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福民
警惕形形色色的假食品
文/陳福民
早些年,人們聽聞過英國有人工合成的牛肉,不禁令人一驚。隨之,這類“高科技”的人工合成產品在中國市場上也出現了。江蘇菜市場曾驚現人工合成銀魚,這種小銀魚頭部有小小的眼睛,但沒有內臟和魚骨,撈起后用手一捏就碎,類似于凝膠物質。有人拿回家后怎么煮也煮不爛,小銀魚無刺也沒有腥味,懷疑買的是用塑料或者硅膠做的假銀魚。這樣的“魚”能吃嗎?
在中國,這種“高科技”人工合產品比之國外“有過之而無不及”,屢禁不止的問題食品讓人不由倒吸一口涼氣,之前有人造假雞蛋、用牛肉膏腌制的假牛肉,而今又出現了人工合成魚,還有“假海蟄”、“假魚翅”、“假海參”、“假鮑魚”等假海鮮,更讓人震驚的是,這海鮮居然是用不可食用的化學物質合成的,這樣的“海鮮”吃下去,會對人體造成什么危害?那就不敢想象了。
隨著蜂蜜、蜂膠等蜂產品的藥用功效逐步為人們所了解,蜂蜜產品日益走俏市場。一段時間以來,國內部分地區相繼出現“假蜂蜜”事件,也無疑給消費者的心理蒙上一層陰影。
這種“登峰造極”的食品造假現象已經令人防不勝防,只有讓我們大力普及科學知識,拿起科學的武器,才能“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炎炎夏日,外出就餐,很多人都喜歡吃個涼拌菜海蜇皮。可是,當你正津津有味地品嘗這美味海產品時,發現這些海蜇吃起來很脆,卻沒有那種嚼勁,和以前吃的海蜇都不一樣,而有人告訴你這些海蜇都是假的,添加劑超標,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這會使你比吃了蒼蠅還難受的。
據報道,一段時間以來,我國昆明、青島、海南、湖州等多地用添加劑制成“假海蜇”,2016年5月僅常州就有10多噸假海蜇絲流入市場。
海蜇絲居然也有人造假——這些所謂的“海蜇絲”,全是化學原料人工合成。據了解,這種假海蜇都是用化工原料海藻酸鈉、硫酸鋁銨(俗稱明礬)、無水氯化鈣這三種添加劑加水制成。具體制法是,用開水將“海藻酸鈉”添加劑融化后,在水桶中浸泡成糊狀后,再加入玄色素,經機器擠壓成細細狀的“海蜇絲”模樣,即為“假海蜇絲”。
添加劑制成的海蜇絲
這些“人造的假海蜇絲”外表上看起來像透明的膠帶一樣,通體透明,沒有味道,沒有紋路,韌性很強,用手輕輕拉扯不易扯斷。“假海蜇絲”容易儲存,泡上一個星期也不會壞。而真的海蜇絲,顏色看上去偏黃色,聞上去有海腥味,像刀切過一樣有紋路,肉質發脆,吃起來脆響,有嚼勁。
長期食用這些“假海蜇絲”危害極大。首先是因為在這些“人造海蜇絲”中,海藻酸鈉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其特點是有增稠劑的作用,還有凝膠性和成膜性,但不能直接做主料制作食品。把添加劑當做食品來吃,過量食用對人體有害。
相關研究發現,海藻酸鈉含有較多的纖維素,雖然纖維素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但吃得太多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它在腸子內還會吸附其它食品中存在的鐵、鈣、鎂、鋅等礦物質,使這些營養素也不能被人體吸收,所以多吃可使人因缺乏多種礦物質而出現營養不良等癥狀。
其次,在“人造海蜇絲”中,另一種原材料是硫酸鋁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明礬。明礬在其中起到膨化劑和保濕劑的作用,增加假海蜇絲的產量,同時明礬的水溶液還能使假海蜇絲的穩定性增高,不易脫水。但這種材料中鋁元素含量較高,長期食用會影響人體對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導致骨質疏松、貧血等。
經檢測鑒定,這些“假海蜇絲”中鋁含量為3300毫克/千克,超標準30多倍。據了解,如果人們長期誤食這種含鋁嚴重超標的假海蜇,長期攝入鋁元素,會損傷大腦,能夠影響甚至破壞人體的神經系統,使得神經衰弱的發生率明顯提高,甚至傻掉或使人易患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癡呆。還可能出現貧血、骨質疏松等疾病,尤其對身體抵抗力較弱的老人、兒童以及孕婦的危害更大。
那么,我們如何辨別真假海蜇呢?
