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湘西自治州人民醫院 向詠梅
論計劃生育管理的體制改革
文/湘西自治州人民醫院 向詠梅
新形勢下,我國人口老齡化、人口整體素質偏低、人口性別比例不協調等現象仍然存在,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不斷進行計劃生育管理體制的改革就顯得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基于此,本文現對我國計劃生育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相應的改革對策。
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對策
在城市進程不斷加速的過程中,流動人口的迅猛遞增使城市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問題與挑戰。我國正處于經濟與社會的轉型階段,不斷進行體制改革是常態,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也是如此。從計劃生育政策實行至今,我國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獲得了巨大成績,期間政府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盡管在長時間的認識、探索與實踐工作中,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計劃生育管理體制,但與此同時,市場經濟也在不斷變化發展,政府職能也不斷進行改革,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也不斷出現了新的問題,使得現行計劃生育管理體制無法滿足計劃生育工作的發展趨勢。因此亟待進行體制改革,以提升人口素質,優化人口結構,進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一)部門政策不協調。從外部綜合治理環境分析,各部門之間的政策存在不協調、互相矛盾等特點,政府的公信力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一是計劃生育政策與經濟政策不協調,例如拆遷補償,政府是按人口計算的,違法生育戶的收益高于計劃生育戶。二是計劃生育政策與戶籍政策不協調,主要包括違法生育處罰政策無依據、公安部門戶口登記時不用告訴計生部門、流動人口辦理暫住證無需核實婚育情況等。三是計劃生育政策與教育政策的“兩免一補”不協調,違法生育的子女被征收了社會撫養費卻能獲得教育部門的補貼。四是計劃生育政策與民政政策不協調,主要包括強制婚檢的取消、婚育登記不需計生部門出示有關證明等。
(二)人口職能部門分散。人口問題包含多個環節,需要有一個權威、規范化的人口發展機構進行統一管理,但當前我國人口職能部門較為分散,有公安、計劃生育、民政、婦聯等多個部門,形成了典型的多頭管理。從體制上分析,多頭管理大大降低了各部門之間的合作意識,在涉及各部門自身利益時,常常出現爭功諉過的情況,也使弱勢部門受到忽視,其協調強勢部門的難度也較大,效果較低。
(三)基層部門工作銜接斷層。作為基層工作保障的社區與“單位”出現了管理斷層的現象,新建住宅小區不斷涌現,物業管理成為主要管理模式,且自成管理體制,較為封閉,政府的計劃生育管理體制也較難介入。單位管理體制也存在較大問題,單位中的人口流動性大,出現計劃生育管理工作不到位,使城市社區計劃管理體制形同虛設,管理漏洞現象嚴重。
(一)政府職能從管理向服務轉變。從目前的形勢來分析,政府計劃生育管理模式應該發生改變,應從傳統的管理模式轉變為服務模式,以適應復雜形勢下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基本需求。具體可以從兩方面做起:一是積極面對現存及未來可能存在的各類人口問題,宏觀掌控計劃生育管理目標,將政策的決策職能最大限度發揮出來,重視緩解人口老齡化、解決人口性別比例差異、人口流動性大、人口素質整體偏低等問題,以科學設計人口發展的宏偉計劃:二是持續進行“少生優生”的大力宣傳工作,盡管“少生優生”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多數家庭仍有生育意愿,對計劃工作更有需求,這就要求相關部門要提供相應的服務,包括技術服務、藥具發放、信息咨詢等。
(二)解決計生工作的“兩個基本矛盾”。計生工作中的“兩個基本矛盾”是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以及人們婚育理念、生育意愿與現有計劃生育政策之間的矛盾。在對計劃生育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必須重視這兩大矛盾并進行有效解決,因此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一切計劃生育管理工作應以人口計生工作的性質、特征與規律為主,進而確保計劃生育政策持續穩定,確保計劃生育工作持之以恒。
(三)綜合發揮政府部門的各項職能。從未來的計劃生育管理體制的發展來分析,要實現計劃生育管理目標,就要確保各相關部門綜合發揮其決策職能、組織職能、控制職能等,同時要進行計劃生育管理體制的重新設計,以使其符合各項職能的發揮需求。具體可以從四個方面做起:一是對于政策不協調問題,應該綜合目前的行政機制與制度改革需求,發揮政府的組織職能,以對計劃生育管理體制進行重設,進而確保“三位一體”管理體制的綜合協調。二是對于計劃生育管理中存在的多頭管理問題,應該成立自上而下的人口發展委員會,以對人口資源與人口發展進行統籌管理。三是對于基層部門工作銜接斷層問題,應該制定各項計劃生育與服務支持的相關制度,協調上下級政府部門的職能,建設社區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的社會支持體系。四是結合目前的計劃生育管理模式,建立并不斷完善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的責任考核制度,同時優化相關政策,明確各部門的職能,以發揮政府的控制職能。
(四)合理運用計劃生育職能手段。政府部門實現計劃生育管理的職能手段是多樣化的,主要有宣傳教育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經濟手段等,不同手段所發揮出來的效果也各有差異,因此應該合理進行運用,以將其作用最大化發揮。首先,應積極運用經濟手段。計劃生育是一項重要的社會公共事務,要將其列入公共財政范圍內;通過就業政策完善人口結構,提升人口質量,增加創業就崗機會,以有效解決勞動就業問題;以福利分配政策引導生育理念;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其次,合理運用行政手段。行政手段具有直接性、強制性等特點,能對行政相關人的行為進行強制要求,但應注意將管理模式從以處罰為主轉變為以獎勵引導為主。再次,依法運用法律手段。嚴格遵照現有的計劃生育政策開展計劃生育管理工作,不斷完善政務公開制度,規范公開內容,實行有獎舉報,有效利用人口普查與清查結果,增加社會撫養費征收力度。
(五)實施信息化管理模式。互聯網的作用不容置疑,能為各項工作提供了巨大便利,計劃生育管理工作也應該合理運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借助互聯網進行人口管理。如實行身份證“一卡通”。大膽改革現有的戶籍政策,用智能卡取代居民身份證,從人口出生登記時就確定唯一的身份代碼,建卡后輸入人口信息資源管理系統,直至死亡才銷卡。
[1]譚克儉.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問題[J].人口與發展,2011(2):100-106.
[2]譚正元.關于城市計劃生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科技博覽,2011(1):167-168.
[3]印東.新形勢下中國地方政府計劃生育管理體制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
[4]胡慕鴻.我國政府計劃生育管理改革研究——以南京市寧海路街道為例[D].南京農業大學,2012.
[5]賀楠.大連中山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社區化管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
[6]孫婷婷.金州新區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工作優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
[7]趙一春.基層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體制創新研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10):47-48.
[8]史惠芳.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研究——以吳江區為例[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