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俊杰
我觀摩了2010年10月在北京廣渠門中學舉行的第二屆全國中學物理教學名師賽的比賽現(xiàn)場,參加了2012年9月在青島市城陽三中舉行的第三屆全國中學物理教學名師賽并獲得全國一等獎。每屆的31位參賽選手都是來自不同省份的35歲以上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比賽每四人一組,采取同課異構的方式(課題提前根據(jù)當?shù)貙W校的教學進度擬定),通過激烈的角逐,最終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各位參賽選手緊扣新課改的理念,深入挖掘教材的內(nèi)涵和外延,在課堂引入、實驗設計、探究模式等方面亮點頻出,對我們的教學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導向作用,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現(xiàn)把觀摩中感悟最深的幾點寫下來,供大家參考。
1全課框架的設計必須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
中學教育第一次創(chuàng)造是寫課程標準,第二次創(chuàng)造是編寫教材,第三次創(chuàng)造是實施教學,也是最重要的創(chuàng)造過程,其創(chuàng)造主體就是教師。具體來說,一堂課的教學設計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方面是知識內(nèi)容線索設計,即我們要寫的主板書,這堂課要解決哪些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什么,第二個問題是什么……知識內(nèi)容線索設計要考慮得比較大、比較粗,可以創(chuàng)新,但是沒有必要刻意與教材不同;第二個方面是教學活動設計。即根據(jù)確定的問題設計師生活動,這方面必須創(chuàng)新,要考慮得比較全、比較細。
2課堂引入要能夠真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
一堂課如果不注重對課題引入的設計,很可能因為不吸引學生而難以使學生精力集中,容易犯困。然而,一堂優(yōu)秀的課,它能緊扣本節(jié)要學習的內(nèi)容,采用創(chuàng)新的課堂引入方式,迅速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精神全部集中在想弄清現(xiàn)象所產(chǎn)生的原理上,在此基礎上,教師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地展開,在學習中解決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學習的過程中領悟解決問題的方法。
案例 在學習《焦耳定律電路中的能量轉(zhuǎn)化》的課題引入中,老師展示了用長方形塑料泡沫板畫的一個蘋果,問同學們?nèi)绾伟烟O果取下來?學生常規(guī)的方法是用小刀或鋼鋸鋸下來,但是這樣做取下來不方便,而且不整齊,弄得到處都是泡沫灰。而老師出示一個用電阻絲做的鋸子,試著想把圖案鋸下來,當然鋸不下來,符合學生的認知。老師馬上說,我們把它接入電路,看一下有什么現(xiàn)象,結果圖案周圍的塑料一塊一塊輕松地被鋸下來,每鋸下來一塊,同學們都不由自主地發(fā)出“哇……哇……”的驚嘆聲,足以看出學生對這個“電鋸”的興趣以及想弄清原因的渴望。
3課堂提問要有思維量,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要問得一片寂靜
我們平常的教學中,容易提出一些假問題,比如問我們初中是不是學過什么什么東西?全體學生齊聲回答“是”。或者問學生對不對、是不是等思維含量極低的問題,不僅不能使學生在一問齊答中學到東西,反而給老師造成學生參與度高,掌握很好的假象。真正的問題是需要思考的,真正的問題是應該有人答錯的。教師應從學生錯誤的原始思維中矯正學生邏輯,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和學科素養(yǎng)。
案例 在學習《摩擦力》的課題中,一位老師這樣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拿出一個接力棒,請一個強壯的男生和一個柔弱的女生一起拔河,當然男生輕輕一拉女生就過來了,這當然符合學生的邏輯。老師一皺眉頭說:不對啊,我看一下接力棒。順手拿過接力棒用手一抹,交還給兩位同學說:剛才的不算,重新拔,結果女生一使勁贏啦,同學們使勁的鼓掌。老師馬上抑揚頓挫地提出問題:力量大的不一定能在拔河比賽中取得勝利,那決定輸贏的關鍵在哪里呢?全體學生鴉雀無聲。這個引入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情理之中的現(xiàn)象,更看到了意料之外的結果。原來老師在接過棒的一瞬間在男生握棒的那一頭抹了潤滑油。
4探究性學習不要面面俱到,應在小問題上深研究
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理念的根本,其目的是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明白知識形成過程,理解概念和規(guī)律建立的需要,領悟到物理思想和方法,培養(yǎng)物理學科素養(yǎng)。如果課課都要探究、題題都要討論,那只會面面俱到而重點不突出,求新求異難點難突破。
案例 在《摩擦力》的教學中,江西的一位老師在和學生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時候,探究了摩擦力與速度、粗糙程度、接觸面積、材料四個因素的關系,這樣的探究應該是很全面,而且對實驗器材做了創(chuàng)造性的改進,但卻沒有得到評委的肯定,只得了二等獎,就是因為想做到面面俱到而迷失課堂的核心。與之不同的是,湖北的一位老師只要求深入地研究了摩擦力與壓力之間的關系,先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再對學生設計的兩個實驗方案讓學生對比分析優(yōu)劣性,然后讓學生自己選擇一個方案進行實驗,體現(xiàn)實驗的開放性。實驗的設計中單號研究小組在實驗的小車下面貼了砂紙,雙號的沒有貼(學生不知道)。所以雖然看似所有學生都進行了同樣的一個實驗,但最后卻意外的得出了動摩擦因數(shù)與材料有關的結論,體現(xiàn)了實驗設計的巧妙性。而最后在實驗結果處理上,同組學生分別采用比值法和圖象法處理數(shù)據(jù),體現(xiàn)了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的多樣性。整節(jié)課看似平淡,實則處處體現(xiàn)老師的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方面的良苦用心,所以獲得了一等獎。
5課堂的亮點在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源自于對知識的熟練駕馭
一堂課留給同行印象最深的東西在于創(chuàng)新,可以是全新的實驗裝置,比如《閉合電路歐姆定律》中新疆一位老師自制的實驗儀器能生動地反應電源內(nèi)阻的變化,得到了專家的高度贊揚。也可以對常規(guī)儀器略加改進,比如江西一位老師將測摩擦力的彈簧由水平放置改為豎直固定,小小改動提供大方便,完全可以申請專利。還有老師自制的“熱鋸”、“水果電池”等都充滿了團隊的智慧,為課堂增色不少。
6課件使用的原則性和板書的必要性
賽課中課件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不能玩空手道,但課堂的板書和板書設計更不能少。課件不要太花哨,更不能加一些無關的動畫干擾學生思維。課件主要輔助解決我們用常規(guī)手段不能或不好解決的問題,有這樣幾種情況:
(1)不可為的實驗,如α粒子散射實驗;
(2)過程性實驗:如自由落體運動實驗;
(3)危險性實驗:如爆炸;原理性實驗:如汽油機的工作原理等;
(4)例題,訓練題。
但是有些重要的東西,你想要學生做筆記,一般不宜直接用課件展示,你在黑板上寫,學生同步做筆記,實際上對學生是一種強化,另外試想一下,你都不想寫,學生愿意寫嗎?所以教師不僅要板書,而且還要把板書設計好,讓學生愿意看,樂意記。
總之,教師在傳授知識中滲透學科思想,引導學生在問題解決中領悟?qū)W習方法,幫助學生在反思提煉中提升學習能力,奠定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