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金華市委辦公室(政研室) 朱越嶺
新發展理念引領義烏市人才工作
文/浙江省金華市委辦公室(政研室) 朱越嶺
本文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介紹了從八個方面著手做好人才工作,深入實施“義烏英才”計劃,深化建設“千人計劃”產業園,強力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促進國際貿易綜合改革,加快美麗義烏建設進程。
人才;項目;產業;資金;政策;服務
當前,浙江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強度縱深推進,美麗義烏建設也正如火如荼。加快新農村建設,邁向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道路,都需要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人才工作至關重要,任重道遠。
“義烏英才”計劃以及人才子女就學方案等政策的相繼出臺,填補了人才政策體系的空白,改善了投資環境。“千人計劃”產業園集聚了大批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孵化基地功能的完善成功吸引了一批高新項目入駐。但人才引進、培養、開發、服務和載體建設等體系還有待進一步鞏固和完善,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創新。人才工作如何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創新思路、探索方法、拓寬渠道,更好地為新型城市化建設、美麗義烏建設服務?
以才興產、以產興城,是城市提升發展質量的關鍵出路,而產業的布局與興起,則考驗著城市的發展和引才用才的智慧。各鎮(街)在制定發展戰略時要客觀分析,認真研究,找準自己的優勢,進行科學的定位,實行錯位式發展。人才與產業的和諧發展將促進新型城市化持續健康發展。當前要深化“千人計劃”產業園建設,積極發揮高端平臺的吸附效應,引領項目向規模化、高端化發展。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促進人才有序流動,有效提升人才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利用市場機制凸顯“第一資源”地位,憑借市場機制實現人才真正價值。完善以專業人才評價專業人才的體制機制,建立更加公正、公平的項目申請評價制度和相關體系。針對引進人才項目的特點,采集工商、社保等“大數據”信息查驗,“問診”人才和項目,通過新增“化驗單”,反映人才“誠信度”、項目“健康指數”,提高人才和項目遴選評審、考核評估、成效評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整合各部門職能,加快行政審批效率,依托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區和海外領軍人才服務專區,建立“義烏英才”計劃服務專窗,建立與職能部門快速聯動機制,暢通服務工作綠色通道,制作“陽光服務手冊”,規范辦事程序,對政策咨詢、項目注冊落地、政策兌現實行形成“一口受理、一門服務、一站辦結”的綜合服務保障體系。降低海外人才創業門檻與成本,提供研發平臺、信息平臺、投融資平臺等服務,為企業突破各階段發展瓶頸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
進一步發揮調研員經驗閱歷豐富、人脈資源廣闊的優勢,探索建立調研員“創業顧問”制度,為高端人才項目提供全程代辦服務,幫助解決項目審批、經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問題。建立“1+X”創業顧問配置模式,根據高層次人才的要求和建議,有針對性地在“創業顧問庫”中擇優選聘1名以上調研員擔任“創業顧問”,做到“創業初當保姆、發展中當參謀、成功后當保安”。
在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精英、知識、技術云集的創新創業盛會。創業周可推出集“人才成果推介”“創新創業環境”以及“人才對接交流”三大版塊的“3+N”展示模式,同時設立數個項目路演室和一場創新創業高端論壇,通過展示、推介、路演、洽談“四位一體”活動,實現人才、企業、高校、中介組織多元對接。
風投創投機構建設的相對滯后,不利于創業創新。組建多元化的創投風投機構,多舉措拓寬創投資源,多渠道籌集創業投資資金,由財政引導設立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和重點產業發展資金,鼓勵社會資金進入創投行業,探索建立科技銀行和風險投資公司,構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為創業之初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幫助種子期、初創期企業快速成長。
優越的生態環境不僅給引才工作帶來正能量,而且也帶來可觀的人才效益與經濟效益。人才的流動有其規律可循,與高薪、重金相比,高端人才往往更看重科研和工作的生態環境。生態城市具有“科技城+ 生態城+ 創新城”的特點,是一個城市步入現代化的標志。抓住“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活動契機,大幅度提升生態環境,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打造適宜人才干事創業的條件環境,有效吸引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
建設美麗鄉村是建設美麗義烏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使一大批“土專家”“田秀才”脫穎而出,并產生“培養一批能人、帶動一片發展、搞活一方經濟”的“蝴蝶效應”。對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作出較大貢獻、有突出成績的種養大戶、農民經紀人、科技示范戶、經營大戶等“優秀鄉土人才”與其他優秀人才一起進行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