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燕
高中物理作為高中教學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在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其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改進和完善。如今生活中存在著太多的物理現象,與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中的合理結合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有了更大的提高。高中物理知識相對比較復雜,結合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使課堂教學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本文著重對生活物理現象在高中物理教學的融合應用進行探討。
1融合生活物理現象,激發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物理知識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而教師單一地注重課本理論知識的講解使之更加枯燥,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所忽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降低。而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很多知識實際是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找到很多物理知識,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另外物理教學中涉及到很多的物理實驗,因此在教學的進行過程中注重生活實際相結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物理知識理解的難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學習,改變了傳統只靠想像進行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方法,教學中結合生活中發生的物理現象進行學習,在高中物理課堂上學到的物理知識能得以靈活運用,在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方面起到了加深的作用,對自身的物理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生活物理現象與高中物理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有很大的作用。這種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鍛煉了自身的創新能力,而且對想像能力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其原因在于,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受到很大的升學壓力的影響,很多教師都是習慣性地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感到筋疲力盡,而且對于學生在物理知識方面的學習再無興趣可言,但如果采用這種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學生在高中物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擺脫了之前高中物理課本的局限,不必再拿著課本“死啃”,學生可以在物理課堂上進行的自我思考,進而重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在物理知識方面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水平。
2融合生活物理現象,培養創新能力
中國學生由于從小所受教育制度都是重視嚴密邏輯性的東西的原因,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方法的改進引起很多學生的片面重視,而在學習過程中對于自身創新能力的培養卻容易被忽視,致使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創新能力不佳,在高中物理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做到與實際生活物理現象相結合,就可以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真觀察周圍物理現象的能力,在遇到物理課本中知識結合的情況下,對其進行認真思考,不僅可以使學生將原來的僵化思維打破,更能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前提下整體提高學生物理知識的綜合能力。學習內容和生活實際的有效結合,可以使學生在不一樣的領域里汲取知識,將學到的知識合理運用,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經驗,促進相互交流。
學生如果沒有真正意義上理解物理教學學習的意義,日常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就只能應付到考試當中去,生活中遇到的現實問題還是不能得到解決,如:菜刀磨后切得快,是利用物理知識中相同壓力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電飯鍋可以設定各種程序,即功率不同單位時間產生的熱量不同;不能用濕手去把電源插座,水(純水除外)是電的良導體等物理現象都與平時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如果不懂得合理利用,輕者給生活帶來不便,重者則會有生命危險。因此,將所學知識合理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才是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重要意義。物理現象本身就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生只是缺乏了對實際生活的研究和細心觀察,一直忽視了它的存在,即使平時看到也認為是正常現象,因此才造成物理知識沒有得到合理的運用。學生只有在積累一定的物理知識和豐富的生活經驗之后,才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物理問題的理解、應用、歸納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平時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和物理知識的運用來有效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涉及物理現象方面的問題。
3融合生活物理現象,激發思維能力
生活物理現象與高中物理教學的融合使學生對生活中處處存在物理知識的意識性增強。進而培養學生主動觀察生活、細心研究其原理。進而在學生主動思考與探究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加強物理學習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高中物理教學中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現象可以使學生對于所學過的物理知識進行更深刻的理解,在對知識的驗證和應用中,之前學生不具備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也有了一定提高。另外在長久的經驗積累過程中,學生的見識也得到了擴展,其自身的思維創造能力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有了一定的提升。例如:高中物理課程中在講:“動量守恒”這一內容的時候,A球m1處于靜止狀態,而B球m2這時以一定的速度v1撞擊過來。假設這時的平面是絕對光滑的,那么A球和B球運動的速度相同,求兩者運動之和。在以上題目當中,學生可以聯系生活中遇到的臺球運動過程,經常會在撞擊后同時一起往前運動的現象。但是對于A球應該思考其會不會是反向運動,又或者A球和B球會不會是同向運動?(假如運動過程中臺球中出現打偏的問題)。請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現象對物理學的問題進行思考,通過思維模式的思考、實際計算來驗證,4球有無反向運動的可能性。
4融合生活物理現象,詮釋物理現象
高中物理課本知識的學習過程是枯燥乏味的,生活物理現象與高中物理教學的融合在提高學生在物理學習產生積極性的同時才能更好地進行研究,進而對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進行研究、解決。理論知識與生活現象的結合,對于學生儲備知識資源的有效利用,現象發展變化的推理,問題解決的方式都有一定積極作用。在鼓勵學生對現實生活中出現的物理現象進行探索的同時,密切關注物理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能學會理解性地去學習物理知識。在經驗積累的過程中不僅對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鍛煉,還能在學習過程中善于讓學生合理運用所學知識,針對性地根據問題的理解來解決實際生活和教學過程中初學階段的問題,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教師在對物理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講解的同時,會將已具有的知識經驗結合到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總結出的經驗中。例如:高一物理課程中關于“彈力”的教學,學生對形變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教師可以利用橡皮筋本身具有的強效彈力,通過拉長、恢復的收縮反應讓學生親眼看到彈力的產生;在對裝滿水的玻璃瓶用力擠壓的過程中,能夠通過連接細管的液面來感受到變化的“形變”作用。
隨著新的課程改革的發展過程中,教學內容的創新型和理念性都在進一步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可以看出物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內容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生活與社會的熱點問題同時存在,關注社會熱點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內容,其本身對學生接納新事物的能力和對新現象的理解、認知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教師可以根據時代熱點變化布置相關的問題作為作業內容。例如:宇航員在太空中的失重狀態是什么物理現象?發射火箭的時候為什么要采用豎直發射?等問題,進而促進學生在物理現象方面的研究和分析。
教師結合相關知識經驗、實踐模式開展活動,通過高效的方法來樹立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的興趣培養學生物理思維模式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便在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提高整體物理教學的水平。高中物理教學中與生活實際的相結合有效地解決了物理現象方面的困惑,教師需要在增強自身理論知識儲備的過程中運用新的教學方法開展物理教學,并解決生活中出現的物理問題,促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