠穩固地發展下去。目前,必須要互聯網加強對于黨員的教育工作,使其能夠不受網絡反派因素的影響,也同時促進黨員的綜合素質有一個綜合性的提高。利用互聯網進行黨建工作的同時可以在平臺中開展對于黨員干部、黨員、預備黨員的教育工作,可以將嚴肅的思想教育變成吸引眼球、調動興趣的信息、視頻。其次,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調動黨的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可以開展一些相應的競賽活動,在網絡平臺進行,這樣的活動突破了傳統的時間地點的限制,有效地節約了舉辦活動所要花費的成本。其次,還能夠利用網絡進行會議的召開,不需要過多的顧慮,突破了多數傳統黨建工作的障礙。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運用“互聯網+”模式進行黨建工作成為了重要的途徑,這也是對傳統的黨建工作的一個有效的補充和完善。在“互聯網+”模式下,黨建工作不僅有了機遇,同時也有了挑戰,要想在這一模式下做好黨的建設工作必須要迎接挑戰抓住機遇。“互聯網+”模式是現代社會需要而創造的產物,黨的建設工作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模式和傳統的方法進行了有效的結合,不斷創造出新的形態,推動社會的發展進程。我國黨建工作涵蓋著我國的發展方針策略,需要不斷地更新。使用互聯網模式進行黨建,不僅提高了黨建工作的效率,還有效地突破了傳統工作中的障礙,使得黨建工作更加便利。當然,利用“互聯網+”模式開展黨建工作,不僅要迎接其中的挑戰,還要恰到好處地抓住其中的機遇和優勢,發揮黨的工作者的作用,不斷激發出工作者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推動我國黨建工作的長遠穩定發展。
[1]崔海燕.搭建“互聯網+”黨建新平臺[J].共產黨員,2016(3):26-26.
[2]麻黎明.探索互聯網時代黨建新模式[J].現代國企研究,2016(2).
[3]薄文博.運用網絡載體構建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16,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