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時報編輯部

礙于朋友情面,成都彭州女子袁某將車借給喝了酒的同學黃某。沒想到的是,黃某駕車競與一輛貨車相撞,送醫后死亡。事后,黃某家屬認為袁某存在過錯,將她和貨車司機、保險公司等一并告上法庭。記者近日獲悉,彭州法院判決袁某賠償5.8萬余元。
朋友借車醉駕身亡
鐘某與黃某是多年同學和好友。2015年11月14日晚上,黃某受邀從彭州市敖平鎮家中前往彭州天彭鎮與鐘某等朋友一起吃飯唱歌。期間,黃某喝了一些白酒和啤酒。因沒盡興,黃某與鐘某等人又來到路邊燒烤店吃夜宵。席間,黃某又喝了一些酒并達到醉酒狀態。凌晨2點左右,鐘某的妻子袁某下晚班后,得知丈夫與黃某等正在吃夜宵,便開車來接丈夫回家。到燒烤店后,黃某見袁某開車來,便要借車回敖平家中。袁某礙于朋友情面,便直接將車鑰匙交給黃某。半個小時后,黃某開車與前面一輛貨車追尾。事后,黃某經搶救無效死亡。交警認定,黃某承擔事故主要責任,貨車司機陳某承擔次要責任。
黃某家屬認為,袁某將轎車借給醉酒的黃某存在過錯,遂將袁某、貨車司機陳某及其掛靠的運輸公司、保險公司全部告上法庭索賠74萬余元。
判決出借車輛人有過錯
法院審理后認為,袁某明知丈夫與黃某一起聚餐至凌晨深夜,面對黃某的借車請求,未對其是否具備正常駕駛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況作必要的審查和注意,存在疏忽大意,有一定的過失,故袁某應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法律責任。陳某既是貨車駕駛人又是貨車車主,貨車僅掛靠在被告某運輸公司名下,某運輸公司對本次事故發生沒有過錯,無需承擔賠償責任。最終,法院根據各方的過錯程度,酌定陳某對黃某的傷亡后果擔責30%,袁某擔責10%,黃某自行擔責60%。保險公司依照法律規定及合同約定在保險賠償限額內承擔保險賠償責任。最終,車主袁某被判賠黃某家屬5.8萬余元。
法官說法三種情況出事故借車方需擔責
將車輛出借給他人駕駛,一旦發生車禍,出借車主需不需要承擔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49條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將車輛出借給他人駕駛,一旦發生車禍,車主對損害發生有過錯的,對保險責任不能完全賠付的部分將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承辦法官指出,根據法律規定,將車借給沒有駕照的人開,或者借出去的車子存在安全隱患,或者明知對方有無證、酒駕、毒駕行為的,這三種情況下,出借方就有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