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共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委黨校 高文興
論治國理政思想中的“中國夢”建設
文/中共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委黨校 高文興
本文首先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內容進行概述,淺析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中彰顯的思想品質,探討其相關思想品質為我們帶來的啟示,以期在后續的學習和發展中確定正確的價值觀,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時代性;中國夢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逐漸從鄧小平時期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方向轉向需要全面發展經濟、政治、文化的階段,十八大以后,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班子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積極進行戰略轉型,從以前的重點突破開始向全面化進行轉型,習總書記也在一系列的講話中提出了治國理政的新思想,在實踐中創造了一種新的歷史局面,為中國夢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近來,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引起了一陣學習的熱潮,了解治國理政思想內涵有助于更好地堅持社會主義中國道路。治國理政思想主要由五個板塊構成,即治國的核心理念、根本主題、奮斗目標、基本思路和戰略布局,這五個板塊相輔相成,串聯成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指引著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核心理念依舊是以人為本,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習總書記提出“為人民擔當”核心思想,堅決執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堅持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大力弘揚治國理政的根本主題,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全國人民凝聚起來沿著根本主題這條主線實現中國夢這一奮斗目標,同時,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班子在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引領下,提出“積極破解難題,唱響中國”的發展思路,在戰略布局中全力推進“四個全面”建設,全方位深化改革浪潮,從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進行現代化國家治理。所謂的治國理政思想,不管是“以人為本”的主線,亦或是全面發展的戰略轉型,其核心目標主要體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上。
習近平總書記治國以來,在其講話和采訪中多次提及“中國夢”這一詞匯,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公開場合,“中國夢”被提及達到200余次,這個夢是習總書記的夢,是人民的夢,更是中國的夢。
在相關講話中,習總書記曾經引用老子《道德經》的話闡述治國方略,他曾經說過,“治大國若烹小鮮”,此句原始釋意為治理大國要像烹飪小魚一樣小心、動作輕柔,在當時的語境中,習總書記要表達的真正含義是指中國是大國,要將這樣的國家治理好、治理恰當,就要像烹飪小魚一樣細心耐心。泱泱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流觴,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建設發展中,習總書記創新性的治國品質,在腳踏實地中一步步帶領著中華民族朝著這個夢想奮進,中國夢指引著人民努力的方向,這不單單是國家和相關領導人的責任,更需要集全國上下13億人的細心和耐心,在深入了解國家發展的特點的基礎上,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夢想的實行。
其次,在面對新時代背景下的國內經濟、政治和文化環境時,習總書記在堅持理論的同時,積極踐行新的戰略方針,適應時代趨勢和潮流,與時俱進,在變革和創新中推進中國夢的實現。習近平說,中國夢“意味著每一個人都能在為中國夢的奮斗中實現自己的夢想”。夢想需要靠人民來實現,同時也是為了讓人民可以更好地生活。縱觀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的治國理政思想,他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發展方向轉向“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戰略布局,打破重點突破的布局思路,果斷將治國的奮斗目標從“兩個一百年”轉向“中國夢”的實現中,這些治國理政思想展現的是習總書記積極適應社會發展趨勢,與時俱進的治國品性,同時亦是“中國夢”發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思想的踐行中既注重理論,又強調腳踏實地,始終堅持“知行合一”思想。“知行合一”思想最早出現在王守仁的《傳習錄》中,強調認識事物的理論和實踐是密不可分的,即理論來源于實踐,實踐可檢驗真理。都說夢想源于現實,但高于現實,習總書記在弘揚其治國理政思想的過程中,不斷用行動來倡導學以致用、崇尚實踐的態度,如習總書記在2013年的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2014年,習近平五四青年節時在北京大學發表言論:“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習總書記之所以強調行動的力量,是號召在中國夢的建設中不能只做表面工作,不玩花架子,要在理論的基礎上實干興邦,只有這樣才可能促進中國夢的實現。
淺析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不難發現,習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治的是國,理的是政,思的是夢,想的是如何做,其治國理政思想在傳導和弘揚的過程中,其實展現和弘揚的是“中國夢”的價值觀。在踐行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中國夢”的過程中首先要有充分的創新意識,在積極轉變思維和方式去適應整個社會的時代性特征,只有快速掌握時代發展趨勢,才能更好地推動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其次,在踐行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中國夢”的過程中,要領會“知行合一”的精神內涵,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沉淀,沿襲下來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在長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擔當著理論指導的角色,當然,隨著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不斷發展,在堅守原有理論的基礎上更需要通過實踐對理論進行修正和完善,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道路上,“知”是基礎,“行”是重點,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不斷將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融會貫通,才能在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完成中國夢的建設;最后,“中國夢”的實現是偉大而長期的過程,自古以來,創業容易守業難,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復興道路上,所有黨員干部和參與到國家復興大業的所有人員,都需要加強自身的內在修養,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用自我的身體力行,踐行國家的偉大復興夢、強國夢。
習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具有時代性、創新性和整體性,除了對黨政人員宣揚的基本治國方略外,對黨史研究人員也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習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里彰顯出了濃厚的文化內涵,內容旁征博引、引經據典,在繁復中環環相扣。研究習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思想,從中可領悟到思想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夢想源于實踐卻又高于實踐的理論,在當下社會中誕生的“中國夢”具有歷史性、時代性和創新性特征,“中國夢”的實現依賴于習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指導。“中國夢”凝聚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最大共識,中華兒女用民族的熱情和的智慧打造出的中國夢,與世界夢同頻共振,在中國和世界經濟共同發展的基礎上互相為對方提供著機遇。總而言之,習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核心和目標,便是“中國夢”的實現,一切戰略布局的調整皆是為夢想保駕護航。
[1]劉洋洋,黎海波.論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基本內容與重要意義[J].科技創業月刊,2016(02):83-85.
[2]韓慶祥.論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6(01):4-14.
[3]祝福恩,孫立惺.論習近平依憲治國理政的理論與實踐[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6):1-4.
[4]吳冠雄.論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科學性[D].湖南師范大學,2015.
[5]丁威,陳劍.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淺探——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J].探索,2014(03):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