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穎
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內容探析
郭 穎
近年來,可持續發展思潮的迅猛發展推動了企業社會責任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在新經濟背景下,各經濟利益主體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客觀上要求企業為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服務,立足利益相關者理論,找出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利益相關者,分析企業對股東或者投資者、債權人、供應商、職工、政府、社會及消費者等相關者承擔的社會責任信息。
利益相關者 利益相關者理論 企業社會責任信息
從“三鹿毒奶粉”到“富士康員工跳樓”,從礦難頻發到環境污染事件不斷,曾經名噪一時的企業一夜之間淪為眾矢之的,企業再也不能僅只追求利潤,而不關注客戶﹑員工﹑社區﹑環境和社會了,企業社會責任成為了中國公眾高度關注的社會議題。為了滿足政府﹑公眾﹑投資者﹑債權人﹑企業職工﹑產品消費者等利益相關者對于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等信息的需求,不得不重新審視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內容問題,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與實務研究。
進入21世紀以后,各個國家和地區都面臨著經濟轉型和管理方式多樣化等或多或少的變化,在新經濟背景下,各經濟利益主體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客觀上要求企業為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服務,而不僅僅局限于股東利益。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利益相關者進行定義,雖多達三十種,但至今尚無定論。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理論是指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為綜合平衡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而進行的管理活動,與傳統的股東至上主義相比較,該理論認為任何一個公司的發展都離不開各利益相關者的投入或參與,企業追求的是利益相關者的整體利益,而不僅僅是某些主體的利益。
筆者認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主要是指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資金﹑設備﹑原料﹑勞務﹑基礎設施﹑環境的組織和個人以及購買企業產品或接受企業服務的主體。這些主體因為對企業的供應和需求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共同構成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利益相關者。根據利益相關者的定義,利益相關者主要是指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資金﹑設備和原料﹑勞務﹑基礎設施及管理服務﹑生存環境的組織和個人以及購買企業產品或接受企業服務的主體。具體分析,資金的提供者是股東或者投資者和債權人;設備和原料的供給者是供應商;勞務的提供者是職工;基礎設施和行政管理服務的提供者是政府,環境的提供者是社會;購買企業產品或者接受企業服務的主體是消費者。因此,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主要是股東或者投資者﹑債權人﹑供應商﹑職工﹑政府﹑社會及消費者。
依據利益相關者理論,構建企業生存發展所依托的利益共同體,按照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資金﹑設備﹑原料﹑勞務﹑設施等基本條件,確定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下的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內容。
(一)對股東或者投資者承擔的社會責任信息
按照契約論的說法,企業是利益相關者之間各種契約交易所形成的一種法律實體。在所有的契約關系中,最核心的就是經營者與股東之間的關系,這也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問題。[1]股東或者投資者對企業的生存發展注入了一定的資金,分享了企業的收益,承擔了企業的風險,還掌握了企業的控制權,這種緊密的關系正是利益的體現,因此,股東或者投資者理應成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企業因為使用了股東或者投資者的資本對其應當負擔成本,保證資本保值增值,讓股東獲得滿意的回報,才能贏得股東或者投資者的長期信賴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實現企業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
(二)對債權人承擔的社會責任信息
公司債權人作為重要的非股東利益相關者,其與公司具有緊密的聯系,公司應當保證其利益的實現,對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受到公司債權人本身分類的影響,對銀行債權人﹑公司債券持有人和由于商業賒欠所形成的一般債權人這三種不同 類型的公司債權人就應當通過不同的途徑分別加以保護。[2]比起股東,企業的債權人是企業生產經營中又一個資金供應伙伴,債權人把資金借給企業,希望到期能夠收回本金和利息,因此,作為債權人,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需要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和償債能力,企業應該提供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等信息,便于各類債權人做出是否貸款﹑發行公司債券及進一步賒銷的信用決策。
(三)對供應商承擔的社會責任信息
供應商處于供應鏈的源頭,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最終產品質量和成本控制水平,企業為顧客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效率也取決于供應商的運作效率的高低。作為企業重要的合作伙伴,供應商提供給企業的原料或其他材料的質量﹑數量﹑及時性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企業生產出最終產品的質量和成本,大大地影響了企業對下游分銷商以及客戶的服務水平。因此,企業要承擔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在法律層面﹑經濟層面﹑倫理層面和慈善層面真正考慮供應商的權益。[3]企業應該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參與談判﹑公平合作,按照市場經濟規則誠信交易﹑履約付款,不能故意壓低價格,從長遠利益著眼基于商業合作關系的倫理和慈善層面盡量保證供應商利益的實現。
(四)對職工承擔的社會責任信息
從中外眾多文獻中可以看出員工是企業的重要利益相關者,人力資本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核心競爭力,企業有必要對員工承擔社會責任。[4]依法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基礎上與員工訂立勞動合同,以確立勞動關系。遵循按勞分配的原則,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對員工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減少職業危害。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員工進行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企業應當創造條件,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為員工休息﹑休養和療養提供條件。合理﹑合法解決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勞動爭議。
(五)對政府承擔的社會責任信息
政府為企業的創設提供工商管理服務,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道路﹑交通﹑橋梁﹑通信﹑公路等基礎設施,為企業勞動力的供應提供安全保障,為企業的公平競爭﹑誠信經營提供法律保護,為環境治理提供法律保護和政策導向,政府在進行各種各樣的行政管理時不得不借助企業提供的相關信息,因此,企業應該對政府提供社會責任信息。
企業在追求﹑創造利潤﹑對股東負責的同時,應當最大限度地保護和增進員工﹑消費者﹑債權人﹑社區﹑環境﹑政府等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要有效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并將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競爭力,企業必須加強與各利益相關者的溝通,妥善協調各方關系。全力打造﹑宣傳企業社會責任形象,提高知名度﹑美譽度,增強企業社會責任競爭力。
(作者單位為曲靖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1] 杜娟,李向陽.企業社會責任首先是對股東負責[J].經濟管理文摘,2008.
[2] 李莉.公司社會責任視角下的債權人保護[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07.
[3] 夏玲,李云宏.企業對供應商履行社會責任的成本效益分析[J].現代商業,2013.
[4] 夏蘭,田蜜.企業對員工承擔的社會責任與員工行為間的關系[J].商,2014.
郭穎(1975—),女,江蘇邳州人,會計學碩士,會計師,云南曲靖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課題項目:本文系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研究——以云南省上市公司為例,項目編號:2012m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