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閩紅福建省福安市老區中學 355000
?
微時代,大課堂
——關于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思路與評價
郭閩紅
福建省福安市老區中學 355000
【摘要】語文學科是初中教育的基礎,它的教學質量對學生的日常生活產生深厚影響,還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正是語文學科所具有的重要性,使得教師開始不斷在課改之路上尋求著更好的教學方式,希望可以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而“微課”就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它的出現及使用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的豐富程度,也讓學生對語文產生了新的理解。對此,本文先就微課的含義和可行性進行闡述,從而分析了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思路,在最后評價了微課的種種優缺點,以期給同仁們提供經驗參考。
【關鍵詞】微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運用評價
微課是在如今課改潮流下新興的一種教學手法,近幾年才逐漸流行起來并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微課,即教師利用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手段,將教材重難點呈現出來,以開展教學活動的教學模式。一般來說,微課往往只有五到十分鐘,時間短,但是比普通的生填硬灌式教學方法要高效很多。它的教學方式靈活多樣,而且很能抓住學生的眼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微課在短短五分鐘的時間里就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將重難點快速并且有效的教授給學生。正因為具有如此清晰的教學模式以及高效的授課方式,使得微課模式推廣勢在必行,筆者在文中對其融入語文教學中的可行性以及實踐模式簡要探討。
微課一般指的是以多媒體為載體,利用視頻,圖片等方式將課堂教學中的某一知識點進行生動細致化展示給學生,教授知識點的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教學視頻的制作,當然也包括與之相關的教學設計、課件、以及課后的反思測試等等。它們的組合呈現了一個多元化的小結構體,讓知識點主體化、趣味化以及易學化。因此,微課與傳統課堂教學是有所區別的,但是又是汲取了傳統課堂中的核心內容,其短小精練,但又內容全面,讓學生在提升興趣的同時學到知識,掌握重難點內容微課模式。
語文是我國最基礎的教學課程,任何課程都不能撼動語文的地位。它既是我們日常生活必用的語言,也是我們學習其他學科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加入微課,是非常有必須的。這種結合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微課的優勢,也能推動語文學習從傳統向現代化過渡。另一方面,我國的語文教學基礎十分牢固,這就為微課的實施提供了相當量的實驗實例,可以為建立微課資源庫奠定基礎,為以后微課的共享提供方便。再次,語文課程本身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體,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必要離開課堂,進行其他形式的課外實踐。這時候微課的運用就能夠彌補傳統教學課堂的局限性,教師通過進行課內外的結合方式使學生更為牢固地掌握語文知識。
微課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如何在傳統教學中發揮其最大功效也是一大難題。筆者在文中就如何運用微課提供一些思路,希望能夠讓語文教學更加出彩,收獲更好的效果。
(一)巧用微課,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語文課文的選取是多種多樣的,各個方面,各種題材、形式都是不同的,這就使得學生對某些教材中的內容頗有疑惑。這是因為學生本身的生活閱歷并不豐富,因此在對部分內容上理解困難重重。微課因為它特有的具體形象,就可以彌補教材中的不足,讓學生在視頻或圖片中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學習《濟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創作的一篇描寫濟南冬天溫情一面的文章,凸出了濟南特有的動人冬景。因為學生沒有領略過杭濟南的冬景,所以很少有人能理解濟南冬天的溫情美以及老舍先生想表達的思想感情。由于課本上并沒有插圖幫助學生理解,這時候引入微課就十分必要了。筆者在教學中利用濟南的冬天的微課視頻,生動地刻畫了濟南冬天呈現出的美景,正如老舍先生所說的:“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這樣的微課呈現在學生面前,再加上教師的解說,使得學生對濟南的冬景有了更具體的認識,對老舍先生的情感寄托也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體會其意境美,領略作者想表達的情感。
(二)巧用微課,解開學生對課文的疑惑
傳統課堂只有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的時代已經過去,現代課堂中師生互動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利用微課可以找到課文中的疑惑點并將其與學生的興趣點結合起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開展重難點巧提問,讓學生產生疑惑,在利用微課圖文并茂的解釋,讓學生在微課中答疑解惑。
