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共烏海市委黨校 劉瀟
基層黨組織在推進從嚴治黨方面如何發揮作用
——以烏海市為例
文/中共烏海市委黨校 劉瀟
基層黨組織作為黨的執政根基,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關鍵所在。全面從嚴治黨,離不開基層黨組織作用的發揮。本文通過對烏海市基層黨組織情況實地調研,分析現狀,查找問題,力求探索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模式,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基層黨組織;從嚴治黨;烏海市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全面推進從嚴治黨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基層黨組織作為黨的執政根基,是整個黨組織的“神經末梢”,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毛細血管”。因此,全面從嚴治黨,離不開基層黨組織作用的發揮。本文以烏海市為例,通過實地調查研究,積極探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新模式,進一步激發基層黨組織創造力、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不斷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烏海市轄海勃灣、烏達、海南3個縣級行政區。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有黨的基層組織2476個,其中企業黨組織1422個,機關黨組織464個,事業黨組織394個,其他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黨組織196個。與全國其他地級市相比,烏海市面積不大、人口不多,但基層黨組織數量不少,并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取得顯著成效。
(一)注重夯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堅持把落實各級黨委(黨組),特別是各級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作為抓好黨建工作的關鍵,進一步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意識,切實履行基層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對基層管黨治黨工作負總責,以健全黨委抓、書記抓、各有關部門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建工作格局為抓手,緊跟中央、自治區黨委部署,精心謀劃推進黨建工作,真正把從嚴治黨工作抓嚴、抓細、抓實。
(二)注重優化整合基層黨組織設置。認真落實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任務要求,堅持“科學化引領、區域化組織、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工作思路,建立和完善了區域化黨建工作機制,實現街道社區區域化黨建工作全覆蓋。一方面,緊密聯系企業受市場環境、經濟環境等影響的實際情況,積極將停產、半停產企業所屬黨員納入就近企業、園區或街道(鎮)、社區(村)黨組織管理。另一方面,通過選派、培訓黨建工作聯絡員等途徑,鼓勵重組企業、新建企業同步組建黨組織。同時,積極在商業街、樓棟、協會和流動黨員集中點建立商圈黨支部、協會黨支部、餐飲黨支部等特色型黨組織,逐步實現了黨的組織和工作“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職能到位、責任到人”。
(三)注重加強基層服務陣地建設。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社區辦公和活動場所,不斷完善綜合服務功能,打造了一批集黨員服務、便民服務和公共服務為一體綜合服務中心。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探索數字化平臺建設與服務居民群眾的切入點,一些社區建立了集居民家庭狀況、就業、社保、黨建等信息資料于一體的網絡信息庫和社區信息管理服務平臺,通過開展“一站式”服務、代辦服務、政策咨詢、解難幫困等服務,為居民群眾提供個性化、多元化、團隊化服務。
(四)注重改進基層干部工作作風。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將活動中形成的成功經驗、做法轉化為從嚴治黨的具體措施。從強化服務意識入手,密切與群眾的聯系,著力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和“吃拿卡要”的問題,解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問題,使干部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工作作風進一步好轉,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進一步提高。以海南區巴音陶亥鎮為例,該鎮結合推進“十個全覆蓋”工作,倡導“一線工作法”,下派6個專項工作組,32名黨員干部分片到組、吃住到村、工作到戶,真正做到情況在基層掌握、問題在基層解決、矛盾在基層化解,讓群眾切實看到了效果,看到了作風上的轉變。
盡管烏海市基層黨組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新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重視和解決。一是村級黨組織人選后繼乏人。農村青壯年優秀黨員大部分外出務工或經商,留守的以老人、婦女、兒童居多,導致村級黨組織書記可選的范圍較小。二是基層黨員隊伍建設有待加強。主要表現為:部分黨員黨性意識淡薄。對黨員身份的榮譽感、自豪感、責任感有所下降,履行黨員義務、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意識欠缺。在調查中顯示,22%的被調查者認為黨員發揮作用一般,有時甚至不如普通群眾。農村黨員老齡化嚴重。農村留守黨員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參與黨建工作的意識和接受能力較弱,參加黨組織活動較少。流動黨員管理不到位。對于常年在外務工、居住,很少參與甚至從未參與黨組織生活的黨員,沒能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轉出組織關系或給予相應的黨紀處分,管理失之于寬。三是黨組織生活內容陳舊。有的組織生活內容脫離實際,活動形式和載體單一,多以會議為主,形成“一人說,眾人聽”的現象,很難調動和激發黨員的積極性,使得組織生活缺乏活力、吸引力。
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基礎在基層,重點在落實,關鍵在作為。因此,要立足地區實際,將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著力點,積極探索出一條具有實效的路子。
(一)強化思想教育,筑牢“從嚴治黨”信仰根基。把思想教育作為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堅持經常抓、抓經常,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借助網上黨校、微信平臺、手機短信、遠程教育等平臺,加強黨員教育培訓,特別是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員以及流動黨員的教育培訓,實現黨員教育培訓全覆蓋。有條件的黨組織應該每周開展一次理論學習或黨員討論,堅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確保思想上不落伍,覺悟上與黨的要求同步。
(二)加強隊伍建設,夯實“從嚴治黨”組織保障。抓住村(社區)“兩委”班子換屆選舉的有利契機,加強村(社區)兩委班子、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切實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班子特別是 黨組織書記。扎實開展村級組織10星級評定工作,集中人力財力物力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推進 “十個全覆蓋”。從現任優秀村干部、致富帶頭人、復員退轉軍人、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大學生村官中篩選儲備一批村后備干部,繼續選聘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優化村干部隊伍、黨員隊伍結構。
(三)嚴格黨員管理,確保“從嚴治黨”隊伍純潔。采取劃分黨小組的辦法,對老年黨員指派支委專人負責其教育管理,使老黨員老有所學、老有所管、老有所為。各工業園區和社區要及時對流入黨員進行登記,納入所屬黨組織開展活動。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各流出地黨組織要加強與流入地黨組織的溝通聯系,通過電話聯絡、手機短信、微信等形式了解流出黨員思想狀況和工作情況等,督促其參加流入地組織生活。完善獎懲機制,組織黨員測評考核,對模范作用好、工作標準高的黨員,給予獎勵;對群眾意見大、自我要求低、工作常犯錯的黨員,嚴格按黨紀黨規懲處;對長期游離在黨組織有效管理之外的黨員,及時清除出黨。
(四)創新黨內生活形式,踏實“從嚴治黨”落地之根。
根據內容來確定黨的組織生活形式,在擴大黨員參與面、提高實效性上下功夫。區別不同領域基層黨組織的職責任務、不同崗位黨員特點開展活動。如農村黨組織可圍繞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村風文明和諧、村民環境整治等開展活動;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可圍繞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促進生產經營和各項工作開展活動;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可圍繞中心任務落實、建強隊伍、管好作風等開展活動。盡量貼近思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解決黨員、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將黨員的學習方式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和“雙向交流”,使黨的組織生活內容由虛變實,提高黨員參加黨組織活動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