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楠 阮皓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關于增強高校基層黨組織自主性的可行性研究
李尚楠 阮皓雅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習近平總書在第二十三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高校是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的人才聚集地,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居于重要地位。
目前各高校主要是以學院為單位,以學科、專業為依托,垂直設立學生黨支部。高校基層黨組織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管理等對黨員施以影響,其目標是保持大學生黨員和黨組織的先進性,帶領和促進高校各項事業的科學發展。由于黨建、黨組活動的特殊性使高校基層黨組織在高校黨建工作中要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一)有利于推進基層服務黨組織建設。高校是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重要媒介,而高校基層黨組織具有廣泛聯系學生的組織優勢,是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重要平臺。第21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以科學理論為根本指導,以服務大局為根本原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健全制度為根本保障,推動高等教育走內涵式發展之路。
(二)有利于高校人才培養。加強和改進高等院校黨的建設,增強高校基層黨組自主性,推進大學生黨員發展管理制度的創新和現代化,是高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合格人才的任務和內容,黨在十八大之后對對高校黨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迫切需要,激發高校基層黨組活力直接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培養。
(三)有利于建設和諧校園。增強高校基層黨組的自主性,有利于打破大學生黨員在黨建過程中的被動狀態,緩解大學生黨員與黨組織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狀況,有利于推進中共中央有關政策的實施,利于落實“兩學一做”,同時促進校園內部創新風潮的發展,總體而言有利于建設和諧校園。
(一)成員多被動參與,自主性低。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成員主體為在校本科生與研究生,而從黨員發展、黨組活動開展、黨員教育培養等各個環節,都存在成員被動參與、信息高度不對稱的狀況。
(二)內部管理體制、機制運行不暢。在高校內部存在基層黨組織的設置不夠完善、與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不相適應的情況。在黨員發展過程中,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程序性強,環節較多,工作繁重,在制度運行機制的建立上,缺乏科學規劃、有效組織、缺乏機制措施的可操作性導致了高校基層黨組在機制運行上不暢,環節管理脫節,評價標準不一。
(三)黨組活動形式與內容落后。高校基層黨組主體為大學生黨員,在新形勢的時代背景下,當代大學生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并追求與時俱進,雖然活動主題也呈現出創新的特征,但是許多高校的基層黨組織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卻滯后于時代發展。
(四)知行脫節。由黨組活動形式與內容落后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知行脫節。很多高校基層黨組織對廣大青年學生黨員的教育內容沒有結合其個性特點,沒有引入足夠的新的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因此在在黨員發展工作中只是一味機械地學習一些硬性的政治理論知識,造成思想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之間的脫節,黨組織活動的針對性與導向性弱化。這也造成大學生黨員對于基層黨組的態度轉為冷漠、游離,并呈現出缺乏熱情的狀態。
(一)改進高校黨建工作的政治背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提出要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為提高高校基層黨組自主性打下政治基礎。習近平指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斷改革和完善高校體制機制;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對高校黨建工作改進的要求為提高基層黨組自主性減小了變革的阻力,也堅定了高校各級黨支部發展并完善黨建工作的決心。
(二)自媒體利用多元的時代背景。21世紀已逐步邁入了自媒體時代,大學生作為社會新興、前沿群體,對于新媒體利用增多。人人網論壇、黨建博客和微博等眾多社會化新媒體成為了當代在校大學生獲取黨建等理論知識的最有效渠道之一,這在很大程度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利用社會化新媒體的興趣和能力。在近期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提到,中央各部門要牽頭配合,“積極引導黨員利用網絡自主學習、互動交流,擴大學習教育覆蓋面,注重運用各類媒體,宣傳“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做法和成效,加強輿論引導,營造良好氛圍”。
(三)大學生的自主創新活力的人員優勢。大學生的一大特質在于其是高知人才,是未來國家建設的主干力量;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大學生的另一特質是有多元文化認同傾向,自主意識更為鮮明,更加渴望個性化、特性化的發展。因此在活動舉辦、自媒體宣傳等靈活性較高的領域上可以適當進行權力下放,交給大學生黨員,可以達到減少基層黨建人員負擔與增強基層黨組活力的雙重目的。
增強高校基層黨組織自主性是一個雙向驅動的過程,面對高校基層黨組建設的現狀,其制度完善與自主性的下發仍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這個進程將會加快,最終達成高校基層黨組創新活力迸發、組織凝聚,組織與成員的共贏局面。
參考文獻
[1]楊立瓊. 新時期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重點難點問題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
[2]鄒亞男. 大學生政治社會化過程中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功能分析[J].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1:87-89.
[3]張霽薇.大學生黨員發展管理制度創新研究[D].大理學院,2015.
[4]張明艷.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創新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05:5-6.
作者簡介
李尚楠(1989-),性別:男,籍貫:山東龍口,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職位:輔導員,學位:碩士,研究方向:學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黨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