1.看外觀。假海蜇絲呈現透明、有韌性,一般拉不斷。同時,假海蜇絲粗細相對均勻;真海蜇絲呈現白色或淺黃色,沒有斑點,如果拉扯還是容易斷的。
2.聞味道。假海蜇絲氣味獨特,而沒有海產品的腥臭味,還可以有藥品的味道;真的海蜇有海腥味。
3.嘗一下。真海蜇吃起來有嚼勁、不堅硬、脆,吃起來還有響聲;假海蜇絲吃起來脆,但沒有韌勁。
4.了解價格。所謂便宜沒好貨,假的海蜇絲可能4~5元一斤,但真海蜇遠非這個價格,越是海蜇頭越貴。
購買、食用海蜇請注意:
一是購買整只海蜇。假海蜇處理成絲狀就是為了混淆視聽,購買整只或未經加工的海蜇更容易辨認和識別。
二是真的海蜇在生產過程要經過三礬二鹽的處理,即使用明礬脫水和鹽腌制。所以海蜇在食用之前需要充分清洗,先要充分浸泡,然后反復搓洗,最終還需要切絲之后再進行清洗。
案件發生在2011年9月19日,安徽省利辛縣工商局工作人員接到群眾舉報,稱該縣的順河路農貿市場內銷售的“鴨血”中甲醛超標。于是,第二天工商局即對該市場經營戶李某、蘇某銷售的“鴨血”安排了專門抽檢,結果發現,所采兩個樣本中均含有甲醛成分,且含量分別超標422倍和247倍。
經查,犯罪嫌疑人劉某、李某系夫婦,利辛縣本地人。自2010年9月起,兩人便從當地生豬屠宰場以低廉的價格大量購買豬血。在一李姓居民的教唆下,把豬血煮好后,放在一個盛水的水池里,之后往里面放幾瓶蓋量的甲醛,泡兩三個小時,然后把豬血撈出來,有光澤、不爛、可以防腐的“鴨血”即加工好了,再高價銷給當地農貿市場的經營戶和小菜販。
豬血加甲醛制成的有毒“鴨血”
其實,用豬血、牛血加甲醛制作成假鴨血的造假事件在全國多地均有發生。由于豬血的產量大,使用量少,市場價要比鴨血便宜很多。商家為了追逐利益,以豬血冒充鴨血本身就是一種欺騙行為。最讓人痛恨的是,為了協調口感,讓豬血從口感和顏色上更接近鴨血,制造者向血制品里注水。這一注水,麻煩就來了。顏色稀釋了,這肯定要添加色素調整顏色,添加的到底食用還是工業色素這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工業色素可要比食用色素便宜的多。我們知道注水肉容易腐敗,注水血制品也是同樣道理,所以為了防腐,還得添加防腐劑,即甲醛。
至于各地的“假鴨血”還有什么花招?曾經有人采樣到四份樣品,經DNA檢測發現其中三份不是純鴨血。其結果如下:
1號樣品取自鴨血粉絲店,散裝一直流水,血腥味重牛血;
2號樣品購自菜市場,盒裝比較硬,血腥味較淡部分是鴨血;
3號樣品購自另一家菜市場,也是盒裝比較硬,而血腥味較淡,屬較純凈的鴨血;
4號樣品來自一家麻辣串店,是散裝的而一直流水,結果是血腥味重牛血。
四份樣品中三份不是純鴨血
也就是說,從檢測數據看,1、4號樣品為牛血,沒有任何鴨血成分;2號樣品部分是鴨血,但有很大概率摻雜了其他物質;只有3號樣品是比較純凈的鴨血。
為什么又要用牛血冒充鴨血?因為同樣是300克,牛血價格1元左右,鴨血則是5元,相差極大。于是,不法商家就在牛血制品中加入明膠、胭脂紅,外觀和口感就很像鴨血了,還有的商家加水勾兌,讓人看起來有些鴨血靜置后流出的血水顏色較淡。
