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晚報編輯部

都說吃粗糧有益健康,沈大伯便成了粗糧的忠實粉絲,制定了嚴格的粗糧計劃——早餐200毫升五谷養生豆漿和一個全麥面包,中午主食吃二兩五谷雜糧飯,晚餐主食是一碗粗糧八寶粥。一吃就是三年。
近日,沈大伯因突然暈倒被家^送進杭州江南胃膽病研究所治療,才發現患了巨型胃潰瘍伴胃出血,胃內還有很多粗糧潴留。醫生說,沈大伯的胃病與長期吃粗糧有關。
吃粗糧不當易導致胃病惡變
“多吃點粗糧對身體好”,這已是人盡皆知的健康理念。杭州江南胃膽病研究所所長王來法說,粗糧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纖維素,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統正常運轉。它與可溶性纖維協同工作,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時間,延遲飯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癥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粗糧的食用方法很重要,一旦方法不對,反而會損傷身體健康,尤其對食管及胃腸的傷害更明顯,如出現腹脹、渾身沒勁兒等身體不適。如果長期一日三餐只吃粗糧,那么會傷害到胃、腸、食道等消化系統功能,成為胃潰瘍、胃腸綜合征、克隆氏病、食道癌等疾病的誘發因素。
沈大伯平時沒有消化道疾病,但年紀大了,胃腸道消化功能差,又過多食用了粗糧,導致胃腸道負擔加重。粗糧會在消化過程中產生酸性物質,對胃黏膜造成進一步傷害。老年人靈敏度下降,往往對疾病的反應遲鈍,所以胃病如此嚴重還沒有感覺。
雖然人是雜食動物,但胃并不是萬能的,它有自己所能消化的極限,過分攝人粗糙或過于精細的食物,會加重胃的負擔。中醫對此慨括為“食枯硬難消化之物宜少,食葷腥油膩之物宜少,食腐敗之味宜少,食香燥炙沸之物宜少,食五谷新登者(還未完全成熟之品)宜少”。
胃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西醫把它分為胃潰瘍、胃炎、胃下垂、胃惡變等等。尤其是萎縮性胃炎伴有腸化、異型增生者,惡變率較高。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把萎縮性胃炎、腸化、異型增生、胃潰瘍定為胃惡變前期疾病。
胃病可以進行整體治療
中醫治療胃病,講究的是辨證施治、標本兼治。胃病發生的關鍵是其元氣不足,由此造成胃的活力減弱,功能失調,動力下降,外邪乘虛而入,進而導致胃黏膜受到損害,引發炎癥、糜爛、潰瘍、腺體萎縮,直至發生惡變。
對胃病的治療,必須進行全面分析。如只治其一,不問其二,則事倍功半,難有成效。另外有很多病人由于久治不愈,對藥物敏感度下降,造成漫漫求醫藥不效的結果。
因此,治療胃病首先要恢復胃的元氣,激發胃的活力,調節胃的功能,進而根據各種胃病的不同,采取合理對癥、整體用藥,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運用中草藥內服、外敷和真空穴透三法合一的方法。穴透外敷:穴透是用中草藥火罐真空壓力和中草藥敷于臍穴,通過臍穴皮膚的滲透和吸收,使藥物分子進入血液,參與血液循環,達到病處,發揮作用。內服中藥:能夠在胃膽黏膜處形成保護膜;全面調理和恢復脾胃功能;并能形成抑菌屏障,殺滅有害細菌。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如何防止胃病及并發癥,以及阻止胃病的惡變?王來法建議大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吸煙、少喝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要吃反季節產品、油煎食物、霉變食物;不要吃茭白,因為這個東西農藥的含量很高。蔬菜買回來一定要浸泡到位,除去有害物。饑餓時不能吃柿子、山楂、白薯、橘子、菠蘿、黑棗、鮮荔枝、冷飲。這些都是對胃刺激傷害很大的。
如果真的發生了惡變,那也不要怕。要有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同樣程度的惡變,患者用同樣的治療手段,心態好的患者與心態差的在臨床效果上往往差異很大,心態越好,治療效果越好。
王來法特別提醒胃病患者,任何生胃病的人,病的起因變化都是不同的,這就是人的個體差異性。因此,需要針對每個人的不同癥狀,因人而異,辨證施治。