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鄧鮮艷
圖書館“創客空間”的構建研究
文/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鄧鮮艷
近年來,世界各國在積極進行圖書館建設的過程中,提出了“創客空間”這一全新的圖書館服務模式,該服務模式建立在使用者需求基礎之上,為使用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本文從“創客空間”的概述入手,對圖書館“創客空間”的構建的原則進行了簡要介紹,并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功能設計,希望對我國圖書館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圖書館;創客空間;構建
“創客空間”同以往的學習空間相比,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實驗性,能夠在指定空間中為使用者提供充足的技術、材料、工具等服務,促使使用者在日常利用圖書館空間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進行靜靜的閱讀,還能夠以動手等方式參與到知識的探索中去,對于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者的探索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圖書館是知識、文化傳播的重要基地,新時期,我國在積極提升圖書館現代服務能力的過程中,應加大“創客空間”的構建力度,為使用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傳統的圖書館在運行過程中,以收藏知識為主,新時期,將信息技術同圖書館進行有效結合,圖書館運行過程中,不僅能夠更加廣泛的收集知識,同時還能夠充分發揮知識的傳播作用,為擴展使用者的知識面奠定良好的基礎。現階段,圖書館運行過程中,不僅僅依靠書籍來吸引人民群眾的注意力,還需要充分利用創客空間這一重要的知識交流、溝通和傳播平臺。
圖書館中構建“創客空間”,能夠為使用者收集、準備各種各樣的學習設備、資料、材料以及技術等內容,促使使用者在圖書館當中能夠通過實踐對知識進行探索,而不僅僅是單純的閱讀和學習。“創客空間”運行過程中,參與學習的成員可以針對相關知識、技術以及資源等內容進行充分的交流,互相吸取經驗。因此,“創客空間”的有效運行,對于提升使用者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以人為本原則。現階段,在積極提升圖書館吸引力,為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服務的過程中,“創客空間”的構建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以人為本原則下,不僅要保證圖書館運行過程中,能夠充分尊重使用者,還應當從服務、環境建設等角度盡量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從而促使圖書館運行過程中呈現出濃厚的文化氣氛和自由精神。
因此,在設計“創客空間”的過程中,可以對“箱體”和“夾層”等方式進行充分的利用,提升空間的獨立性,在分割區域的過程中,可以對書架等進行應用,構建出動靜結合的圖書館區域。例如,在空間學習區域的過程中,可以設置圍合空間,該空間建立在錯層空間的基礎上,每一個小的空間都可以成為獨立學習、探索的封閉式空間。類似典型的圖書館“創客空間”設計有印第安納州的Studio 300工作室,其擁有一個共享的控制室,其內部包含三個獨立的團隊空間,使用者不僅可以利用內部的高科技展開知識的探索和研究,還能夠利用獨立的空間進行思考。
(二)復合型空間原則。在以人為本原則的基礎上,對圖書館整體面積、服務功能以及資金等限制性因素進行全面的綜合思考,從而提升空間設計的合理性,促使各個區域功能凸現出來,因此復合型空間的構建至關重要。
在保證“創客空間”不同區域功能共同發揮作用的過程中,應科學的設計各區域之間的比例。例如,在設計過程中,首先應保證前廳設計能夠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保證其在寄存以及休息的過程中擁有足夠的空間,并能夠在同咨詢臺接觸的過程中,獲得所需信息。由此可見,在進行“創客空間”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從復合型空間的角度出發,對空間空能、使用頻率以及使用者需求進行充分的掌握,保證各個區域運行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功能,不會互相造成影響。
設計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內容的過程中,首先應對圖書館內部不同區域之間的功能進行劃分,構成合理的功能區域。同時要結合藝術和服務兩種設計技術,從使用者的需求角度出發展開設計。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了探討。
(一)門廳區服務功能設計。通常情況下,這一區域應當包含物品寄存處、信息咨詢臺和休息區域。根據圖書館整體規模來規定這一區域的面積。咨詢臺處于入口位置,在日常工作中,能夠為使用者提供詳細的圖書館服務信息、為其辦理進入申請并提供相關資料服務。入口以及出口應分為兩個通道,便于維持圖書館內部秩序,同時也有利于使用者提升業務辦理、咨詢等效率;在設計寄存處的過程中,應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如寄存柜可以擁有語音功能和便捷操作界面,使用者可以通過語音和相應的操作,快速的存放和領取個人物品。
(二)中心服務區功能設計。圖書館內構建集中分布式網絡,并構建最少兩個計算機獨立空間,為保證圖書館內信息技術與服務的完善做基礎。這些計算進獨立空間通常包含藝術設計、數據庫實驗室和多功能閱覽室等。這一空間在應用過程中,可以為人們提供定期的信息技術知識講座,并指導人們學習計算機技術等,這些公共課程在開展過程中,能夠極大地提升人們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在沒有相關課程的過程中,圖書館可以利用這一空間為企業或團隊提供服務。
(三)學習服務區功能設計。在“創客空間”當中,圖書館可以針對學習者的興趣愛好以及所學專業內容,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的創客學習目錄,提升課程的特點,從而激發使用者的創造性思維,例如,視頻資源、交互軟件和實物展示等課程目錄,能夠從不同角度激發使用者的興趣以及思維能力。因此在學習服務區域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包含DIY制作區域、會議廳和展覽館等。例如,在對汽車相關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該區域可以為學習者提供汽車發展史介紹、修理以及開車規則等內容,還可以引導使用者充分利用互聯網,對3D模型進行下載,在對模型進行制作的過程中,充分利用計算機軟件等。
(四)智能工作區域功能設計。該區域在運行過程中,能夠為使用者構建配套的生產加工設備,引導使用者在學習過程中,對技術進行更加深刻的掌握。例如,可以將銑床、激光切割機、數控機床以及3D打印機等應用于這一區域當中,并保證這一空間的封閉性,使用者在對這一空間進行利用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圖書館提供的原材料,在實踐中同其他成員經濟交流和學習。
綜上所述,圖書館是知識、文化傳播的重要場所,在科學和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的過程中,智能手機以及網絡的廣泛應用,導致圖書館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必須及時進行服務模式以及自身功能的創新,努力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從使用者的需求角度出發,提升服務內容的人性化和針對性,從而將自身的傳播能力進行充分的發揮。
[1]李小聰,趙敏,王惠.館員參與圖書館創客空間構建模式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扎根方法的探索性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5(12):39-42.
[2]羅巧燕,朱軍.高校圖書館館員參與創客空間構建意愿影響因素模型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5(22):45-49.
[3]李杉杉.服務“創客”群體的圖書館協同創新型嵌入式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5(13):63-67;95.
[4]李小聰,王惠.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構建館員參與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5(12):39-44.
[5]宋甫,吳躍偉,韓曉雪,慕慧鴿.我國圖書館創客空間理論研究與實踐發展綜述[J].圖書情報知識,2015(06):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