這還不能使“假鴨血”供應市面。因為在前述的四份樣品試驗發現,在檢測機構保存了4天,放置100小時后,3號純鴨血和2號鴨血開始變質,而兩份“牛鴨血”外表與剛購買時幾無變化。原來,鴨血在常溫裸露一兩天就會變質,想保存這么久就要加防腐劑,防腐劑還能讓牛血變得口感鮮嫩,更加像鴨血,沒有檢測不能確認具體加了什么,但以往執法部門查扣的假鴨血多數添加了甲醛,即福爾馬林。因此,有的“假鴨血”是牛血+明膠+胭脂紅+福爾馬林制成。
有人做過實驗:(1)在小杯中加入牛血;(2)在牛血中加入適量明膠,加溫融化并攪拌,血制品變得有韌性,光澤度更好;(3)繼續加入胭脂紅,血制品顏色由暗紅變成鮮紅,和市場上一些顏色鮮艷的鴨血外觀幾乎一致;(4)再加入適量福爾馬林。這樣可以增加“假鴨血”的產量;加入福爾馬林后,無論你怎樣煮都煮不老,看起來比較鮮嫩,吃起來比較筋道;還可以起到防腐作用,不容易變質。
所謂福爾馬林就是甲醛的水溶液,屬于有毒化學藥品。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把福爾馬林定為致癌物質。對人體的肝、腎、中樞神經、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及呼吸系統等均有損害,嚴重時會引起肺氣腫,肝、腎充血,以及血管周圍水腫,昏迷,休克等,長期食用會損害肝臟等器官,甚至可能引起癌變。
識別真假鴨血有五種妙招:
第一最簡單的方法,即是用筷子去夾,夾不斷的就是假鴨血,很容易夾碎的就是真鴨血。
第二,鴨血特別細,滑,嫩,挑在筷子上面有彈性,吃在嘴里像豆腐一樣;再看看有沒有孔,真正鴨血孔很少的。
第三,真鴨血比起豬血顏色要暗,呈暗紅色,彈性較好。假鴨血則一般呈咖啡色。
第四,真鴨血在加工過程中經過了高溫脫氣脫味處理,沒有血腥味,而是飄著一股鴨香;假的鴨血掰開以后里面有蜂窩狀氣孔,往往在加工過程中添加了一些淀粉和其他的一些化學品,所以一般有韌性,可以拉伸,真鴨血則比較脆。
第五,真假鴨血的口感也很不一樣,真鴨血很嫩有香味。假鴨血吃起來沒有什么味道,而且比較韌,跟吃果凍似的。
松花皮蛋又稱皮蛋、變蛋、灰包蛋等,是一種漢族傳統風味蛋制品。口感鮮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獨到之處。制作皮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純堿、食鹽、紅茶、植物灰。皮蛋可能是由北魏《齊民要術》記載的咸鴨蛋演化而來。明確記載皮蛋的,明孝宗十七年(1504)成書的,《竹嶼山房雜部》。
曾經有位鄧姓女士,她家特別喜愛皮蛋和咸鴨蛋。一天,她正在小區集貿市場購物,有一種當地“好夢來食品廠”生產的盒裝皮蛋,還標有“綠色”和“無公害”等字樣,便購買了30個“綠色”皮蛋和30個“無公害”咸蛋。拿回家食用時,她發現這皮蛋有一股怪怪的刺鼻異味;而咸蛋吃起來味道也不“純正”,一點都不咸。這是怎么回事呢?鄧女士懷疑這些皮蛋和咸蛋有問題。她找了一位醫生朋友來看,并說明來路。這位醫生打開一個皮蛋和咸蛋后告訴她:這些蛋可能是用工業雙氧水炮制生產的,最好別吃。