例如在《最后一課》這篇課文中有著大量的細節描寫,很多都是耐人尋味。有同學在這里經常會感到十分困惑,理解不清。例如屋頂上鴿子咕咕低叫,小主人公發出:“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的話語,卻戛然而止。學生沒有理解其深層的含義。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背景歷史時代分析,讓學生快速進入教學情境之中,解開學生對課文的疑惑,并得到啟發。這些細節看似是作者隨便的描寫,但實際上卻作用很大。它們起著烘托環境氣氛、塑造人物性格和表達中心思想的作用。每一個細節都包含著作者的用意,讓人深省。
(三)巧用微課,方便教學中點名文章主旨
很多同學在閱讀語文課文時,經常感覺讀完全篇也不知道文章到底講了什么,不知道如何抓住文章的主旨。這時候利用微課教學就可以巧妙地利用與課文主題有關的人或物或事件,將主旨總結,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既可以讓學生快速把握全文,也可以從中提煉出文章主旨。例如在學習《再塑生命的人》時,作者海倫·凱勒是在講述對求知的熱情以及艱辛而愉快的生活經歷,更表達對莎莉文老師的感激之情。筆者在講課文之前首先先進行微課的講解,配上音樂展示圖片:磚縫中的種子在沒有陽光營養的情況下堅強的發芽生長和老師對學生關愛這兩幅圖片,讓學生討論看到這兩幅圖片后感想和啟發,再進入課文的學習,鑒賞本篇課文的內容和主旨,進而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體會到作者雖深有殘疾但積極樂觀不放棄的心態,以及師生情的文章主旨的體現。
(四)巧用微課,點燃學生寫作興趣
生活處處是寫作的素材,但是往往是這時候學生更不知道如何寫作。通過作文課上學生們的表現,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學生限時作文的內容基本上都很空泛,沒有真情實感,使得作文失去了原本的色彩。究其原因,這都是學生寫作脫離生活和感受不到周圍鮮活美好事物的原因。利用微課的真實感和直觀性,就可以很好地彌補單純的講授式作文課,并可將社會生活鮮活的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的內心不再空洞,從而激發出真實的情感和想要抒發的情感。例如在寫親情題材的作文時,筆者會利用微課播放公益廣告:父親老年癡呆,但還記得兒子最喜歡吃餃子,所以將餃子偷偷裝進口袋帶回去給兒子吃;父母生病了但是兒女打電話回來只字不提,不想給子女增添負擔。這兩段視頻的播放讓學生身臨其境,從心靈深處喚起對父母的愛,讓他們產生出真實的感受,而收到的效果就是課堂中學生們的奮筆疾書與抒其所想。
(五)巧用微課,帶領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微課可以將視頻、聲音、圖片結合起來,將呆板的死物化為形象生動,打破傳統課堂的局限性,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在學習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形象與具體的優勢,再加上合理引導,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他們主動去品味古詩詞中的意境,體會文章內涵。例如在學習元曲作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筆者會利用微課展示詩中描寫的秋郊夕照圖,在外的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凄涼夕陽下,表達出游子漂泊在外的凄苦之情。此時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受幾個詞帶來的環境描寫就能抒發某種情感的魅力。
在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日益成熟下,各種現代化媒體相繼出現。微課教學在現代科技的支持下,越來越走進我們的課堂,將其與傳統的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視頻、圖像展示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學習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微課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他們的參與程度。這對提高教學質量以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有極大的好處,給傳統語文教學模式注入了鮮活的血液,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前景十分良好。
微課教學可以構建直觀、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鍛煉他們的分析能力,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而教師充分利用微課,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解開學生對課文的疑惑、揭示文章主旨、點燃學生寫作興趣以及帶領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魅力,有助于引導學生將重難點吸收消化,達到語文課堂優化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蔣成杰.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1):64-65.
[2]耿甜甜.微課程對中職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01):53-54.
[3]呂艷霞.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嘗試[J].現代教育,2014,(05):116-117.
[4]石磊.運用微課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魅力中國,2014,(20):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