后來,有記者幾經周折,終于在一個農家小院發現了這個出產皮蛋和咸鴨蛋的食品生產作坊。這是一個生產規模并不小加工作坊,幾個顏色黑乎乎的水泥池子骯臟不堪,黑色的雙氧水發出刺鼻的氣味,數千只鴨蛋浸泡在雙氧水中。他們將鴨蛋放在雙氧水中浸泡3~5天,就可以“取代”用鹽、胡豆殼等包裹制作皮蛋的正宗工藝;本來生產周期需要20多天,用雙氧水浸泡只需3~5天就可搞定。這樣生產的皮蛋不僅蛋清較硬,而且生產工藝還有一個“時髦”的稱謂— —“高科技。”
老板也知道雙氧水的毒性大,便采用一種專門的辦法進行中和。他們將雙氧水和堿片在一起用的時候,便會生成鹽,再加一點食用堿,片堿和雙氧水就中和掉了。這樣在遇到檢查的時候,就檢測不出來用過雙氧水了。
但專家告訴我們,雙氧水是化工原料,主要用于造紙業和紡織業,能起漂白和凝固作用。國家明令禁止在食品加工中使用。雙氧水一旦用于食品,會給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比如造成畸形,甚至引發基因突變。它是非常強的氧化劑,整個細胞都會被燒死,這個危害是非常大的。
用雙氧水泡制成的松花蛋
實際上,老板采用的中和辦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第一,雙氧水不可能被氫氧化鈉完全中和或者中和掉;第二,就是這種片狀氫氧化鈉本身就有毒,這里面有可能含有重金屬,以及其他的一些有害物質,消費者吃了以后不會馬上產生反應,而是通過漫長的一個過程,逐漸損傷消費者的肌體。
良質皮蛋——整個蛋凝固、不粘殼、清潔而有彈性,呈半透明的棕黃色,有松花樣紋理。次質皮蛋——內容物或凝固不完全,或少量液化貼殼,或僵硬收縮,蛋清色澤暗淡,蛋黃呈墨綠色。劣質皮蛋——蛋清粘滑,蛋黃呈灰色糊狀,嚴重者大部或全部液化呈黑色。
那么,怎樣區別假松花蛋與真松花蛋呢?
一顛。是將松花蛋放在手掌中輕輕地顛一顛,品質好的松花蛋顫動大,無顫動松花蛋的品質較差。
二搖。是用手取松花蛋,放在耳朵旁邊搖動,品質好的松花蛋無響聲,質量差的則有聲音,而且聲音越大質量越差,甚至是壞蛋或臭蛋。
三看蛋殼。剝除松花蛋外附的泥料,看其外殼,以蛋殼完整,呈灰白色、無黑斑者為上品;如果是裂紋蛋,在加工過程中往往有可能滲入過多的堿,從而影響蛋白的風味,同時細菌也可能從裂縫處侵入,使松花蛋變質。
四看蛋白。從大頭部敲開蛋殼,蛋體有塌陷的小圓洞,不沾皮,散發芳香味道,蛋白呈褐綠色或是茶古色,半透明,有彈性,有松花紋理,屬于優質松花蛋;若蛋白灰白、暗綠或黃色,氣味難聞,則是劣質蛋;若蛋白凝聚不全,呈液態狀,千萬不可食用。
五看蛋黃。優質松花蛋蛋黃不沾刀,只有黃豆粒大的蛋黃心,蛋黃有墨綠、草綠、暗綠,茶古等色彩或蛋黃全部凝結,剖面與茭白斷面相似的,還有的蛋黃有軟心呈漿狀的。若蛋黃仍為黃色,或變硬成球形型,則為劣質松花蛋;若蛋黃變黑,有餿臭、辛辣味道及其他異味,則更為劣質品。
據《齊民要術》記載,米線謂“粲”,制作時取糯米磨成粉,至明清改為粳米,而現代對于米線的定義,仍以大米為原料。然而,在西安調查發現,在一些米線加工廠里,米線全部是用玉米淀粉生產的,里邊并沒有大米成分。那么,這就令人產生疑問,沒有大米怎么生產米線?那還叫“米線”呀?
用大米制作米線,要經過浸泡、打漿、榨瀝、攪拌、壓型、煮、漂洗等過程。也就是說,大米先要在泡米池里泡上五六個小時后才進入打漿工序。一些不法商人因大米成本高,采用比大米價格便宜一半多的玉米淀粉(也是所有糧食淀粉中最便宜的淀粉)來制作。
生產這種無米米線的作坊的臟話,可想而知。最可怕的是這種無米米線生產過程加了5種添加劑——焦亞硫酸鈉、三聚磷酸鈉、復配水分保持劑3、面粉增筋劑和特精粉。對于添加劑的用量,據說:每50公斤淀粉漿中加入500克左右的特精粉,在煮鍋里放入焦亞硫酸鈉、復配水分保持劑各100克左右。實際上,投放這些添加劑全憑經驗“用瓢舀”,從來沒有稱過。
加入這些添加劑起什么作用呢?加入焦亞硫酸鈉是為了成品米線看起來更白,而三聚磷酸鈉也有這個作用;復配水分保持劑,能增強米線的順滑感、防腐和防止米線變稀;面粉增筋劑和特精粉的作用是,增加米線的柔韌度。
此外,也有些米線商販為了使米線不容易化鍋和粘鍋,在米線里面添加了食用膠和明礬。這樣,就方便了剩余米線的保存,特別是在夏天天氣熱的時候,米線不會浪費,節約了成本,也節約了泡米線的時間,同時,還會讓米線吃起來非常勁道。
對于這5種添加劑的危害分別是這樣的。
黑作坊用添加劑制作無米米線
1.焦亞硫酸鈉。在食品加工中作防腐劑、漂白劑、疏松劑,可引起人體肝腎傷害,嚴重的會造成急性中毒,甚至導致死亡。
2.三聚磷酸鈉。食品工業中用于果汁飲料等的品質改良劑,也可用作軟化劑和增稠劑,對皮膚和粘膜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3.復配水分保持劑。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加入后可以提高產品的穩定性,保持食品內部含水性、色澤等,對人體有害。
4.三聚磷酸鈉。具有漂白和氧化雙重作用,有毒,嚴禁在食品中使用。
5.特精粉。添加在食物中增加彈性、色澤光亮、韌性,可適量添加。
相關部門已經對這個作坊生產的米線進行了抽樣檢測,抽樣檢驗的結果是,這批米線的二氧化硫殘留量嚴重超標,據介紹,長期攝入或長期接觸二氧化硫,人員慢性鼻炎的患病率較高,其次是患牙齒酸蝕癥,腦通氣功能明顯改變,會導致肺活量及最大通氣量的均值降低等等,此外,二氧化硫還具有加強苯并芘致癌作用,這種聯合作用的結果,使癌癥發病率高于單致癌因子發病率。
那么,怎樣識別毒米線呢?
食品專家告訴我們:
一看顏色。稻米的顏色本來就不是很白,所做出來的米線是不會很白,帶有光澤,而添加了非法添加劑的劣質米線色澤灰暗,無光澤;同時,還要看外觀,優質米線外形均勻平直、無結疤,而劣質品有很多碎條,有霉斑,看上去有大量雜質;正常米線煮過之后湯是很渾濁的,而放了添加劑的米線湯則很清爽。
二聞味道,看有沒有霉味、酸味等異味。
三要動動手,比如用手拉,如果不容易拉斷,很可能加了非法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